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11月0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向第31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致贺信
    • 习近平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 五大领域携手 打造数智化转型标杆
    • GDP增长3.1%工业投资增长24.7%
    • 兴起学习热潮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在广东宣讲
    • 南海28人获评省农村乡土专家
    • 中国氢能产业大会11月15日相约南海

    第A02版:要闻

    •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南海
    • 原创音乐作品讴歌时代精神
    • 不断开创城市狮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合力开创大沥 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A03版:要闻

    • 零碳中国 氢能未来
    • 人大代表积极履职 助力企业“两化”转型
    • 西樵集约农地打造“美丽渔场”

    第A04版:要闻

    • 搬迁有条不紊 新院区整装待发
    • 以“满血”状态投入核酸采样工作
    • 狮山首个党支部 组织生活馆启用
    • 南海严查环评文件“高产”作假问题
    • 农行南海分行成功举办2022年“财智狮杯”理财师服务技能大赛

    第A05版:镇街

    • 用文化留住乡情 强阵地做优服务
    • 七百年古村修旧如旧

    第A06版:要闻

    • 施行鼓励式教育 激发学生自信心
    • 千里“云支教”合力育人才
    • 精彩节目花样百出学子展现青春风采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 p2

    第A07版:文化

    • 传播慈善大爱的艺术家

    第A08版:天下

    • 汇聚全球开放合作的蓬勃力量
    • 佛山市名杰纺织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征求意见稿公示)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5:镇街

用文化留住乡情 强阵地做优服务

桂城凤鸣社区以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以文化塑造乡村形态

2022年11月03日

■凤鸣社区避风塘上,小渔船整齐地停泊着。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市民参与渔业文化体验馆活动。 (通讯员供图)

“大家给我们北区产业振兴提提建议和意见吧。”“很多老人家挺喜欢幸福院里的社工。”桂城凤鸣社区的渔业文化馆内,社区班子、党员和居民代表们围坐一起,你说一句想法,我提一条建议,碰撞出思想火花。这是不久前凤鸣社区党委组织开展“集思汇”的场景。

凤鸣社区是南海最后一个纯渔民的村落,“疍家风光”独特。近年来,凤鸣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以文化塑造乡村形态,并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更好地听取民声民意,办好民生实事,着力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旧貌换新颜

党建文化铸魂让渔家风情更迷人

绿树成荫,街巷干净整洁,党建氛围浓厚;渔业文化体验馆、渔港栈道、渔家乐塑像、涂鸦艺术作品等渔业文化元素随处可见;伴随着一路的绿植来到村子避风塘,河面上一排排的小渔船整齐地停泊在码头;村子里不少房屋大门敞开,邻里之间串门唠嗑、热情淳朴……走进凤鸣社区,《桃花源记》描绘的景象映入眼帘。

“我们这里很靓的!前后左右都有公园,生活又便利,去小学、幼儿园,走几步路就到啦!”社区居民吴姨热情地向参观人员介绍家园风景。

这样一幅岁月静好的渔舟唱晚动人画卷,是凤鸣社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成效体现。

为传承和展现渔家文化,社区党委找到了“用文化留住乡情”的路子,以党建引领文化培育,以文化塑造人居环境,使渔村面貌重焕生机。社区以“思享汇”平台抓实社区班子建设,加强乡村振兴工作理论学习,开展工作进程讨论;并进行分片包干,分步有序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圈养分隔、绿化美化等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入户宣传、设摊宣传、公众号平台推送等方式,使美化环境逐渐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于是,昔日的旧厂房上建起了党建公园等党建阵地;渔业文化馆内记录下渔耕文化足迹,传承了疍家记忆,成为社区不可或缺的文化阵地;荒地变成了居民日常休闲运动最常去的公园,破损的路面变得平坦通畅,避风塘变得干净整洁……从党员干部带头清理街头巷尾的杂物,疏通河道,到带动居民自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曾经“脏乱差”的村居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渔村。

产业要兴旺

授之以渔让村民感受惠从党来

曾经,凤鸣社区北区渔村的居民祖辈大多以捕鱼为生。20世纪70年代,渔民响应国家号召,在陆上落户定居。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生存技能及观念上的不适应,渔民生活比较困窘。

社区党委充分发挥整合资源、激活要素的作用,利用湾区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深挖发展潜力,抓产业促增收,改善和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

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凤鸣社区建成渔业文化体验馆等阵地,传承渔业文化,讲好渔村故事;通过巡查队伍、开通便民沟通渠道、加强宣传倡导等形式,实现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长效保持;以环境美化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将北区渔村打造成具有休闲旅游特色的美丽渔村。

除了发扬渔业文化,社区党委还组织渔民开展技能培训、电商等培训,引导渔民学习技能,实现转产转业。同时,充分利用渔民熟悉水性等优势,不断拓展资源,承接桂城辖区汾江河、映月湖等水域的水上环保业务,拓展就业机会。

而社区承接的水上环保项目,用“授之以渔”的方式为社区困难家庭雪中送炭。

社区退休老党员钊叔此前通过水上环保项目获得了就业机会。钊叔年事已高,家庭条件困难。从2007年到2020年,钊叔夫妻二人带着大儿子参与到项目中,一家子生活来源有了保障。

“很感谢社区工作人员这么照顾我们,让我和老婆儿子三个人有了收入。”钊叔感慨不已。如今,退休后的钊叔加入了社区幸福院的志愿者行列,力所能及地为社区建设出一份力。

听民声民意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

作为凤鸣社区“用文化留住乡情”的项目之一,渔业文化体验馆除了是讲述渔村故事的空间载体,还是居民享受均等化服务的前沿阵地;是党员、干部带动,积极引导外来人口融入本地生活,社区党员志愿者提供便民服务,居民参与学习培训、社区治理,基层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会等活动的党群服务阵地,既为居民留住了乡愁,又留下了党群同心的欢声笑语。

目前,凤鸣社区已形成经联社渔业文化馆、小区党群服务站、工业区职工之家等三位一体的贴身服务体系,织密了“10分钟党群服务圈”。除了完善阵地建设,社区党委还通过村规民约、基层组织建设、村务公开等大力推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使居民参与集体事务有平台、提出意见建议有渠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更加健全。

“集思汇”就是社区党委不断探索,推出的一项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全新举措。

“自从我们进行了‘集思汇’之后,在表决、事项的赞成程度上有了很大提升。”社区党委书记谭灿斌介绍,“集思汇”由社区党委牵头,每月两次组织“两委”班子及北区经联社委员、党支部成员接访居民代表、成员代表和群众等,并以轻松灵活的形式对集体事项先知先议,或是对关于社区发展的议题,听取和征集居民意见,通过民主协商、集思广益,有效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合力推进社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

环境变美了,产业兴旺了。接下来,凤鸣社区将进一步美化提升北区渔村周边的景观;对北区渔村现有的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成周边唯一的特色网红渔业农贸市场综合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让渔民产业转型升级;把北区渔村打造成网红打卡点,用渔村文化的美吸引更多游客。

文/珠江时报记者刘杭通讯员陈镇鸿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