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纺织检测事业 当好质量“把关人”
佛山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监陈冠杰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陈冠杰在工作中。
“陈工,这批样品检测数据您看一下。”8时30分,佛山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实验室里,一位穿着白色实验服的检测员正拿着检测报告翻看着,脸上透着认真严谨,紧缩着眉头核实每一项指标,他就是南海纺织行业的“把关人”陈冠杰。
2012年2月,陈冠杰入职佛山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山中纺联检”),从一线检测技术员做到研发部副总监。他在岗位上尽忠职守、追求卓越,带领团队完成了15个科研项目工作,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取得了11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专业论文9篇,参与起草团体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为培育南海纺织行业检测技术人才作出贡献。今年,陈冠杰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立足岗位职责严把行业质量关
自加入佛山中纺联检以来,陈冠杰一方面努力在技术岗位上创造业绩,另一方面专心于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在担任科研项目小组长期间,带领组员完成一个又一个科研项目研究工作。
“检测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准确性,在确保检测效率的同时不能漏掉一个不合格的产品。”在陈冠杰看来,操作稳定性是一个检测员最核心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培养没有“捷径”,只有在工作中勤学务实、深入钻研,不断技术攻关、勇于创新、追求极致。
“检测工作是产品上市前的最后一道检验,必须严把质量不放松,确保每一个产品合格上市。”他说。
凭着一股永不服输、刻苦钻研的精神,陈冠杰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一步步成长为南海纺织行业质检战线上的“带头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市场出现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巨大缺口。佛山中纺联检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动态,为防疫物资的生产提供技术和品控支持。
接到佛山实验室的紧急号召,陈冠杰意识到此项工作的紧迫性和严重性,立即投身复工复产,参与项目攻关小组组建,以最短的时间研发攻关,扩充各类口罩和防护服的检测能力。
随着疫情形势的日益严峻,对疫情防控产品的质量要求更严格,工作任务不断增加。为此,陈冠杰组织研发人员,完成口罩、防护服的外标翻译,加快外标扩项进度。
“这项检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国内外标准不统一,对质检人员的专业要求也非常高。”陈冠杰介绍,“三年里,我们持续对国内外的口罩和防护服标准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国家的要求,对现有的实验室场地进行升级改造,每一位检测人员都快速成长为技术专家,对各个关口的检验都十分专业细致。”
疫情面前,保安全是底线。作为检测人员,陈冠杰履行职责,在服务企业、保障防疫物资供应的同时,保证医疗卫生用品产品质量这个理念毫不动摇。
疫情期间,检测团队通过了3次CMA、3次CNAS评审,顺利为佛山中纺联检获得了相关检测资质。同时,也为佛山中纺联检在医卫用口罩、防护服测试项目形成全面覆盖、技术能力跃居国内领先、测试产能位居行业前列提供有力支撑,有效为生产转产企业排忧解难,严把防疫物资质量关,为抗击疫情贡献了一份力量。
手把手教学打造精干科研队伍
从事检测行业十余年,在这个纺织行业检测领域,陈冠杰认为自己遇见了一生的事业。一路学习、探索、成长,从困惑到明朗,从无到有。陈冠杰坦言,是对纺织和科研的热爱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推动着他走到了现在。
2014年,陈冠杰承担羽毛羽绒检测新项目建设工作,2019年承担微生物检测新项目的建设工作,从标准研读、到实验室建造、到仪器购买、到组织人员培训,最后到项目建成,每个步骤扎扎实实。
“一个项目的开展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要靠团队才能取胜。”陈冠杰说。作为技术人才,陈冠杰从不吝于教授团队中的新人们。工作至今,陈冠杰带领多名检测员从入门到熟练掌握纺织产品检测操作,针对每一位自己带领的新员工,他都会手把手教学,量身制定培训计划,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陈工总会提醒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要与时俱进,对于未知的事物要勤思考,让自己保持竞争力。”产业经济部经理李正海说,陈工常在公司组织不同实验室的同事进行经验交流,这样可以找到不同检测项目中的共性,也能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新的成绩,助力行业的发展。
“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生态化学实验室副总监区丽华这样评价陈冠杰,她说:“作为公司管理层的一员,陈工与各大部门的联络较多,总是可以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从而充分盘活人才资源,让大家都在工作中获得存在感和认同感。”
谈及刚刚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的殊荣,陈冠杰说:“这不仅是份荣誉,还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未来,将继续以坚守本职,步履不停地为南海纺织检测行业的发展而努力。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严佳瑶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方智恒实习生邱骏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