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动夜经济 让城市夜晚更亮
今年夏天,和气温一样火热
的,还有各地开展的“夜经济”。近日,文
旅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
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通知》,共有123个地区入选,其中南海千灯湖片区榜上有名。
一般来讲,“夜经济”是指从当日18时至次日凌晨2时所发生的服务业类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不仅给商家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益,还让人们的夜生活更加精彩。
“夜经济”的持续热度背后,少不了各地政府大力、持续的扶
持。这些城市促进“夜经济”提档升级的经验,值得南
海借鉴。
重庆
探索建立﹃夜间区长有效整合各项资源﹄
能否整合好各项资源,是发展好城市“夜经济”的关键。
洪崖洞、南滨路、江北嘴……手握多张夜景“王牌”的重庆在发展“夜经济”上颇有优势。这些夜景打卡点串珠成链,构建起全方位夜游场景,吸引市民、游客不断。
瞭望智库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评价课题组负责人张安彤表示,重庆连续3年位居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10强城市之首,主要靠三招:夜游——构建丰富多元新“夜态”的关键一招;商圈——夜经济提档升级的关键一招;创新引领——夜经济进位争先的关键一招。
在流光溢彩的夜游背后,更重要的是巴渝文化、美食文化、建筑文化三大特色文化的融合赋能。通过拓展多元化的夜游项目,不仅能够丰富游客夜游体验,也为重庆升级夜间消费打开了新通道。
在商圈方面,近年来重庆上下、全域联动,通过改造升级传统商圈、大力引进首店经济、做优夜经济等举措,着力打造中心城区核心商圈,拓展建设新兴商圈,辐射优化区县城市商圈,提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商圈,加速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此外,重庆还通过创新政策、创意活动和创造价值等举措,以创新引领夜经济发展。在创新政策方面,当地有关部门抓住机会,在市级层面建立了夜间经济发展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在区县层面探索建立“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这对于加强各区域夜间经济统筹规划,加强街区自治和行业治理有极大帮助。
北京
真金白银支持丰富夜间体验场景
点燃夏夜消费热情,还要靠真金白银的支持来拉动。
7月,北京开启了“2022北京消费季·夜京城”活动,叠加1亿元餐饮消费券发放,联动全市20余个重点商圈、近万家品牌商户,推出“京夜有戏·夜赏”“京夜有料·夜味”“京夜有趣·夜娱”“京夜有动·夜动”“京夜有范·夜购”5大板块活动,持续至11月。
同时,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夜经济3.0版政策,提出运用科技与艺术,丰富夜间潮玩潮购新体验场景。
一方面,推进城市街景装饰、夜间标识、景观小品、灯光设施、休闲设施等智慧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夜京城”地标、打卡地、生活圈等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塑造活力时尚的“潮玩基地”。
另一方面,对商业主体改造提升或数字化建设给予一次性资金支持,商业主体改造提升单个项目最高给予500万元资金支持,商业主体数字化建设单个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资金支持。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血脉,繁荣夜经济离不开文化支撑。相比于其他城市,北京夜经济的文化属性也比较突出。
该夜经济3.0版政策提出,延长剧院、剧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书店等主体夜间开放时间;推出具有品牌效应的夜间演出剧目,打造夜场展览、夜读、“博物馆奇妙夜”等特色主题“文化IP”,满足市民夜间文化消费需求。
西安
拓展多元消费
点亮大唐不夜城
今年5月底,西安多部门联合出台措施,支持“户外经济”和“夜间经济”发展,其中包括允许具备条件的商业步行街、商业综合体在夜间规定时段外摆经营,适当延长夜间营业时间等。
每到夜晚,红街夜市统一装修的摊位灯带亮起,规范化的经营让商户生意更红火了。红街夜市是西安市有名的一条“宝藏”夜市,500多米长的街上汇集了50多家小吃。红街夜市只是西安发展“夜间经济”的一个缩影。
西安夜经济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大致分为商旅文观光、特色餐饮、购物休闲三类。商旅文观光型主要分布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明城墙景区;特色餐饮型主要集中在北院门、永兴坊街区;购物休闲型主要集中在小寨商圈、张家堡商圈、高新路商圈、大明宫商圈、大兴商圈。
其中,最为鼎盛的是大唐不夜城,其通过还原长安街景,将商业集合起来,推出彩车巡游、开元广场“再回长安”驻场文化演出,在主街区还设有多个小舞台,不断推出主题多样的动态演出,以吸引游客夜间出行消费。
一手打造出“大唐不夜城”的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文化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参股了从餐饮管理、策划服务、旅游发展、商业运营管理等一站式旅游服务项目,实现了集团式夜经济本土化。如今的“大唐不夜城”,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旅游打卡地,更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特色名片。
西安的夜晚,有商圈的繁华,有观光的乐趣,有好吃好玩的惊喜。目前,西安的“夜间经济”经过不断推陈出新,已经形成夜食、夜游、夜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夜间场次的电影、演出、酒吧、健身会所等消费撑起了西安文娱旅游行业的“半边天”。据天眼查数据,今年以来,西安已新增注册旅游相关企业5400余家,月均新增注册旅游相关企业达770余家。
青岛
办好一个节
拉动一个产业
发展“夜经济”,还可以通过打造IP来实现“办好一个节,拉动一个产业”。
前不久,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圆满落幕,引发广泛关注,线下啤酒城累计接待游客逾30万人次。啤酒飘香、把酒言欢,这便是青岛充分挖掘啤酒文化,通过青岛国际啤酒节这个大IP,助力青岛“夜经济”发展的结果。
本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是“新”。在崂山区会场,通过“元宇宙”线上数字体验平台,实现虚实结合体验,让游客跨越时空参与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同时,还向世界展示了青岛、崂山在虚拟现实产业领域的优势,有利于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在西海岸新区会场,10场大型直播,连线12个国家和地区;1700余款啤酒参节,2600余种精酿啤酒参加挑战赛……创新的“云上办节”新模式树立了文旅行业数字化节庆标杆,“一节带万店”成效卓著,有力激发了城市消费新活力。
青岛借力“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重大节会,为城市夜经济搭建平台。也因此催生出奥帆中心情人坝、伟东乐客城、鲁邦风情街、金沙滩啤酒城、即墨古城等一批夜经济地标。
如今,遍布全城TSINGTAO1903青岛啤酒吧、开业不久的1903青岛啤酒馆、青岛啤酒时光海岸·精酿啤酒花园……将这座城市的“专属味道”带到每一个角落,让欢聚永不打烊,打造起“永不落幕的啤酒节”。
延伸阅读
“夜经济”有多火?
据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夜间时段已经承担起国内整个居民消费的60%。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中国的“夜经济”规模快速增长。到2021年,总规模已达到36.35万亿元,艾媒咨询测算,2022年“夜经济”增速将持续增加,有望突破40万亿元。
这些城市凭实力“出圈”
瞭望智库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1~2022》显示,重庆、长沙、青岛、成都、上海、北京、武汉、深圳、广州和天津,位居2021年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前10名。同时,长沙天心区、北京朝阳区、重庆渝中区、江北区和永川区,青岛西海岸新区、上海静安区等20个区县,位居2021年“夜经济”影响力区县20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受制于气候、习惯等因素,北方城市的“夜经济”发展一度滞后,但北方城市的追赶成效显著,尤其是北京、青岛、天津、西安等城市纷纷凭实力“出圈”。
今夏“夜经济”呈现新趋势
过去,我们总认为“夜经济”主要就是围绕夜市、商圈等消费场景,而实际上,“夜经济”集合了休闲、旅游、文化、餐饮、购物等多种消费,是城市消费的“新蓝海”。
根据消费者需求,夜间经济业态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以社交需求为主的剧本杀、小酒馆、运动馆等;以生活休闲需求为主的火锅、烧烤、夜市、电影院等;还有以自我提升需求为主的书店、文艺演出、剧场等。
根据艾媒咨询的统计分析,现阶段的“夜经济”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消费从传统的夜市、地摊向商圈发展,品质明显有了提升;从消费内容上看,大家的休闲方式变得更多元了,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酒吧、KTV,而向文体消费发展,自行车、飞盘、露营等新的休闲方式兴起;另一方面,消费渠道发生一定变化,传统的夜间消费更多是线下购物,而发展到当前阶段,线上购物、打赏等消费内容也成为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
(综合自新华社、经济日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青岛日报、齐鲁网、瞭望东方周刊等)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