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人大视察季华实验室,探讨科技创新发展之道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释放创新驱动效能

■人大代表视察季华实验室。珠江时报记者/钟梓泓摄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经济发展结合,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5月27日,南海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区政府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情况的报告,会后,与会人员视察了季华实验室。此次活动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南海将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持续以科技赋能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
立题
如何打好科技成果转化
“重要一招”
为了给南海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听取审议区政府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准备,4月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健带领教科文卫华侨工委,邀请多位科技线的市、区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通过召开专题调研会、深入企业摸实情等方式,力求弄清实情,把准发展脉搏,使审议言之有物、有理有据,从而更精准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4月8日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题调研会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香秀杏指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招”。当天座谈会上,区科技局等相关区直部门以及各镇街在总结成效成果的同时,也直陈转化工作的难点痛点。与会人员围绕强化政策引导、构建对接融合体系、实施招才
引智工程等关键招数展开热烈讨论,就“打通对接最后一公里”各抒己见。
调研组指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科研与产业、择优与劣汰、点与面的关系,做到推动工作既有前瞻性,又有实践性,做好统筹兼顾,实现以点带面。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企业转型、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解题思路,5月,调研组多次前往有关科技创新平台、相关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
“这些科研成果都很高水平,在我们企业的生产里也能应用。”在季华实验室,极具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研究与成果让调研组连连赞叹。作为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的首批4家省实验室之一,季华实验室已入驻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可为众多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也将赋能南海科技成果转化。
破题
出政策优服务提升转化能力
“区政府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哪些具体举措?落实效果怎样?”“推行中还有哪些痛点难点,如何解决和提升?”在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南海科技成果转化的亮点与难点在区政府的报告与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华侨工委的调研报告中一一呈现。
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环境持续改善、活力持续迸发、成效持续显现,为推动南海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方面,南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持续加大对人才团队的扶持力度,不断规范对科技平台的服务和管理,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另外,南海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致力于用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大投资”,近年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了超100亿元,在南海建立了30多家科技创新平台。仅2021年,南海就有专利授权36324件,其中发明专利达2106件,两项指标授权的增长率稳居佛山第一。
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服务和财政资金的支持,近年来南海科技成果转化活力不断迸发,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也在持续显现。集中表现在平台建设提质增量、人才队伍蓬勃壮大、金融支持日益强化。与此同时,创新主体也在不断壮大,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得以不断激活。
根据调研情况反馈,目前南海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还存在企业主体作用有待加强、科创平台质量参差不齐、成果转化机制有待改善、政府宣传引导的效率和针对性有待加强等问题。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建议,要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撑;要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要深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解题
凝聚合力促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南海科技成果转化还有许多“堵点”“难点”,对此,多位科技线的人大代表结合工作实际,为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提供“解题方法”。
区人大代表、季华实验室主任助理李贺军认为:“南海传统制造业的占比非常高,对于新技术的需求、接受度相对较低,这是南海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一个痛点。”他建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首先要树立样板工程,让企业看到产业转型带来的实际效果;重点做好示范性成果转化案例的宣传,发挥引领性作用;对于近期新提出要大力发展的新型显示装备产业,建议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助力核心技术的攻关。
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过程中,除了科创平台的助力外,不少企业也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力求跑入发展“快车道”。
区人大代表张智明是广东恒诺通用电气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该公司主要从事高低压成套配电设备的生产研发,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逐步探索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
张智明介绍,公司“外部途径+内部途径”相结合,对外不定期邀请行业内专家指导交流,主动引进先进设备和先进生产工艺,引进技术型人才;对内鼓励和奖励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协助员工对有创造性生产案例申请国家专利等。
区人大代表、广东南海启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良辉见证了南海10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历程。他建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同时加强科技型人才、项目、新型研发机构与本土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争取让科技项目为本土产业升级创新提供助力。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洁黄梦灵通讯员南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