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科技创新平台成果精准对接沙龙走进季华实验室
企业带着需求来“招聘”智能机器人
珠江时报讯(记者/彭美慈通讯员/黎敏珊)自编程智能机器人可缩短工业机器人上线应用周期,作业型双臂飞行机器人可应用于电力维护、消防救援……季华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内,一个个“聪明”的机器人和智能化设备引人驻足。
昨日,“科创赋能”南海科技创新平台成果精准对接沙龙(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专场)在此举行,多家南企前来寻求技术对接。
季华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以人工智能科学为基础,围绕智能机器人基础理论、控制芯片、操作系统、智能装备及智能机器人生态系统等方面,开展智能机器人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构建自主进化、协同智联、全息群智的新一代泛在智能机器人理论技术体系和系列化产品,引领中国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温志庆介绍,中心人才涉及机械、电子、软件、AI算法等多学科,团队有117人,累计申报发明专利近300件,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初步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与研发实力。
“电力工程施工行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高空作业等环节,如果能够应用季华实验室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大大减少事故发生”“我们公司是传统电器制造企业,某些产品设计生产工序较为繁杂,希望可以应用机器替代人,减少人力支出和人工失误”“参加科技成果对接会,希望能找到符合行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力量”……现场,广东威恒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佛山市科凌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南海区电风扇行业协会介绍了企业和行业的科技技术、工艺流程、成果应用等情况,并盼望得到相关技术支持。接下来,科创平台将收集企业的技术开发需求,找准切入口协助企业整合资源推进技术研发。
本次活动由南海区科学技术局、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主办,支持企业与创新平台对接,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活动此前已陆续走进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佛山广工大研究院和佛山桃园先进制造研究院等科创平台。
会后,活动主办方也会根据现场对接意向,组织创新平台专家团队进企业深入走访调研,梳理、分析、评估企业技术需求,构建合作交流平台,精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让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促进先进技术成果高效孵化和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