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省自然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到南海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教学
南海全域土整经验引来全省关注

■调研组到丹灶镇金沙岛湿地公园考察。
南海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探索高质量发展,引起全省关注。
4月22日下午,广东省委组织部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举办的“省自然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分别在南海里水华穗耘谷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和丹灶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现场教学。来自21个地市约50名相关部门干部现场详细了解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创新做法和优秀经验。
土地集约连片开发
实现三方共赢
调研选点华穗耘谷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这里四面种满油菜花等农作物,一片绿意盎然。该项目位于里水镇汤村、小布村,是佛山首个由社会资本全程投资参与耕地恢复与建设的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5.18亿元。
“项目规划面积约133.33公顷(2000亩)。”里水镇党委书记黄伟明详细介绍了项目情况。
谁曾想,这里以前是一片半荒半种植的园地,30多家小型种植户在此作业生产,主要种植传统的花卉、苗木,加上部分撂荒地、违规搭建的田头棚,“脏、乱”成了村委管理的痛点、难点,土地租金收入仅为每年1050元/亩。农户经营分散、规模小、现代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汤村、小布成为里水镇经济收益较低的村庄。
“这就是我们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出发点,把土地集约起来科学发展,提高土地收益,给村民增加收入。”黄伟明说,里水在政策、资源扶持上给予村委信心,把单亩土地价格提至3500元以上,通过土地集约托管,将集体组织约133.33公顷(2000亩)农用地集约整备连片改造。
另一方面,里水镇积极招商,吸引大型现代化农业公司进驻,鼓励和引导村居、企业进行土地集约、连片开发工作。
“这种做法对政府、企业、村民都有好处,实现三方共赢。”黄伟明现场算了笔“收成账”,对政府而言,一方面有效破解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碎片化问题,推动了农业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也促成了产业连片聚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带动了“一三产业”融合发展。
对企业而言,连片耕地更有利于科技设备等现代化农业技术落地,让企业投产有了更多选择,新品种、高端种植、新工艺不断引入,量产既能打造品牌,更能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靠拢;对村民而言,集约可以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提高村民收入和土地价值。
昔日旧厂房变国家湿地公园
调研组第二站来到丹灶镇金沙岛湿地公园。绿树成荫、鹭鸟纷飞、鲜花盛放……漫步在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内,目之所及皆是美景。看着如此美的风景,谁曾想过,这里曾经是砂石码头、仓库、厂房、堆场违章经营性建筑的聚集地。
2021年11月,南海打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战,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被确立为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低效建设用地腾退并复垦复绿的示范项目之一。此后,丹灶集中资源和力量,为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绿色赋能。
丹灶镇委委员、副镇长冯世荣介绍,丹灶镇以打造“万亩生态园”为目标,按照“串珠成链、以线拓面”的原则推进金沙湿地公园综合整治项目。
其中,借助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东风,丹灶依法依规对该片区周边低效旧厂房进行关停清理及征拆,推动片区内所涉100户厂企全部签订搬迁协议并完成搬迁,完成拆除面积约13万平方米。
一方面,丹灶镇委镇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合执法,用心用情做通村居和拆迁户工作,对所涉拆迁户搬迁、租金等费用进行科学精准评估。另一方面,丹灶镇用好用活南海区“三券”政策,将废旧厂房拆除清退后实施复垦复绿,结合政策有效盘活了7.13公顷(107亩)低效建设用地,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并实现用地空间腾挪。
腾退大量工业厂房后,丹灶复垦复绿,推动开展生态修复工程,保障湿地生态红线不退缩的同时,在湿地公园周边建设湿地缓冲带,扩大湿地面积,持续提升片区的生态品质。
如今的金沙岛湿地公园,凭借自身独特的姿色,“捕获”了市民的芳心。每逢周末,丹灶金沙岛都能吸引不少周边市民前来游玩。
推进全域土整高效腾挪用地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广东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啃下的一块“硬骨头”。
2022年1月18日,南海成为广东省唯一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南海以更全面、更系统、更高效、更创新的“土地腾挪术”,实现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统筹归并、集约连片,从而破解城乡融合、产业升级、生态治理等一系列深层次结构问题。
调研会现场,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局长潘汝海分享了南海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经验做法。
为确保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顺利推进,南海成立了区级指挥部,组建了“2168”工作架构,搭建并不断优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组织架构、职能,科学调配人力、政策、财政等资源,充分融合各支专业力量,实体化运作,长期化奋战。
此外,区委区政府还从各镇(街道)、各部门选派29名年轻干部参与工作,其中26名下派至各镇街工作前线,配强工作队伍,把区委区政府的思路传达到基层一线。
南海区坚定不移抓创新、出政策,全面打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场“硬仗”。全年共计出台57份创新政策文件,同时在全省首推“三券”制度,构建起“1+3+4”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体系,助力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当天现场,南海区还向丹灶镇等镇街相关项目现场发放“三券”,同时对桂城街道等1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扬。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南海区初步实现了建设用地更加连片集聚、农用地更加整合提质、生态空间更加山清水秀的工作目标。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婷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