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8月2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会谈
    • 习近平抵达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
    • 习近平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共同会见记者
    • 全面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抓实重点领域改革任务
    • “童”行南海 “友”声有色
    • 武动双城拳震南海
    • 南企组团“出海”收获“真金白银”

    第A02版:经济

    • 南企组团“出海” 收获“真金白银”

    第A03版:要闻

    • 双城武动 产业联动
    • 与家乡共成长 逐梦不必去远方
    • 共谋钠电和储能产业化发展
    • 佛山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首发

    第A04版:要闻

    • 粮园邂逅良缘 浪漫结出新意

    第A05版:镇街

    • @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 累了困了 来这里歇歇脚
    • 反向“斗力”龙舟“拔河”够精彩
    • 少儿书画作品镇街巡展结束
    • 有担保人借款也可能打水漂
    • 农行南海九江支行助力水产预制菜高速发展

    第A06版:要闻

    • 800年古村的新活力

    第A07版:文化

    • 来十里长街 邂逅千年官窑

    第A08版:天下

    • 以场地换服务 街道“带娃”靠谱不?
    • 习近平抵达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
    • 习近平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会谈
    • 人员密集小场所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要点之四
    • p8B
    • p55
  • 数字报首页

A06:要闻

800年古村的新活力

狮山镇高边社区璜溪村建设“三宜一保”特色精品村

2023年08月23日

    ■航拍璜溪古村。

    ■村史馆展陈着从村民中征集来的小件旧物。

    ■村民的孩子在村里面就可以学咏春拳。

    ■璜溪村里以24节气命名的四小园。

    ■璜溪村将炮楼改成村史馆。

    “咱们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狮山镇高边社区璜溪村71岁的四星级导赏员孔翠玲,用“笨拙”的方式守护家乡:成为一名志愿导赏员,和社工一起给村里的小导赏员上课,带着研学团访名人故居、讲村史故事。

    高边社区7大古村落有6个开村于南宋。建筑学家楼庆西说,保护古村落,难在历史的脉络难寻,难在让古建筑宜居,难在让古村落真正活起来。但这样的难事,高边社区已经做了10年。

    古村落活化利用,非毕其功于一役。高边社区始终贯穿这样的理念: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村民生活、文化特色有机结合,以璜溪村为标杆,建设宜居、宜游、宜业,以及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一体的“三宜一保”特色精品村,打造“雅正高边”品牌古村落。

    整治环境  提升古村颜值

    “璜钓律钩王者叶,溪流环绕逸人家。”璜溪村是一处隐藏在工业大镇里的传统村落,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祠堂、书舍、炮楼和两百多间明清风格民居,是其厚重底蕴的体现。凭借这些,璜溪获颁“中国传统村落”牌匾,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丰厚历史积淀的古村落,是高边社区的一张金名片。擦亮这张金名片,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古村落的系统保护与活化利用。高边社区对璜溪村先行先试,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打下重要基础,再因地制宜地对文物建筑进行保护,赋予其自我造血功能,让古村落真正“活”起来。

    “古树下的老旧棚架、闲置房屋中的杂草、巷道中的枯枝烂叶长期无人打理。璜溪村9条巷道,有3条被堵成‘断头巷’。”高边社区党委委员邬秀芬介绍,改善脏乱的环境,是实现古村落整体风貌提升的第一步。璜溪村借“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契机,发动义工、村民和周边的企业等多方社会力量,参与河涌治理、巷道清洁等古村落活化工程。

    璜溪村在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时,发现村民的门前屋后有许多荒地。璜溪经济社社长李志成带头,号召村民主动捐出24块共1580平方米的闲置地,打造成二十四节气主题小花园。居民们将原先占用公共巷道摆放的花草,捐出用于布置小花园,使得璜溪村面貌焕然一新。

    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是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为此,高边社区将璜溪村古建筑纳入红线保护区域,要求企业和个人不得对古建筑乱拆乱建。璜溪村在村规民约中对古建筑有更细致和严格的规定,比如,新建房屋必须和村庄风格协同,建筑高度不得超过11米等。

    活化利用  赋予古建新功能

    如果说保护传统建筑,重在捍卫古村落的生存,如同人们解决基本温饱;而利用,重在使其不再孤芳自赏,融入百姓的生活。

    以璜溪村始建于民国时期的炮楼为例。2017年,璜溪村决定将其改造为村史楼,展品为村里存放的打谷机、香港同胞捐赠的飞利浦大彩电等各种“宝贝”,以及从村民中征集来的小件旧物。村民通过外出学习、集体讨论等方式,自行陈设、布置展厅。村中的大学生也发挥所长,参与到物品的整理归类及标识制作中。村史馆不仅成了联系村民情感的纽带,更是璜溪村对外展现村落文化的重要平台。

    “一座座古建筑被修缮,既保存了村庄原有风貌,又赋予了其新的功能。”邬秀芬介绍,修缮活化后的德深公祠成为咏春养生馆,秉裕书室作为乡建学堂使用,开展座谈会、摄影课堂等活动,发挥其春风化雨的功能。

    在保护维修的同时,实现功能的更新与再造,璜溪村发展打开新局面。2019年,广东省首个岭南广府建筑传习基地在璜溪村揭牌,把整个古村作为“古建教室”,为古村活化建设的从业人员和古建爱好者提供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实践场地,至今已吸引各类研究团队超5000人到此参观研习。

    引入机构  传承创新古村文化

    璜溪村古炮楼旁的榕树下,三五老人唠着家常,巷道里的房子敞开门,有人打理庭院,有人忙着带孙,屋里飘来饭菜香,呈现出一副人气旺、生机勃勃的模样。

    每一个古村落都是有生命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的发展与保护备受关注,如何更可持续地保护和传承古村落中“活着的文物、有生命的历史”,千村千种答案。

    高边社区是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文化特色有机结合,厚植村落居民的乡土情怀,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依托传统村落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让传统村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得到保护。

    “活化是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保护途径,但需要专业人士带动村民参与。”邬秀芬介绍,早在2015年12月,璜溪村就引入古村文化保育项目,并于2017年升级为古村社区营造项目。

    该项目引入第三方机构南海大众社工中心,借力挖掘古村文化,培育村民骨干,孵化出璜溪导赏员、“美妈厨神”等志愿服务队,带动更多村民参与保育。他们还会组织璜溪夏冬令营,培育小小导赏员。“每次报名都是爆满,有的小朋友年年都参加,成长为合格的小导赏员。”社工高赛雯说。

    多元共建

    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高边社区还鼓励村民、志愿者团队、社工,把“建言”与“出力”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打造璜溪村旧相片展览、摄影比赛、元宵灯会、非遗展览、艺术展等特色文化活动,探索特色餐饮、研学游等新业态,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人潮涌动,带来滚滚商机,“美妈厨神”就吃到了市场的“头啖汤”。这个由村中约10位妇女组成的团队除了服务社区,也负责开展村内日常特色餐饮接待、研发特色小吃等,渐渐打响名气,许多旅游团、考察团都会找她们订餐。

    走进来、停下来,提质升级的新消费业态也慢慢变多。走在巷道里,转角的旧屋可能是餐饮店、咖啡饮品店,可能是艺术工作室,也可能是文创体验店,如手工店、古玩店、陶艺馆等。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奇妙地碰撞、交融,演绎“古村新生”。今年截至目前,璜溪村到访游客约5.5万人,增加村集体收益约6万元。

    复星集团的到来,更是800年桃源古村“复兴”归来的关键所在。今年初,南海重磅推出186个项目,其中旧村居改造项目之一就是高边旧村居改造项目。该项目前期服务机构是星泓产城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复星集团),拟建设古镇文旅、高端住宅小区等三大板块项目,古镇文旅项目就落在璜溪村一带。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高边社区正以时代之精神激活岭南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古村焕发新活力。

    璜溪村荣誉榜

    ●2016年获评“广东省古村落”称号;

    ●2019年,获评“中国传统村落”称号;

    ●2010年获评南海区“十大古村落”、“南海十大最美乡村”称号;

    ●2012年获评“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璜溪古村游览指南

    自驾游

    走佛山大道,由此进入广佛公路,左转入博爱东路约1公里后,右转进入富强北路,随后在第一个路口向右转,行约百米后左转即到。

    公交车

    从南海广场走约100米到南海广场站坐南海——三水城巴、南海206路、222路、203路到江夏村站,转乘南海沥01到璜溪路口站下,右转约百米可到。

    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程虹杨慧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慧恩杨慧通讯员南农宣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贝娜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