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12月1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盛世修典 赓续文脉 再铸辉煌
    •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 以更大担当和作为抢机遇促发展
    • 以创新举措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 试点企业最高享受 3000万元贷款扶持
    • 加强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
    • 广东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试点扩围
    • 南海招商引资额首次破千亿
    • 南海十大和美村居/魅力打卡点投票结束

    第A02版:要闻

    • 南海招商引资额首次破千亿

    第A03版:要闻

    • 以榜样力量激发强大正能量
    • 选树身边榜样 点燃向上向善引擎

    第A04版:要闻

    • 医疗布局均衡化 健康南海更惠民
    • 加“数”前行 助推传统产业转型

    第A05版:要闻

    • 超11万张投票为南海村居“打CALL”
    • 增强免疫力 冬灸是个好选择
    • 联合开展全面巡查消除农贸市场乱象
    • 提升农贸市场环境护好市民“菜篮子”
    • p51

    第A06版:镇街

    • 建美食集聚街区 激发夜经济活力
    • 党建引领谋发展 人居环境颜值高
    • 朱九江公园数字化改造后试运营开放
    • 整改城市管理问题助建“城市狮山”

    第A07版:文化

    • 围炉煮茶 冬日里的雅趣
    • 佛山功夫角南海专场今年举办超40场表演
    • 梁国荣中国画作品展持续至12月26日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佛山市公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第A08版:天下

    • 盛世修典 赓续文脉 再铸辉煌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A03:要闻

选树身边榜样 点燃向上向善引擎

南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榜样力量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2022年12月13日

■关杰初慰问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资料图片)

■2022年“南海好人”颁授仪式。(资料图片)

■黄伍根和志愿服务队队员在工作中。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血脉温情承去往,冷暖饥饱腹连心。”伟大的母爱,源于血缘。殊不知,母爱也能超越血缘,彰显温暖又无私的人间大爱。27年前,南海妈妈李莲在一片反对声中收养了一个孩子,多年如一日悉心呵护、精心栽培,如今,当年的小小婴孩已大学毕业,成了一名基层工作者。正因如此,李莲被评为2022年“善美的星空”感动南海道德人物之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榜样往往于无声处见真章。2022年,南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首届“南海新乡贤”“善美的星空”道德人物、“南海好人”、文明家庭创建等评选活动立标树范,挖掘了一大批如李莲一般的身边榜样。他们中,有心怀家乡、德行出众的乡亲贤达,有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的行业榜样,也有在日常生活中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普通市民,还有在平淡岁月里孝老爱亲的家庭模范。

一张又一张榜单里,凝结着最原始的感动,一个个普通人名串联到一起,一件件生动感人的小事迹汇聚到一处,就是最彰显“南海温度”的文明底色。

树榜样 让身边的模范脱颖而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榜样”是盆景,无数个“榜样”就是城市风景。

自2012年启动以来,“善美的星空”——感动南海道德人物推荐宣传和“南海好人”推荐宣传活动均已走过第十个年头,至今年评选结束,南海善美之星的数量增加到了118人,“南海好人”的数量也增加到202人。

今年6月,南海打响基层治理现代化攻坚战。为有效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乡风涵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区文明办还举办了首届“南海新乡贤”推荐宣传活动,凡具备爱国爱乡、引领风尚、以文化人、实干兴乡、反哺桑梓等基本条件的乡亲,都可纳入推荐范围。截至记者发稿时,首届“南海新乡贤”推荐宣传活动已进入公示环节,首届50名有品德、有能力、有学识、有声望、有公益心的新乡贤呼之欲出。

捐巨资支持家乡乡村振兴、公益慈善事业的关杰初,26年如一日坚守志愿之路、传递公益力量的凌送军,18年守护双目失明双胞胎女儿成长、致力于“普特共融”的陈燕梅,退伍不褪色、四十载坚持把“社区事”当“自家事”的黄伍根,身残志坚、热心公益的李想葵,跨越山海、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的潘健章……截至2022年11月,南海区已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中国好人9人、广东好人24人、佛山市道德模范3人、最美佛山人29人、佛山好人64人、佛山新乡贤8人,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播撒下道德的种子、盛开了向善的花朵。

不止于此,2022年南海扎实推进五好家庭、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廉洁家庭、绿色家庭等特色家庭文明创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还树立了一批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家庭。其中,关文珍家庭、叶定江家庭入选2022年广东省五好家庭,熊光仁家庭等3户家庭入选2022年佛山十大“最美家庭”,周惠贞家庭等25户家庭入选2022年佛山“最美家庭”,甘春葆家庭等3户家庭入选2022年佛山市文明家庭,40户家庭入选2021年度佛山市5星级文明标兵户。

聚力量 微光成炬彰显文明底色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这世上唯有两样东西能使我深深地震撼,一是头顶浩瀚的星空,二是人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无数的“南海新乡贤”“道德人物”“南海好人”无疑就是那种内心有着崇高道德准则的人,他们在向善的追求和坚守中,不仅为更多人开启了一扇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也点亮他们的人生道路,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美景。

南海,是孕育榜样的土地。如何从数以百万计的人群中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微光”?南海在顶层设计、评选程序上做足文章,构建起区、镇街、村居三级自下而上的层层推荐、自荐和自上而下的层层评选工作体系。依托这个体系,有越来越多的好人好事、社会贤达被挖掘出来、传扬出去。而为了从“海量”的候选人中精准找到最感人、最具代表性的身边榜样,南海还不断完善推荐、评委初审、线上点赞、媒体评议、社会公示和综合评审等多道环节,旨在用自下而上的层层推荐、自荐,和自上而下的层层评选,构建起完整的评选工作体系,最终选出名副其实的榜样,凝聚向善力量。

如“善美的星空”——感动南海道德人物推荐宣传活动,本年度主要分为关爱之星、孝德之星、树本之星、至善之星和星光奖五类奖项,且每个类别奖项都有详细精准的参选标准。自启动以来,主办方收到的79份各界推荐材料中,均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且都是生活在市民身边、拥有真实感动事迹的普通人。

同时,以“善美南海”为主题,南海七个镇街还有“关爱桂城”“乐善九江”“至善西樵”“有为翘楚”“树本印记”“大沥记忆”“里水榜样”等“一镇一品”道德人物选树活动。而“南海新乡贤”推荐宣传活动也鼓励支持镇街、村(居)定期评出一批事迹佳、口碑好、有威望的新乡贤人士,梳理村(居)新乡贤人物及其先进事迹,推动建立村(居)新乡贤名录库。这样全方位的系统挖掘,使得南海大地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身边榜样遍地开花,涌现出一大批接地气、聚人气的道德人物。他们就像一面面旗帜、一座座灯塔,指引人们向上向善向好,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讲故事 用市民身边的榜样引领风尚

榜单里一张张朴实的面孔,一件件感人的事迹,见证着南海这座城市崇德向善的成长。而在推动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同样需要凡人善举汇聚起来的向善力量,南海无数“身边榜样”们的身份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但他们向上向善、发自内心的正能量却是一致的。

“以人救人,以心救心。”这是菠萝义工队队长王治勇参与公益救援的信条。14岁那年,身边人的帮助在他心上种下了爱的种子,当王治勇长大,善良的果实结出,促使他完成了从“受助者”到“援助者”的身份转换。而爱的种子,又随着他的善义之举乘风飘散。

如今,南海正处于全面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和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凝聚文明向善的力量。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当下,做南海道德模范人物,更多时候其实不是在危难时刻的拔刀相助,不是在激流翻滚的江河中勇救落水者,不是火海中救人,而是在平凡生活中助人、坚强、敬业、睦邻、尊老、爱幼。他们在丰盈自己人生的同时,也温暖着身边的人。

“我们期望在南海大地上挖掘更多道德典范,讲好道德模范故事,从而产生一种模范效应。一个模范,就是一面旗帜;一群好人,足以温暖一座城。”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让广大市民群众在聆听榜样故事中感受道德风范、汲取道德滋养、弘扬道德力量,进一步掀起学习模范、崇尚模范、争当模范的热潮,以实际行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南海将多措并举讲好榜样故事,让见贤思齐、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道德风尚在南海大地上蔚然成风。

新时代新气象需要文明之花绽放、榜样力量激荡。南海选树身边的榜样点燃向上向善引擎,不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领市民群众向楷模致意、向先进靠拢,不断校正人生坐标、付诸实际行动,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徐徐新风吹拂南海大地。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付艳霞文/珠江时报记者黄梦灵黄婷

通讯员许雪花梁丽基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