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海区阅读报告发布,城乡“10分钟文化圈”逐渐完善
读书驿站建在身边 街头巷尾也能悦读

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4月22日,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暨‘奇书妙赏’分享会”在璞时光书屋举行,南海区图书馆发布了总分馆2022年阅读报告。
数据显示,南海区联合图书馆数量达265间,占了全市的59%。其中,总馆1间、传统服务点7间、分馆7间,读书驿站250间,读书驿站的村居覆盖率达86%。
近年,南海不断优化区域阅读空间布局,城乡“10分钟文化圈”逐渐完善,一系列线上线下阅读活动陆续开展,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从全民阅读走向全民悦读。
多场活动迎世界读书日
4月22日上午,位于桂城的璞时光书屋里书香别样浓,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暨‘奇书妙赏’分享会”在这里举行,数十名读者一起沉浸书香,同读经典。
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主阵地作用,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精心策划了“4·23世界读书日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风尚,持续提升“书香南海”品牌魅力。
“品味书香·享阅读之乐”南海区共读半小时活动、第二届全民阅读短视频大赛、“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南海图书馆2023年宣传服务周系列活动、线上阅读挑战赛等都将陆续与读者见面。
活动上,主办方为民营独立书店璞时光书屋授予南海区图书馆阅读推广示范单位牌匾。“8年前我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与大家分享读过的好书,随之收藏的好书越来越多,家里的书房都囤满了,所以就想开一家书店,把我读过的好书都放在书店里与大家分享。”璞时光书店创办人陈政桦说,她希望这间书店能给大家提供优质的阅读环境,让大家静下心来读书,走进书本里与作者对话。
活动上还举行了“教育的传承与变革——传统教育与国际教育对话”沙龙,陈政桦、南海领读者王英等嘉宾就国际化教育如何与传统教育融合等话题与现场读者进行探讨。
阅读空间升级文化服务“向下”
在桂城尖东公园内,有一座新型文化阅读空间。它坐落于公园观景桥下的桥洞内,与周边风景融为一体,读者在这里可以洞见知识、文化、美景,故命名“洞见书屋”。
“洞见书屋紧靠东平河畔,可眺望河边美景,这里的儿童读物丰富,逛公园同时还能借阅书籍,非常方便。”周末,陈小姐带着孩子来到洞见书屋度过亲子时光,她了解到南海有不少读书驿站,像千灯湖北站、三鸣台站这些以亲近自然为特色,都让市民心生向往。
今年3月,洞见书屋启用,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这里装修有颜值,藏书约5500册,涵盖少儿读物、中外名著等多个种类,可提供阅览座位约30个,让市民又多了一个精神“充电站”。
如今,在南海的街头巷尾,总能遇到如洞见书屋这样别具特色的读书驿站。它们在建设的主题上有“驿站+党校”“驿站+村史馆”“驿站+公园”,在经营的形式上有引入饮品轻餐商家、结合游客服务中心融合共建,场室功能不断丰富,服务不断创新升级,让南海公共文化发展活力满满。
读书驿站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可以折射一座城市的温度。南海大力构建区、镇、村三级阅读服务体系,自2012年在全区起步建设读书驿站以来,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读书驿站达257间,分布在村居、校园及校园周边、商场、公园和企业等地方,将阅读服务的“神经末梢”延伸到市民家门口,极大保障了城乡居民的阅读权益。
如今,按常住人口计算,南海平均每1.4万常住人口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远超全省水平。智慧图书馆全覆盖项目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推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文化改革发展典型案例”。
接下来,南海将继续加快完成全区79个未建成读书驿站的村居铺设读书驿站,全区读书驿站数量将至少增加到336间,在全国率先推动智慧图书馆村居全覆盖,构建南海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城乡“10分钟文化圈”的现代图书馆服务新模式。
南海阅读报告
馆藏量
●南海区图书馆馆藏量连续4年提升,2022年增加43万册,总馆藏量达370.5531万册。
●7个镇街分馆馆藏资源不断丰富,里水镇增加的馆藏比例最多,同比增长率为26.39%。
●2022年南海区图书馆电子图书新增馆藏量18.3万种,总馆藏量达74.41万种。
进馆人数
●2022年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新增图书借阅证超1.51万个,累计办证超31.34万个,到馆的男女读者比例为2:3。
●全区新增注册读者年龄段占比最多的是青少年读者,占全年注册人数的65%。
●2022年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进馆人数情况占比分别为总馆9%、分馆18%、读书驿站73%。
文献流通量
2022年全区文献流通量为114.21万册次,文献流通占比为读书驿站57%、镇街分馆(含服务点)22%、总馆21%、其他分馆0.15%。
最受欢迎电子书籍
《房产投资分析》《情绪陷阱》《开一家赚钱的个性小店》《生活给你的,一定是你能承受的》《只管努力静待花开》等入选2022年最受欢迎电子书籍。
制图/张韦奇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晓诗通讯员董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