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人大刚性监督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把脉开方”
问出“养老”期盼 答出“幸福”承诺
■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推动全区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珠江时报记者/钟梓泓摄
■南海有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卫医护人员上门指导,守护长者健康。通讯员供图
“南海老年人养老可以享受到哪些保障及福利?”
“我们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
9月27日下午,南海区迎宾馆内,气氛热烈。
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专题询问会在此召开,内容直指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热点、难点、痛点,刚性监督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把脉开方”。
答好养老服务这道“民生题”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南海区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26.01万人,占比15.78%;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35.67万人,占比9.73%,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已成为一道亟待解答的重大民生课题。
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民生期盼,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专题询问,以这种刚性监督方式,推动全区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7年和2019年,区人大常委会先后开展了义务教育学位保障、城乡黑臭水体整治两次专题询问,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香秀杏表示,开展专题询问真正目的不是要把政府“问倒”,而是帮助政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次开展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专题询问,是本届区人大常委会首次行使询问权。
今年8月至9月,区人大常委会在班子成员带队下,由各工委和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成员组成6个调研组,深入7个镇(街道)和区民政局、区社保局、区卫健局等11个职能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和意见建议,实地考察部分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工程。
调研情况反映,目前南海基本建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发展水平仍需提升、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工作保障有待加强等问题。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南海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举行专题询问会。会上,由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区人大专委会成员组成的“考官团”真问、敢问,区政府职能部门立答、细答,回应群众关切,彰显了人大监督力量。
“家门口养老”可望又可及
一言一语察民意,一问一答应民生。
“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通过这次专题询问,区人大代表、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季玲全面了解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她希望能以此进一步推动养老事业落到实处,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政府部门在发展养老事业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各部门、各镇街必须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里,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南海区区长王勇在专题询问会上表示。
王勇表示,南海区政府及职能部门将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政府为人民的责任意识,强化服务保障,重点聚焦“一老一小”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改革意识,用好改革这关键一招,打造“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同时,增强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品牌意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融合“创熟”等社会治理经验,为长者提供更加周到的个性化服务,擦亮南海养老服务品牌;增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统筹意识,凝聚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增强打造南海雄师的服务意识,集中更多养老保障力量,提供更加优质养老服务资源,打造更多养老服务机构,全力以赴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香秀杏指出,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养老体系建设,为社会化养老拓展足够空间;充实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加大养老服务监管力度,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养老服务队伍稳定发展壮大,书写好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养老事业篇章。
接下来,南海将继续推动“互联网+养老”的发展,打造南海养老“事业+产业”的全生态链模式,深化普惠型养老体系建设。
例如,建设新型社区医养结合机构,推动“家庭照护床位”与“家庭病床”结合率达到60%;持续推动社区幸福院建设,到2023年底社区幸福院覆盖率达100%;还有“升级版”智慧养老平台护航长者幸福生活,力争实现长者教育、远程诊疗、远程照护等“24小时一键通达”……
可以预见,“家门口养老”的幸福可望又可及。
询问
现场直击
老有所养如何体现?
——幸福院覆盖超87%城乡社区,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近年来,南海以社区幸福院为主阵地、医养结合为突破口、智慧养老平台为支撑点,完善养老基本服务体系。“为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南海区做了哪些工作?”在专题询问环节,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毛永袖抛出问题。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从加大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大力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节点、打造“一站式”社区医养结合共同体、完善无障碍养老信息服务四个方面作出回应。
截至目前,南海已有养老机构25家,养老床位6787张;社区幸福院建成挂牌256家,覆盖全区超87%的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养老服务设施的增加,为“老有所养”增添幸福成色。南海已编制了《南海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为全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发展提供指导。
针对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浩文提出的如何实现新建社区、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问题,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建城区和新建住宅区在规划建设时,要以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如何完善老旧小区和旧村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刘浩文追问道。区民政局回应:老旧小区和旧村区在开展旧改时,按照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养老服务设施规划设置。
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补充道,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也会加强养老服务硬件设施建设。例如,大力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今年1月至8月,已审批通过加装电梯规划许可105宗。
老有所“享”如何实现?
——养老服务从“有”到“优”,多样化满足长者需求
“如果家里有一名半失能的老年人,不愿入住养老机构,家人白天都需要上班无法照料,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刘锦枌提问。
“对于半失能的老年人,主要是帮助他解决白天生活中的不便。”区民政局负责人从“医”“食”“住”“行”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如今,老年人在家里就能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例如家庭照护床位、家庭病床、康复护理、长者饭堂等。
“南海老年人养老可以享受到哪些保障及福利?”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植荣桢询问。区民政局、区卫健局、市医疗保障南海分局逐一作答。
“民政部门主要是针对兜底保障,为长者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补贴、高龄津贴,以及特困人员生活保障、供养服务等。”
“区卫健局在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放老年人优待证的基础上,开展‘银龄安康行动’,即由政府出资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今年已为约26万名老年人投保。”
“在南海,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可享受‘基础+大病’医疗保险待遇,两项保险年度支付限额合计达70万元。”
守护银发舌尖安全,守护老年人的幸福“食”光,也是老有所“享”的重要体现。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许兆辉就很关注这一方面:“如何有效保障为长者提供的配餐服务的安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回应:“我们主要加强用餐场所监管力度,确保长者用餐安全;运用智慧监管手段,提升长者用餐食品安全的监管效率。”
老有所医如何保障?
——探索分级诊疗构建分类医养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医养不出镇”
医养结合整合了养老和医疗资源,多层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为幸福养老“加码”。“南海区医养结合推进情况如何?”“以家庭病床服务工作为切入点,构建立体化的老年人居家及社区养老健康服务体系”是2022年南海区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为切实推动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何国锋有此一问。
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应答道,近年来,南海积极推进医养深度融合,探索出“两院一体”式医养结合模式、“居家”式医养结合模式等,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医养结合床位1408张。南海还积极探索建立“分级诊疗构建分类医养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医养不出镇”。
长者的长期居家护理需求也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关注。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张水堂、曾健分别就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及家庭病床和护理站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询问相关职能部门。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选取部分社区开展试点,为有居家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建设家庭照护床位。2021年已建设家庭照护床位100张,为长者提供适老扶手、助浴椅等适老化、智能化改造项目合计552项;预计今年10月底前再建床位100张。
家庭病床、护理站试点工作的成效也在逐步显现。区卫生健康局表示,全区实际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医疗机构有14家,为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卫生健康与养老服务,累计服务近2000床次;现有4个护理站也可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医疗服务。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黄洁
见习记者严佳瑶通讯员南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