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农业执法监察大队屠宰检疫驻场兽医邹义满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是不是“放心肉”他 10秒就能辨别

■邹义满对屠宰的生猪进行检疫。
“邹义满大哥在吗?”在南海区农业农村局派驻屠宰场检疫申报点,听到记者询问,一名身材纤长,身穿白色工作服,脚蹬一双水鞋的小伙走上前,带着青涩的笑容,朝记者招了招手。
他就是南海区农业执法监察大队屠宰检疫驻场兽医邹义满。看起来并不惹人注目,却是“佛山市职工(动物检疫)技能竞赛技术能手”。今年,他代表广东省站上了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舞台,获得个人二等奖,还收获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热爱工作,追求卓越,诚实守信,奉献社会。”这是邹义满的工作格言,也深深影响着他人。
10秒辨认保障群众吃上放心肉
邹义满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因此在选择专业时报考了动物医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畜牧兽医公司任技术人员,从事疫病诊断技术指导工作。
“非洲猪瘟爆发后,对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时我便坚定了要做一名屠宰检疫驻场兽医的想法。”谈起入行的初衷,腼腆的邹义满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当驻场兽医可不简单,动物屠宰检疫是保证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避免寄生虫病及传染病的扩散。位于大沥的检疫申报点,是佛山市最大的生猪屠宰场,每天超5500头生猪经此流向市场。邹义满作为团队的主力,肩负着入场动物的检疫证明查验、临床健康检查、实验室疫病检测等十多项标准化工作。
在胴体检疫车间,一头头屠宰动物顺着流水线运来。在这里,考验的不止手力、眼力,还有嗅觉、脚力,邹义满常常一站就是5个小时。手持检疫工具,一钩、一翻,只需10秒,他就能对动物胴体体表、胸腹腔是否正常迅速作出判断。
“动物疫病也在不断发展,比如非洲猪瘟的界定,需要综合考虑生猪的淋巴结、内脏出血情况等,我们必须系统性地学习动物生理病理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库。”邹义满总是精力充沛,深夜挑灯学习是常态。
凭借优秀的日常表现和大家认可的工作能力,邹义满成了副组长。然而,他的选择也曾一度不被家人理解:驻场兽医就是杀猪的,又苦又累。
但在邹义满看来,这份工作虽然需要猪圈里进、实验室里出,对体力、精力和技术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每一块合格的肉质产品安全无误地“送”出去,一股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三年来,邹义满和同事共同完成屠宰检疫生猪约450万头、牛9万多头,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监督抽样非洲猪瘟检测约5万份,“瘦肉精”检测约3万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保障群众吃上放心肉。
“抠”细节“矫”动作代表广东参加国赛
几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坚持,邹义满从一名普通兽医一步步淬炼成长为担重任、挑大梁的专业技术人才。
2022年,邹义满代表南海区参加市动物检疫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一等奖、个人三等奖。在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广东省初赛中,他获得动物检疫检验员竞赛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
“邹义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大家一点都不惊讶。”南海区农业执法监察大队驻场兽医组长何永棠说起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细节:邹义满从市动物检疫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的赛场下来后,马不停蹄回到胴体检疫车间。何永棠非常讶异:“刚比赛完,怎么不好好放松一下?”邹义满却拿起工具实操起来,“我在这个项目被扣了0.2分,来找找原因。”
原来,动物红脏检查是技能大赛的考点,标准要求只有短短一句话:用检疫钩翻转内脏。“怎样能翻转得更流畅?角度是不是要大于180度?思考得越多,就越不容易出错。”邹义满反复“抠”细节,“矫”动作,努力将每一个动作都处理得干净利落,就这样一点一点精进自己的实操技艺。
为了攻克理论知识,邹义满收集的有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技能操作等资料,整整摞满了两个大箱子。
正是凭借着这股钻研劲,2023年,邹义满从众多优秀驻场兽医中脱颖而出,代表广东省参加由农业农村系统举办的最高规格动物检疫竞赛项目,参赛人员均是各省从事动物检疫工作的精英,代表着各省检疫工作最高水平。最终,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在竞赛中荣获个人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并将被授予全国农业技术能手的光荣称号。
“我只是像广大劳动工人一样,夜以继日把每件工作做好、做实、做深,没什么特别的。”邹义满憨憨地笑着。
荣誉加身,他对驻场兽医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执念。如今,兽医队伍里不乏00后,充满新生力量,他希望把这份经验和精神传承下去,运用自己所学所得,为南海屠宰行业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慧恩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方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