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最美家庭”韦慧玲家庭:
夫妻同心 你卫国我守家


■韦慧玲和丈夫、孩子在一起。
近日,佛山市十大“最美家庭”公布,南海区有三户家庭获评,其中包括骨干教师韦慧玲家庭。韦慧玲一家是军人家庭,丈夫长期在部队,两人虽在两地,但夫妻同心,一人保家卫国,一人守护家园。夫妻二人孝敬老人的言行举止,也无形中影响着两个孩子,传承家风之美。
军人家庭诠释家风之美
结婚十年,韦慧玲挑起家庭重担,照顾老人、教养两个孩子。正因为她的全力支持,使丈夫李寿权能够在军营安心工作。从军二十载,李寿权不惧吃苦,敢于挑战,他时常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战严寒,也常在渺无人烟的沙漠戈壁斗酷暑,艰苦环境的淬炼,从未让他动容。然而,当他想到家中的老人小孩、妻子时,常常充满愧疚。对于这些,韦慧玲从未有过埋怨,她知道“没有国,哪来家,丈夫保卫国家,就是在保护我们。”
韦慧玲重视家庭教育,时刻循循善诱,做好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德育上,孩子们从小尊敬长辈、讲礼仪、爱卫生、勤劳动;在智育上,孩子们努力上进,坚持每天阅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体育上,孩子们从小习武,先后获得“中国体育彩票杯”“劲道杯”武术比赛集体项目金奖。
夫妻二人一有时间就会陪伴老人,让老人安享晚年。二人孝敬老人的言行举止,也无形中影响到两个孩子。在孩子眼中,父亲是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母亲是知识渊博的人民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们树立了乐于奉献、奋发有为的榜样,使孩子们从小在良好的家教中成长。她与丈夫在各自岗位上敬业坚守,生活上互相关心、爱护,事业上互相理解、帮助与支持,以最质朴的方式诠释了家风之美。
科研路上勇攀高峰
作为青年教师,韦慧玲为了精进教学水平,常常向学校的优秀教师们学习;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反复打磨授课PPT,录教学视频自查自纠。李寿权每年休假,会跟着韦慧玲到办公室备课,或是在家里听她试讲课程,给她提建议。
对待教学她一丝不苟,面对科研她精益求精。韦慧玲善于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先后发表教研论文四篇。作为科研工作者,她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装备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加拿大工程院院士ClémentGosselin教授的机器人实验室进行博士研究联合培养,从事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稳定性与稳定运动控制的研究工作。韦慧玲能够潜心攻读博士学位,离不开家人们的支持,李寿权担当她的私人“教导员”,不断给她信心,帮她排解压力。
入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来,韦慧玲积极推进创新科研工作。她主持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青年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了绳牵引并联高速摄像机器人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2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参与采摘机器人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重点项目2项、广东省普通高校科研项目特色创新类项目1项,先后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16篇、申请发明专利6件、软件著作权2件。
荣誉傍身,韦慧玲依旧谦虚,“每个科研项目都离不开前辈的帮助,也少不了同事的努力,这不是一个人的荣誉,而是团队的荣誉。”
文/图珠江时报见习记者严佳瑶
通讯员林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