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11月0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向第31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致贺信
    • 习近平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 五大领域携手 打造数智化转型标杆
    • GDP增长3.1%工业投资增长24.7%
    • 兴起学习热潮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在广东宣讲
    • 南海28人获评省农村乡土专家
    • 中国氢能产业大会11月15日相约南海

    第A02版:要闻

    •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南海
    • 原创音乐作品讴歌时代精神
    • 不断开创城市狮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合力开创大沥 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A03版:要闻

    • 零碳中国 氢能未来
    • 人大代表积极履职 助力企业“两化”转型
    • 西樵集约农地打造“美丽渔场”

    第A04版:要闻

    • 搬迁有条不紊 新院区整装待发
    • 以“满血”状态投入核酸采样工作
    • 狮山首个党支部 组织生活馆启用
    • 南海严查环评文件“高产”作假问题
    • 农行南海分行成功举办2022年“财智狮杯”理财师服务技能大赛

    第A05版:镇街

    • 用文化留住乡情 强阵地做优服务
    • 七百年古村修旧如旧

    第A06版:要闻

    • 施行鼓励式教育 激发学生自信心
    • 千里“云支教”合力育人才
    • 精彩节目花样百出学子展现青春风采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 p2

    第A07版:文化

    • 传播慈善大爱的艺术家

    第A08版:天下

    • 汇聚全球开放合作的蓬勃力量
    • 佛山市名杰纺织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征求意见稿公示)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6:要闻

丹灶镇金沙中学教师叶美华:

施行鼓励式教育 激发学生自信心

2022年11月03日

■课后,叶美华耐心回答学生问题。 珠江时报记者/许可可摄

■人物档案姓名:叶美华

学校:丹灶镇金沙中学

从教感言: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出幸福的人。

主要荣誉:佛山市“三名人才”名班主任、南海区高级班主任、南海区十佳班主任;2020年第二次荣获南商教育基金班主任称号。

“接手一个毕业班,通常是从学生最基础的精神状态做起,初三学生压力大,因此首先就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作为丹灶镇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丹灶镇金沙中学教师叶美华从教已有32年。其中27年,她都在班主任的岗位上,一直教导学生磨练坚强的意志力,勇敢地去挑战初三、战胜初三,从而获得更好的提升。

叶美华是一位热爱教育的人,她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出幸福的人,始终坚信幸福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渴望。

》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重拾自信

每年,叶美华都会把学校的喜报,也就是身边的学长学姐如何通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然后升到理想高中的事例讲给刚刚上初三的学子们听,点燃他们内心的自信,进而开展一些激励机制。叶美华介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仪式感,“班会课上,我会奖励一周以来做得好的学生,并在班级群和家长群里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得到大家的肯定,他们的脸上也从开始的害怕慢慢变得自信了。”

现就读桂城中学的李梦祺曾是叶美华的学生,刚上初三时他很害怕,害怕的心态源于他的姐姐。姐姐比他年长两岁,已在南海中学就读,当时家里人经常跟他说:“你要向姐姐学习。”李梦祺的英语成绩不太理想,于是就产生了压力和害怕的心态。

叶美华了解情况后,和英语老师一起积极帮助他解决问题。“当时我们跟他说,你每天用课余时间专门读10分钟英语,坚持一个星期,发自内心去坚持,看你能坚持多久。心里不要想着去和姐姐比,把这个念头先放开,看能否做到自觉朗读,培养语感。”叶美华说,一开始他一个星期能坚持三天,老师们大大地表扬了他。第二个星期开始,他觉得英语读起来也不难,自己不结巴也不那么害羞了。随后整整一个月,他都能够做到坚持,心无旁骛地大声去吼,慢慢地培养语感。

课堂上,李梦祺得到充分的发言机会,还在小组讨论里当组长。他的英语成绩开始往上涨,最终在中考获得120分的满分。

这个鲜活的案例证明了叶美华的“鼓励式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每一届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表现,所以每一届我都在成长,了解他们的思考方式,加上我自己的专业,融合在一起就能够进行一些思想上的碰撞交流,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增强自信心。”叶美华说。

》思想启迪

激励学生为社会做贡献

今年下半年开始,叶美华转到初二年级负责教学工作,开展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

叶美华介绍,道德与法治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包括价值观、爱国主义,以及同学之间、家人之间、朋友之间的诚信友善等。在学科教学里面,注重引导学生的思想思维,课堂上把问题结合实证材料抛出去之后,让他们参与到理性的分析,发现问题是什么,问题的严重性、重要性,对现实生活的意义,进而得出一个正确的做法和对问题正确的认识。

“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让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并应用到笔头上去关心国家大事,启迪他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有意义的人。”叶美华说。

道德与法治听起来似乎有点枯燥,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这门课?叶美华的做法是,在课堂上经常插播小视频。内容都是社会生活当中的常见问题,如食品安全,在餐馆吃饭食品有一根头发怎么去调解协商?首先是和店家沟通协商,调解不成,然后是12315消费者委员会的调解,进而是寻求法律机构的帮助,最后是提起民事诉讼,根据民法典获得赔偿。

叶美华说,通过分析这个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进而增强了他们的法治观念,然后懂法、用法,生活当中还要去护法。慢慢地,学生也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从而爱上了这门课。

叶美华是一位热爱教育的人。从教32年来,她经常和父母开玩笑:“你们养了一个女儿,永远都是15岁。”叶美华认为,教师的职业会让人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学生一同成长。“我觉得自己永远接触到的是社会当中最美的花,这个花永远都是有笑脸的。”

这些祖国的花朵常常让叶美华充满感动。一句暖心的话,让学生豁然开朗,第二天他就会给你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老师你昨天的那句话让我获益匪浅,我爱你,这是我带来的好吃的小食品,你尝一尝。”晚休值班时,学生跑来说:“老师我带了一个鸡蛋,这是我从老家几千公里带回来的土鸡蛋,已经煮好了的,你可以吃。”这些点点滴滴,都让叶美华心里暖暖的。

文/珠江时报记者方婷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