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自信引领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
◎黎小燕
编者按
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连日来,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陆续召开多场座谈会、频频聚焦文化发展,并带队赴西安、成都调研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提出要加快推动本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提供软实力支撑。
在广东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佛山市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的时代浪潮中,素有广东“首府首县”美誉的南海,应如何自觉扛起以文润城、以文兴产、以文促治、以文化人的使命担当,让文化引领与支撑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能量?
即日起,《珠江时报》策划推出“南海文化系列评论”,探寻南海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正确打开方式,敬请垂注。
“要充分认识南海厚重历史文化的价值”
“重新构建以本土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党员干部要加强文化能力建设”
……
连日来,文化引领潮动南海。这里历来是岭南文化重镇。从始皇郡、隋帝县到明清时期的“首府首县”,到改革开放初“首富县”,到如今“全国百强区”,每个时代“头衔”变化,岭南广府文化血脉从未更改。
激扬文化自信,勇立时代潮头。这既是历史留给南海的启示,更是南海在新时代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坚定文化自信塑造城市格局
文化的作用无以复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东也努力塑造与经济第一大省相匹配的文化优势,致力文化强省建设。佛山日前也以一份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的具体路径。古有岭南“首府首县”美誉的南海,必须也可以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文化自信源于“古”。纵观南海历史,从6000年前西樵山上的新石器遗址,到秦始皇统一百越设立南海郡;从明代理学和书院空前繁荣,到近代康有为、陈启沅、詹天佑等仁人志士“开眼看世界”;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全国首富县到跻身“广东四小虎”,南海始终领风气之先。可以说,南海敢为人先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基因,成就了灿烂辉煌的历史,也赋予了南海自信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
文化自信可成于“今”。当前的南海,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具备物质基础。南海已连续七年荣获全国百强区第二名,以不到全省千分之六的土地,创造了全省近百分之三的生产总值。富裕起来的南海更有条件让文化自信巍然耸立。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南海文化符号俯仰可拾:西樵山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理学名山”,桑园围水利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醒狮、龙舟、功夫、粤剧无一不是世界级文化IP。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南海人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文化自信塑就城市格局。新时代第一个五年,南海提出全面打造品质彰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活力从何而来?区委书记顾耀辉在不同场合强调,必须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动产业活力、城市活力、人的活力全面迸发。
振兴本土文化确立独特优势
新时代是一个文化论输赢
的时代。
如果说,过去的城市竞争是城市功能和经济力量的竞争,那么,当今城市之间的竞争必然是文化的竞争。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决定着城市的未来。
近年来,在文化引领提升城市形象的道路上,南海做了许多尝试。比如,打响以醒狮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形象新IP,全域推广应用“inhi”“南海·蓝海”等城市品牌形象,积极推进广府文化(南海)生态保护区的申报和建设,重磅发布桑园围水脉规划,启动南海大地艺术节等,这些努力,旨在塑造更加鲜明独特的城市文化,更好地彰显南海的活力与魅力。
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这也是城市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南海坚持以文润民,大手笔规划和建设“三大中心”“三大博物馆群”建
设,用绣花功夫打造“10分钟健身圈”“10分钟文化圈”,不断扩大市民群众的“幸福半径”,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全覆盖。文化润民,已成为南海市民的幸福密码,南海四度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正是南海文化吸引力不断提升的印证。
文化因城市而兴,城市因文化而盛。良好城市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投资,从而推动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今年6月,南海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三带三区”文旅发展格局,其目的就是要塑造更加鲜明独特的城市文化,更好地为南海经济社会发展赋能,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文化优势是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最核心竞争力,只有立足于本土文化和区域特色,才能打造“有灵魂”的城市,避免千城一面。
发掘文化价值驱动创新动能
新时代是一个创新创意驱动的时代。
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只有不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才能更好地激活创新动能,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海加快构建东部“文化+创意”,中部“文化+商业”“文化+科技”,西部“文化+旅游”的发展格局,文旅产业正成为南海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随着虎牙、欢聚集团等国内互联网龙头企业的进驻,以及宋城·佛山千古情、大湾区影视制作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电竞文创产业中心等一批龙头项目落地,南海的影视演艺、休闲旅游、电竞动漫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经第三方机构测算,2020年南海区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总产值约948.86亿元。
创新的巨大潜能不仅在文化产业上,更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从2021年起,全球AI文创大赛永久落户南海,这场顶级赛事将会持续促进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以及AI文创大赛的最新成果在南海转化、落地。而下半年即将举行的全球网络红人大会(暂定名),将打造成为国家乃至国际级网络经济生态大会,推动南海“两业”融合、“两化”转型。
回顾南海近年的文化建设,我们发现:在新兴的产业中,古老的南海文化有了“年轻青春”的表达。比如南海醒狮文化以动漫电影、国潮音乐、游戏皮肤等多种形式走向年轻人,南海非遗资源与阿里合作推出首个“数字岭南”非遗NFT数字限量收藏品拍卖业务。
城市文化不是化石,城市文化是活的生命。文化创新的高度,往往取决于对文化遗产发掘的深度。只有不断创新,持续丰富城市文化的内涵,城市发展才有持续的动力。
敢为人先的南海人骨子里从不缺乏创新精神,让我们期待,古老而青春的南海不断创造新的光荣和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