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防汛Ⅱ级应急响应调整为Ⅲ级
强降水持续 防御工作不容松懈

■丹灶镇村居工作人员检查堤围迎水和背水坡。
珠江时报讯(记者/吴玮琛何万里通讯员/丹宣杜国盛关志荣李北南摄影报道)6月16日20时,佛山水文分局将西江干流水道马口段、北江干流水道三水段洪水橙色预警降为洪水黄色预警,市三防指挥部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降为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结合南海区当前水情形势,区三防总指挥部决定于6月16日20时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调整为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区三防总指挥部要求各镇(街道)、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预案规定,继续做好防汛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九江/全面细致检查堤围
“目前西江每秒流量达到了41500立方米,还处在洪水橙色预警级别。”6月16日上午,九江镇应急办副主任关志荣介绍,虽然水位有所下降,但目前九江面对防汛形势,一刻都不敢放松。
同样,在西江铜鼓滩段堤围,从各个社区抽调来“巡江”的党群志愿者同样不敢松懈,要始终绷紧防汛责任这根弦,特别是要加强重要堤防和薄弱堤段巡查防守,确保堤防防汛安全。
“当前,因受前期连续降雨影响,河道长时间行洪,堤防长时间浸泡,九江仍处于防汛关键期。”下北社区党员冼志雄介绍,按照镇三防指挥部安排,村居都要负责各自堤段驻守,而村居内也安排人员24小时轮班,通过步行的方式对堤围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一旦发现突发情况马上通知上级部门应急响应。
截至6月16日14时,九江镇已派出1609人次上堤巡查。同时,把历史重大险情段、堤后有坑塘堤段、穿堤建筑物堤段作为重点防范对象,加强巡查力量,扩大巡查范围,尤其对超警戒水位时间长的堤段进行昼夜不间断拉网式查险,对重要堤防严防死守,坚决确保不决口。
位于西江江心的海寿村防汛工作受到九江镇三防部门格外重视。关志荣介绍,受水位上涨影响,海寿渡口已于6月14日15时起实施停航。为保障岛上村民正常生活、生产,海寿村庇护中心已准备好相应的应急物资,“对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村民,我们也做了应急方案,需要村民提前报备,启用应急船舶解决问题。”
/丹灶/实行24小时看守巡查
昨日上午,丹灶组织收听收看南海区防汛工作视频会议后,召集联合值守单位工作人员召开全镇防汛工作会议。会上介绍了镇内最新防御工作情况,并部署防汛工作。会后,丹灶镇相关领导带领镇应急管理办工作人员对南铁鼎围开展防洪检查,了解高海、中安、下安、西岸、新安等责任段和海口引水站防洪工作落实情况,以及村(社区)堤围巡查人员巡查基本情况,并沿线劝离多名在堤围外滩游玩的人员。
昨日18时,南海狮山窦水位为6.71米,相比15日20时狮山窦洪峰水位7.02米,明显下降0.31米,但仍超警戒水位0.41米。记者昨日实地走访丹灶镇河堤公园樵桑联围(西城段),发现水流仍较为湍急,河段中竖立的“水深危险严禁戏水”的警示标志被河水部分覆盖,水位仍较高,但相较于前一晚狮山窦水位7.02米已有明显下降。
目前,丹灶镇各村(社区)按规定人数组织人员上堤,实行24小时值班看守巡查,实时检查堤围迎水和背水坡,堤内鱼塘是否有渗水、管涌、坍(滑)坡、横向裂缝等险情,丹灶派出所、交警中队等执法人员上堤维持治安、进行交通管制,及时劝导居民远离水域,确保个人安全。
/气象预报/21日前强降水持续
广东省气象局6月16日预报,6月21日前我省强降水持续且呈加强趋势,强降水落区重复出现在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强降水时间超长,累积雨量大。广西、福建等上游省份也持续出现了强降水,强降水持续+落区重叠,广东四大江河流域性洪水的气象风险极高、山区山洪和地质灾害风险极高,内涝和洪水风险叠加,防汛防洪形势严峻。
佛山水文分局提醒,受上游来水和降雨补充,适逢天文大潮,目前三角洲各站点水位退水缓慢,沿江各单位要做好退水期间的各项防御工作,加强河道、各线段堤防安全巡查工作。持续强降雨导致表层土壤高度饱和且容易滑移,地质灾害风险极高,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注意防范山洪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