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化学版“羊了个羊”南海这个宝藏老师火出圈
桂城中学化学老师廖夷戎将互动课件做成“游戏”,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

■廖夷戎教学风格活泼有趣,深受学生欢迎。

■课间,廖夷戎邀请学生玩化学版“羊了个羊”。
他,是“喜提两次热搜的男人”,曾因向高三学子送上定制版机票而登上微博热搜。近期,他又因为制作化学版“羊了个羊”登上抖音热搜。
同时,他也是校园宣传大使,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以短视频的形式向外界展现了“最美桂中”的模样;他还是心态比00后还年轻的70后,无数学子向往成为他的学生。
他就是南海桂城中学化学老师廖夷戎。尽管拥有这么多标签,他的抖音自我简介却是“一枚高中老师,分享是爱与热情”。这正是他三十年如一日地热爱教育事业、坚持用与时俱进的方式教好学生的秘诀和初心。
玩着游戏就把知识点学了
“这个是弱电解质还是强电解质?”10月17日下午第一节课后,记者走进桂城中学高二(12)班。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几位学生正在讲台上玩“羊了个羊”游戏。跟手机里的游戏不同,他们玩的,是把不同类型的物质归类到“弱电解质”“强电解质”“非电解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几个类目的化学版“羊了个羊”——化了个学,这个游戏的灵感来源正是他们的化学老师廖夷戎。
国庆期间,廖夷戎休假在家,接触到了这个近期很火爆的游戏。玩着玩着,他突然萌生想法:“成年人玩这个游戏,为的是消磨时间和缓解压力,如果改成学生能玩的知识型游戏,是不是也能让他们在解压的同时,更好地掌握知识?”
假期结束后,廖夷戎召集两名学生,一起研究如何把这个游戏做出来。结合学校正在试用的互动教学平台——希沃白板,他们在系统里搭建模块、配上音乐,就成了现在的“化了个学”。
目前,“化了个学”已经推出了元素周期表、电解质、化合物等多个版本。“这周二我们准备上电离平衡,这是只有弱电解质才有的反应。我让他们先在课间玩一下游戏,就当预习了。”廖夷戎说。
“从游戏里学知识,跟只在书上看真的不一样!”高二(12)班学生梁均铭是“化了个学”的主创人员之一。当老师邀请他一起制作游戏时,他感到十分兴奋,就提前预习了课本。看着这个游戏从团队手中诞生,又在互联网上意外走红,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教化学的阿廖”成学生“追星对象”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廖夷戎的第一次走红出圈。在互联网上,他有一个“马甲”账号——教化学的阿廖,用于发布自己的教学心得、师生趣事、校园新鲜事,因内容轻松搞笑中透着温暖感人,常常成为爆款。
今年6月,廖夷戎为自己任教的两个班93名高三学生送上定制版机票,机票上印有校训和学生姓名、班级、准考证号,他希望能在高考冲刺的最后时刻,给学生满满的仪式感。这个不经意的举动登上了微博热搜,感动了一大波网友。
“作为教师,我们能为学生留下什么?”这是廖夷戎从教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他希望能为学生的高中生活留下一些特别回忆。在他的视频里,有美丽的桂中风景、可爱的流浪猫,还有学生搞怪P图的表情包、下课玩魔方的日常。学生真心的笑容、诙谐的表演,无一不在证明,他们真的把“化学阿廖”当成了朋友。
一段搞笑视频背后可能是一个动人故事。在廖夷戎的办公桌面,放着一个与他年龄身份不太相符的摆件——一个初音未来的纸模,是他的学生做的。高三时,因为课业繁重,这位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正是在廖夷戎轻松有趣的化学课上,她的压力得到了化解,最后也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毕业后,这名学生制作了自己喜欢的二次元偶像纸模,并送给了老师。廖夷戎把这个礼物拍下来发到视频号,得到了近万网友的转发点赞,网友们纷纷留言:“太羡慕了!能送给我吗?”
因为教学风格活泼有趣,廖夷戎不仅在网络上走红,更成为了桂中许多学生的“追星对象”。高二(11)班学生田家骏在高一时就久闻其名。今年,他的梦想成真了,廖夷戎成了他的化学老师。在他看来,廖老师上课“超级有梗”,让人不容易走神。“以前学化学,我感觉就是做题,在廖老师的课上,我能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原来上课也能这么好玩!”
70后教师积极拥抱时代变化
从教多年,廖夷戎见证了信息技术的强大、社交媒体的盛行,以及高中学生受社会环境影响变得越来越复杂的心理问题。放下一名70后老师的“身段”,他决心以身为烛,为他们在变化莫测的互联网世界里提供一点指引,帮助迷茫的孩子点亮清晰的未来。
“我们的时代不断变化,作为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向身边年轻教师学习,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廖夷戎说,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让他找到了新的教学方向。面对学生喜欢社交媒体、上网冲浪的特点,他不是强行制止,而是选择拥抱,适时地将每一次“玩梗”都变成育人的契机。
今年国庆节前,廖夷戎邀请几位学生,取材近期热门的《美丽中国》舞蹈快闪短视频,拍摄了“《美丽中国》桂中篇”。视频里,学生们在校园各个角落跳着舞,脸上洋溢着笑容,以属于高中生的方式,向祖国献上祝福。
这样的活动在平时还有很多,总有学生到廖夷戎办公室报名:“老师,也拍拍我们班吧!”同个办公室的高二生物老师陈渐芬笑称:“廖老师很有才华,经常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记住知识点,也很热心地展现桂中的校园风貌。我们都被他的热情打动,平时很乐意帮他找视频素材。”
在网上有了名气后,廖夷戎却坦言,自己对于成为网红并没有那么热衷。“你看我这样的颜值,难道还能去做直播?也没有那个流量。”自始至终,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是一名教师,关注的对象是学生。
很多人想知道,廖夷戎的走红,有何“流量密码”?事实上,他身上展现出的教学水平过硬、敢于拥抱时代、尊重爱护学生,正是一名教师应有的特质。不想当“网红”老师的廖夷戎,却在学生们心中成了“长红”老师。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