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镇泌冲凤秀岗工业区改造项目摘牌
建藤编主题产业园 助力千年非遗“藤”飞
珠江时报讯(记者/何燕慧通讯员/夏永艳)8月14日,记者从大沥镇获悉,大沥镇泌冲凤秀岗工业区改造项目由佛山市中藤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摘牌竞得,将建设一个具有较高商业文化价值,集工展贸于一体的藤编主题产业园。
据了解,大沥镇泌冲凤秀岗工业区改造项目位于广佛交界产业核心区内,片区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高速路网完善便利,有利于打造现代产业标杆性示范项目,引进高端装备、高新人才进驻。此外,该地区作为藤制品较早的主要产地之一,拥有1000多年文化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海藤编,有着闻名中外的“藤乡”之称。
“为了推动藤编产业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结合城市化进程,以文化为载体,大力促进藤编产业改造提升,提升大沥藤编名乡的品牌效应。”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面积约33833平方米,将以拆除重建的方式进行改造,预期建设成为集办公、商业、研发、文化于一体的总部基地,配备高质量的研发车间、舒适自然的办公空间、繁华规整的配套商业、藤编产品及文化展厅等。
近年来,大沥藤编工业呈现发展动力不足,工业产能低下之势。大沥镇泌冲凤秀岗工业区改造项目将通过三大模式焕发藤编产业活力。
一是大力促进藤编产业改革,通过引入高级先进设备,提升产业自动化程度;优化物流系统,提高产品流转效率,减少时间成本;利用“工业上楼”的契机,提升生产厂房空间的使用效率和科学实用性,优化研发、生产、办公环境,打造人文元素的人性化生产办公空间。
二是推进藤编产品更新,引导现代艺术与传统工业相结合,对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等变化因素及时作出研判,相应调整产品生产投入并提升审美高度,引入新时代的全球创意,提升产品竞争力。
三是打造藤编产业品牌,推动藤编非遗文化与城市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引导传承人积极推广非遗文化,拓展藤编文化的传播渠道,结合“线上+线下”的网络直播、短视频、网红探店、藤编文化传承活动等方式,为藤编文化品牌打造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度,提升城市文化内涵,营造旅游休闲氛围;结合藤编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吸引艺术家进驻,开展藤编文化非遗展演、参观项目,引爆周边产业与经济发展,打造藤编非遗文化+城市美学强力IP。
延伸阅读
藤乡背景及藤编非遗文化
大沥素有“藤乡”之称,大沥藤编真正兴盛于清末,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鼎盛期。大沥拥有上千家藤厂作坊,家家户户以藤编为副业,当时南海最大的藤厂南海藤厂和东风藤厂,制作的藤制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
2012年,南海藤编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南海藤编(大沥)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梁灿尧开创了大沥本土藤编品牌“藤王府”,颠覆性地设计了“藤木结合”的新型家具,给予藤编非遗文化发展新契机。
2022年,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了“以竹代塑”倡议,南海区人民政府宣布了关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藤编工业园片区项目改进升级,通过打造藤编工业园区,将藤编产业由粗放无序的增长,升级为一个科学、环保、可持续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