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12月1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江泽民同志骨灰撒入江海
    •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垂不朽

    第A02版:要闻

    • 八大主题活动覆盖7个镇街
    • 每年常态化举办龙舟超级联赛
    • 羊城创意园南海园区动工
    • 湾区智能无人系统联盟在南海启动

    第A03版:要闻

    • 做足党课创新文章 助力党员学有所成
    • 南海企业乘 RCEP东风“破浪”前行
    • 拥抱氢能产业推动绿色发展

    第A04版:要闻

    • 南海美食品牌 IP“塔米”来了
    • 街市叹美食 湖边赏美景
    • 夜间噪声扰民 迅速排查处理
    • 人大代表进驻倾听人才心声

    第A05版:教育

    • 体艺赋能 南海教育向美而行

    第A06版:健康

    • “抗疫三方”出炉 助力新冠治疗
    • 新桂医“满月” 患者满意就是最好的“贺礼”
    • 广东天地和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第A07版:健康

    • 用微创介入技术救治上千名患者
    • p33

    第A08版:网红

    • 交答卷绘蓝图 年底冲刺正当时
    • 一周网闻
    • p77
  • 数字报首页

A05:教育

体艺赋能 南海教育向美而行

经多年探索,体艺节已成为南海实践五育并举的一项重要校园活动

2022年12月12日

■在南海实验中学映月校区体艺节,学生参加跳高比赛。

■1995年石门中学体育艺术节开幕式上,学生表演器乐合奏。

■狮山高级中学体艺节,学生在恒温游泳馆进行游泳比赛。

■南海德胜学校举办体艺节美术专场活动,孩子们在地上画出以“童心向党”为主题的粉笔画。

■石门实验学校体艺节爱心义卖活动,师生采摘亲手种植的蔬果并进行义卖。

校园竞技场上,健儿挥洒汗水;文艺晚会里,鼓点与音乐交融;风雨长廊中,艺术作品现于眼前。这是每年秋季10月至12月南海各中小学开展体育艺术节活动的画面。

近期,佛山释放出“2025年全面实施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的信号,以及“明年起试行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的新规,成为家长们十分关注的热议焦点。

教育要面向未来,学校要全面改革,这场“音体美之变”,会不会是其中一个出口?借此时机,珠江时报记者沿着南海校园体艺节的成长足迹,以观察南海教育向美而行的路径,试着为这一问题寻找可能的答案。

体艺教育“拓荒牛”让学生看见体艺扬长的可能

11月的石门中学,在校庆、体艺节等一系列活动中,被一种浓浓的喜悦氛围环绕着。退休23年、如今已白发苍苍的石门中学老教师植林玉再次回到熟悉的校园。她注视着平整宽阔的田径场,看着青春活力的学生们,思绪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

“当时,我是全校唯一一个女体育老师。”植林玉回忆道,当年的学校只有一个小小的运动场,体育老师也只有几名。在设施和师资都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时任石门中学校长何维孜非常支持体育教学和日常活动的开展。

“当时的秋季田径运动会,就是体艺节的前身。何校长希望学生在学习之余,培养集体精神,养成准时的习惯,实现美、劳全面发展,所以我们有四百多人的集体操,还有跳远、篮球、铅球,还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木杆,用竹竿来做撑杆跳。”植林玉笑道。正是在这种相对简陋的体育活动中,学生们收获了强健的体格。

1988年,石门中学举办了第一届体艺节,如今已是第35届。在学校新出版的校史研究专著中,还得以一窥当时学生的精神面貌:1995年体艺节上,石中学生表演了合唱、器乐合奏等节目,在新世纪到来之前,这所向来走在佛山前列的名校,迸发出教育现代化的强大活力。

在上个世纪,举办体艺节的学校在南海还算少数。1998年,一名踌躇满志的年轻体育教师来到桂园小学,承担体育教学兼办公室主任工作。面对学生身体素质相对不高的情况,他向当时的校长作出承诺:“请给我三年时间,一定努力把孩子们的田径比赛成绩提起来!”

这名体育教师就是吴向阳,2016年起,他开始担任桂园小学的校长。谈及当时学校体育教学及体艺节开展情况,他坦言:“相对而言,当年对体育科目没有现在这么重视,体艺节的项目没那么多,也没有艺术教育板块,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

即便如此,为了让孩子们在运动会中获得宝贵的仪式感,2000年,桂园小学在比赛前设置了开幕式,让学生们以班级队伍进场。学生们穿着整齐划一的校服,举着班牌,展现着新世纪少年该有的朝气。

以美育人特色平台采撷体育与艺术的美美与共

在南海老教育人的回忆中,我们得以窥见南海校园体艺节在多年前的求索和发展历程。是这些教育“拓荒牛”,让当年坐在一支笔、一张纸、一套桌椅面前的学生,走出课室,得以拥有强健体魄,探索艺术世界。如今,体艺节在南海各中小学已遍地开花,其内涵及育人价值也极大丰富。

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周国平观察发现,近年来体艺节体育板块呈现出的变化特点:“现在的体艺节,更强调全员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传统运动项目之余,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及趣味项目纳入其中,前者增强学生体质,后者提升学生兴趣。此外,教职工和家长也能参与到运动会中。”

师生全员参与、家长大力支持,让传统运动会燃起了“第二把火”。而在另一端,体艺节的艺术板块作为崛起的新势力也不甘示弱。

2003年,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举办全国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促进了全国各地艺术教育的鼎新与发展。当这股“风”刮到南海时,重视艺术教育、时刻站在改革发展前沿的南海,选择将潮流进行到底,到今年南海已举办十五届区级中小学校园艺术展演,让这一活动成为每年美育教育成效的一次“大检阅”。

自省市区各级美育活动而下,学校无疑是真正发掘并培养优秀作品的基层单位。于是,校园体艺节开始兴盛,艺术活动成为体艺节的半壁江山,还使得整个活动成为兼具力量感和美感的完整作品。

“如今的体艺节,成为了一个面向全体、以美育人的重要平台,它是艺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节日,又与日常教学形成互补,在不断坚持中整体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并淬炼出优秀艺术作品,向更高的平台输送。”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美术教研员叶旭华表示。

叶旭华的观点,在特色办学成果显著的南海不乏例证。以飞鸿教育为特色的西樵民乐小学,在今年西樵镇举办的中小学体艺节上,以一段融合南拳、狮艺、咏春等的入场式表演惊艳了观众;在狮艺比赛上,学校又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学校的狮艺教育形成两个板块,一个是‘人人出彩’,通过体育大课间的醒狮操、课前三分钟南狮知识技能分享等方式,发动全员参与;另一个是特长生选拔培养,我们除了让学生学习传统南狮技能,还结合舞台、音乐,连续10年坚持每年创编一个舞蹈作品,并带领学生走上更大的舞台展示自我。”西樵民乐小学特色教育发展科科组长孔庆锵介绍。

体艺赋能全面育人撬动五育并举新优势

“名动佛山,永攀高山!”在狮山高级中学举办的2022年体艺节开幕式上,被网友们盛赞为“佛山第一操”的阳光大课间操惊喜亮相。口号声、呐喊声、踏步声响起,交织成狮高学子勇于拼搏、追求卓越的乐章。

“与其他学校相比,狮山高中体艺节的体育项目专业性更强,但我们的活动不只是为了培养顶尖体育人才,而是通过全员参与,以运动缓解学习的紧张情绪,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该校德育处主任刘建强表示,除体育项目外,学校体艺节还以两台晚会、一个小剧场等,多平台、多维度展现了学子风貌。

体育特色是狮山高中的一张响亮名片,而今日的狮高并不满足于此,“文体双全、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综合素质学生,才是学校的育人追求。

这其中隐藏着的,是南海各学校对于办好体艺节的深层思考:体艺节,不仅要学生涉足“体”和“艺”,更要是一次五育并举的校园活动实践。

文艺晚会上,学生将课本剧搬上舞台;爱心义卖中,学子采摘自己科学种植的蔬果,以劳动实践创造社会价值;水果拼盘比赛中,有学子运用地理知识,将石榴籽喻作56个民族,拼出一幅各族人民团结的火红“中国地图”……这是石门实验学校体艺节活动掠影,从中可以看到五育并举、学科融合的精彩呈现。

师生与体艺节的美丽邂逅,还能碰撞出哪些新的火花?文翰中学语文教师胡茵带着她的学生,展示了另一种可能。她运用新课标下“任务群大单元”的理念,将本应在一个单元内学完的新闻课拓展成“小记者训练营”,学生在学会阅读、写作新闻后,迎来了终极任务——真实新闻采访,而他们的报道素材,正是学校的体艺节。

“课堂上,学生学习了如何将发生过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改写,正好学校有体艺节这样一个大型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报道情境。在这次活动里,他们学着写采访计划,分组进行采写、拍摄、电子文档录入,对他们的语文学习及合作精神培养都有帮助。”胡茵说。

激发美好教育活力给予学子“人人出彩”的明天

本学年初,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调研学校时曾提出,希望南海每一位学生至少掌握一门音体美特长,增强自信,将这份精气神带进中学、大学,乃至影响终身。

望向今日的校园体艺节,其中展现出的南海全面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坚定决心。这是崇文重教南海基因的深度激发,也是新时期发展“美好教育”的其中一个风向标。

这场盛会正如一个杠杆般,撬动着校园“双减”乃至教育的深层变革,也撬动了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源涌入校园。

办学历史悠久的桂园小学,有了延续两个多月的盛大体艺节,除了篮球、足球、三棋、跳绳、田径运动会及入场方针等项目,校长吴向阳还带领教职工积极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将体艺节从校园内扩大到校园外。通过链接外部资源,学校与南海机关游泳场达成合作,本次体艺节的游泳项目就在这里举办。

启用接近一年半的南海实验中学映月校区今年也开办了体艺节(部分项目在本部举行)。在政府的支持下,与校园一路之隔、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河堤公园球场,为师生活动、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成为学校全面深化五育并举的底气所在。

几代南海教育人共同努力,家校社携手齐心,将体艺节的育人功能开发至今,已经对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正待更进一步的发掘。新鲜血液的进入,形成了南海校园体艺节发展的支撑和动力。

正值九秩芳华的石门中学,在今年第35届体艺节上,有一个节目,由班主任们策划、陪伴石中40多年的校友兼老教师指导,它的名字叫《传承》。节目中呈现了不同年代石中在校学子的风貌:20世纪80年代的集体操、90年代的校服,踏入新世纪的舞蹈……过往的艰辛与荣光,穿梭时空的情感交融,让这部作品真正完整。

在连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故事里,师生们的激情仍在燃烧,校园体艺节的发展未完待续。

文/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