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端油气钻井装备“璇玑”系统关键作业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南海智造”助油气钻井技术实现里程碑跨越


■“璇玑”系统完成作业任务,从井下提升返回地面。(资料图片)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年智通讯员/李伟婵)近日,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历时十余年自主研发,我国高端油气钻井装备“璇玑”系统实现1000口井作业、100万米钻井总进尺,关键作业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标志着中国高端油气钻井技术实现里程碑跨越。
“璇玑”系统的大规模产业化由南海企业广东中海万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万泰)完成。去年4月,我国首条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璇玑”系统智能化生产线在南海区狮山镇建成投产,属于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项目。
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技术被誉为石油钻井技术“皇冠上的明珠”。通过这套系统,地面工程师可以精准控制几千米地下的钻头钻进方向,实现“瞄着”油气去,“看着”边界钻。
据介绍,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因横跨20多个学科、涉及1000多道高端工艺,控制代码多达几百万行,曾被国际油田服务公司垄断达20余年。2014年,我国成功研发“璇玑”系统并实现海上作业,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
“应用突破1000口井、钻井总进尺达100万米,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璇玑系统技术带头人、中海油服总工程师尚捷介绍,“截至目前,‘璇玑’系统已获得国家级专利95项,系统关键作业指标——一次入井成功率已达到92%,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为将高端油气勘探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中,2020年,广东中海万泰技术有限公司在南海成立,它是中国海油旗下第一家从事高端石油勘探开发装备制造产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主要由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璇玑”系统的大规模量产,是南海紧盯“两高四新”领域开展产业链招商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成果。
2020年10月,中海万泰拿下狮山面积约5.61公顷(84.5亩)的土地。2021年3月,该项目正式开工。2022年4月,“璇玑”系统智能化生产线建成投产。“南海营商环境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政府服务和产业配套的水平都很高。中海万泰只用不到一年就建成,刷新了中海油服成立新企业的速度。”中海万泰总经理许冠说,“璇玑系统的大规模量产和科技创新突破,是央企的技术实力、民企的智造效率和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合力推动的结果。”
作为制造大区,南海区将继续贯彻创新驱动战略,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筑牢制造业当家的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