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通过推出“金融暖企十条”、设立天然气保供专项资金等措施,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预算52亿扶持资金 为企业纾困解难

南海区税务局工作人员为南新无纺布有限公司提供退税减税辅导服务。

“我们刚收到2500万元的留抵退税,缓解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另外,我们近年来收到政府的技术改造及投资鼓励专项资金超7000万元。尽管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但我们对业务依然很有信心。”南海南新无纺布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彦昭自信地说。
崔彦昭的这份自信,源自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今年以来,南海区聚焦市场主体的“燃眉之急”,全面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通过推出“金融暖企服务实体”十条、设立天然气保供专项资金、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措施,为南海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南海区在大力压缩行政开支的同时,全力保障涉企扶持资金,增加对企业的扶持力度。2019年~2021年,南海区本级投入企业扶持资金分别为31.8亿元、48亿元、50亿元。今年初预算安排52亿元,达到历史新高,以“真金白银”的硬核举措,为市场主体注入“强心剂”。
在系列政策的撬动下,南海区经济实现了平稳开局: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南海区市场主体实现逆势快速增长,总量突破50万户,彰显市场主体对南海持续看好的信心。
引入金融活水
拿出真金白银为企业构筑信贷保障
越是形势困难,越要与市场主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如何解决好因“疫”而困的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南海的答案是: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尽政府所能、聚社会合力,用心、用情、用力解企业之难、纾企业之困。
助企纾困,贵在及时和精准。受新冠疫情影响,降低企业支出成本,获得信贷支持,保持存量信贷稳定展期,增强资金流动性,成了企业最为迫切的需求。5月16日,南海区发布《佛山市南海区“金融暖企服务实体”十条措施》,切实舒缓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根据过往经验来看,我们企业从与银行沟通、申请,到获批、取得资金,用时从未超过两个月。”金赋科技财务中心副总监罗绮文介绍,金赋科技已累计通过南海区风险补偿资金获得五笔贴息支持,涉及贷款金额6000万元,贴息支持超过67万元。今年,该公司将结清一笔1000万元的贷款项目,向南海区风险补偿资金争取第六笔贴息支持。
今年以来,南海区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已累计为234家企业提供1667万元贴息支持,涉及银行贷款项目69个、贷款金额6.7亿元。目前,该项融资最高额度为2000万元。
佛山市格来德小家电有限公司也是该融资专项的受益者。“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整个大环境变得困难,我们将融资款项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及新材料运用,提升了产品质量,公司营业利润会逐步提升。”格来德小家电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为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南海区经促局加大了对服务业等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风险补偿资金扩大扶持范围,将限上(规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旅游业、电影放映业企业临时新增纳入风险补偿扶持企业库,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针对企业关注的信贷问题,十条措施明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续贷成本。包括由区财政增资5.5亿元,扩大区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规模至10亿元;区内企业使用融资专项资金的服务费由每自然日0.15‰调整为免费。
“目前南海有20家银行提供了超过80个助力企业疫情纾困产品。”南海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继续降低企业续贷成本,截至4月底,本年度完成转贷笔数640笔,完成转贷金额58.65亿元,扶持企业430家。
除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外,不少金融机构也表示,会积极响应南海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为企业纾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020年以来,南海农商银行积极践行地方银行的责任担当,先后为参与防疫的企业提供了82亿元的贷款。”南海农商银行行长肖光介绍,南海农商银行出台《“战疫·暖企·助民”金融服务实施方案》,在纾困稳企、金融战疫、服务创新方面制定十二款产品,并提供超百亿元专项资金额度,助民惠民,为企业纾困。
政策直达快享
减税降费落到实处为企业发展增动力
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今年4月1日起,国家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制造业等行业纳税人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退税,并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出台后,南海区税务局第一时间成立了退税减税党员先锋队,组建了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专班及审核、分析等13个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精准化、定制式辅导服务。
佛山市铿达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泵类产品及零配件,近年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产品试验和设备升级,产生了较多的留抵税额。近期,由于行业受疫情持续影响,市场行情持续放缓,该企业难以消化积压的进项税额,加上偿还贷款利息等因素,产生了资金周转压力。
在国家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背景下,南海区税务局第一时间向铿达公司推送政策培训直播信息和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一纸通”,该公司申请的23万元退税如期到账。“政策真是‘及时雨’,减轻了我们的资金周转压力。”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李杰说,企业会将退税资金用于债务偿还,缓解流动资金周转压力,并通过技术研发,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和竞争力。
除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今年出台的延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的政策,也为很多企业“换”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广东亿合门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超说:“缓缴政策就像一笔无息贷款,对处于疫情之下的制造企业帮助特别大,我们将500多万元的缓缴资金投入到数字化工厂建设方面,预计将提升约50%的生产运作效率。”
财税优惠政策从“纸上”落实到“账上”,正不断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助企政策来得不仅及时,还很精准。”“力度前所未有,看到了希望。”……好政策、快落地,赢得企业纷纷称赞。
降低要素成本
设立专项资金减少企业用气成本
气价是制造业企业最敏感的生产成本之一。降低用气成本,是帮助企业最实在的举措之一。
2021年以来,天然气供需持续紧张,天然气价格大幅上升,气源成本上浮明显。南海区是制造业大区,区内有较多企业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价格的供应紧张和上涨,对区内制造业企业经营造成一定压力。
了解到企业面临的困难后,南海区委区政府立即行动。今年4月,南海区出台天然气保供方案,明确政府设立1亿元天然气保供专项资金,减少区内制造企业的用气成本。与此同时,统筹南海区国资组织超4亿元资金继续以优惠价格供气,为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根据保供方案规定,当天然气市场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时,南海区政府将启动保供分级响应,并为经济贡献大、行业影响能力强、带动作用突出等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提供最高不超过80万元的资金支持,专项资金年度总额为1亿元。
2022年,南海燃气公司积极组织气源保供,致力降低天然气价格上涨对企业的影响,第一季度供气量同比增长约7%,持续助力南海经济发展。
除了天然气保供外,南海区还大力提升用电保障水平。4月12日,南海区召开2022年电力工作会议,对电力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部署。当前,南海区已制定《2022年有序用电工作方案》,要求各镇街成立有序用电工作专班,全力推动电网项目尽快落地,培育形成需求响应资源库,抓紧推进大规模分布式光伏、长海电厂燃气机组建设和蒸汽管道建设,切实保障南海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电力供应。
市场主体是“青山”,只有“青山常绿”,经济发展才能生机盎然。深谙这一道理的南海,一直致力于多方面全方位呵护企业成长。今年以来,南海区相继出台《佛山市南海区推进质量品牌、标准化和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佛山市南海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试行)》《佛山市南海区揭榜挂帅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力撑企业发展。今年3月,南海区发布《佛山市南海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万企万亿”行动计划,三年内投入不低于450亿元支持工业发展,政企形成合力共创万企万亿辉煌。
保障产业链稳定
全力以赴做好企业保供稳链工作
疫情当下,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是企业面临的头等大事。为了不让复工复产“卡”在半路上,南海全力以赴做好工业企业保供稳链工作,帮助企业稳生产、保市场,努力实现“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
“我们主机厂的生产得到恢复,对5月、6月的生产计划进行了安排,争取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将生产进度追回来。”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伟表示,受上海、长春一带疫情影响,一汽-大众的生产也受到波及,其中货物运输的影响较大。对此,南海区、镇相关部门提供了贴心服务,全力保障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转。
自3月广东零星散发疫情以来,南海积极协助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协调东莞、深圳、上海、江苏等地共21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对外供应货物,努力协助该企业保持汽车零部件供应稳定。4月28日,该企业将一面写着“抗疫守护勇担当服务企业暖人心”的锦旗送到南海区经济促进局表示感谢。
南海区的保供稳链动作也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关注和肯定。5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微发布《物流保通保畅|佛山生产型国家物流枢纽勇担保供稳链重任》文章,详细介绍佛山生产型国家物流枢纽在物流保通保畅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尽最大努力协助企业解决产业链供应链问题,“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企业,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畅通。
目前,南海区与62家重点“白名单”企业建立了一对一专门对接联系和服务保障机制,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和确保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其中,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入选工信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入选省工信厅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广东华数机器人、广东必得福等62家企业入选市工信局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为保障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南海区还大力发动企业办理跨省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截至5月6日,南海区已有5家企业申报,获批43个通行证。
今年以来,局部疫情对南海区社会消费和市场需求造成了一定冲击,为有力促进消费回暖,充分挖掘增长潜力,南海区组织实施了系列促消费行动。4月28日,南海区率先在佛山发放8期共计1000万元文旅消费券,适用范围覆盖超1000家当地企业。同时,由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扶持南海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南海区还将分期发放文旅、零售、餐饮、预制菜、农产品等消费券,通过加速供给和需求两端正向循环激励,促进消费服务业快速回暖。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南海区正以“稳”的基调挑重担,以南海雄师的精神勇争先,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崭新业绩。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通讯员方翠翠肖隆辉李伟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