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文明行为煞风景

■有人把折叠床、自行车等放进千灯湖湖边。 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洪晓诗)中秋假期,不少市民出游方式选择本地游、周边游。记者走访南海区公园发现,大部分市民都能做到爱护环境、文明出行、文明旅游,但小部分市民做出的一些“煞风景”行为,让美景“很受伤”。
中秋假期,天气晴好,不少市民都选择晚上到户外赏月。9月11日晚,记者来到半月岛湿地公园(桂城段),市民游客的数量比平时多了不少。他们三五成群,有的在河堤边散步,有的在草坪上赏月,享受难得的惬意时光。大部分游客都能自觉做到文明出行,可有个别游客将“文明”二字抛在脑后。记者走访时发现,一些空水瓶、奶茶杯及餐盒等垃圾被随意丢弃在河堤边、垃圾桶旁;有的游客随意把汽车停放在路边,阻碍了其他车辆通行,让本来就狭窄的道路变得拥堵。
“半月岛环境特别好,我每天都会来散步,但看到地上的垃圾特别影响心情。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市民游客离开时应把随身的垃圾带走。”住在附近的市民林先生说。
假日期间阳光明媚,市民纷纷外出游玩亲近自然。9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桂城的千灯湖公园,随处可见醒目的文明标语牌,虽然大多数市民游客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爱护环境卫生,但仍有一些不和谐的画面。
记者看到,公园的门口竖起了禁止单车、电动车、摩托车入园的标示牌,但仍有市民贪图方便,骑着单车和电动车在公园里穿梭,有的车速较快,有可能给其他游客带来安全隐患。
记者还看到一名中年男子裸露着上半身在草坪的石护栏上睡觉,周围不时有路过的市民打量着这位光膀子男士。“虽然天气热,但市民还是要注意形象,特别是在公园里,应该考虑其他市民的感受。”市民梁女士说,佛山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每位市民都应该做到在公共场所穿戴整齐、衣冠得体,文明出游,从我做起。
今年3月,《佛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共6章,分别是总则、规范与倡导、促进与保障、不文明行为治理、法律责任、附则。对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公共卫生、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出行文明、旅游文明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规范。文明旅游靠大家,文明成果共分享,呼吁广大市民自觉抵制不文明旅游行为,践行文明旅游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