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专项打击房地产领域虚假宣传、违规乱收费行为
一案一策一专班 维护消费者权益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到区内楼盘走访排查。
(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杨慧通讯员/陈曾悦)3月14日,记者从南海区委政法委获悉,针对房地产领域的各种问题,南海区积极推进房地产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建设,维护消费者权益。其中,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房地产领域虚假宣传、乱收费问题展开专项整治,今年1月至2月,共立案7宗,已结案2宗,罚没款13.32万元。
宣传虚假广告、胡乱标价等行为不仅容易造成误导,还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21年,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的涉房地产领域的投诉相对集中在虚假宣传、虚假广告、无明码标价、加价销售等问题上。
针对房地产领域的各种问题,南海区制定了《佛山市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房地产领域虚假宣传、乱收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由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开展对房地产领域虚假宣传、乱收费问题的全面整治。
此前,桂城某房地产项目的物业用途为非住宅性质,开发商为达到销售目的,将样板间装修布置为家居样式,并让销售人员及代理中介向购房人员误导宣传具有居住功能。发现该线索后,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开发商虚假宣传行为予以行政处罚。
对于重点案件,南海使用“一案一策一专班”工作模式跟进。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区内“某某鲜生”项目以生鲜市场“低投入、高回报”为诱饵,与业主签订了长达20年以上的租赁合同并一次性收取租金,由他们负责返租经营生鲜市场,将租金收益作为投资人回报。但由于经营不善,主要负责人卷款跑路,无法兑现收益承诺。
针对该案,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一案一策一专班”要求开展处置工作。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区镇两级联动多个职能部门开展打击物业项目销售、出租、推广过程中相关违法行为联合专项整治行动。
接下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在全区范围开展房地产领域突出风险全方位大排查,对当前存在突出风险隐患的问题楼盘和问题类型,全面深入开展横到边、纵到底的“拉网”式、滚动式排查,摸清风险隐患底数,确保无一遗漏。
同时,购房者也要增强信息的鉴别能力,避免受到虚假房地产广告信息的误导;提高警惕,增强监督意识和维权意识,如了解《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价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新闻
市民体验“购房”避免误踩消费“坑”
珠江时报讯(记者/郑慧苗通讯员/张琼)3月15日,佛山市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围绕“共促消费公平共建放心消费”主题,发起住建领域3·15活动,房产专家全程陪同市民模拟真实购房流程,从售楼大堂销售信息公示区、沙盘展示区、样板间到签约点,每到一处,房产专家细致讲解需要注意的事项。
01
考察周边环境
地段是房地产销售中的常见“卖点”。房产专家陪同市民来到三山某销售中心,其楼盘区位图放在显眼位置。“真正的生活圈半径只有3到4公里,购房前一定要实地考察。”房产专家蓝健指出,楼盘区位图显示的交通信息,有些轨道交通真实在建,有些却还在规划中,规划意味着可能存在变动风险,消费者要通过实地走访了解楼盘周边的真实交通情况。
02
确认相关配套
楼房沙盘是每个销售中心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展示了楼距、公共服务场所、小区配套等信息。“除了注意楼距等信息,大家看沙盘时不要被销售的描述迷惑,必须确认相关配套是否已动工建设。”蓝健提醒,特别是小区内的变电站、垃圾箱、化粪池等具体位置,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03
警惕以次充好
在样板房区域,蓝健以自身“踩坑”经历提醒市民要以照片、视频等形式留底交付标准,避免房地产商以次充好。“其实,样板房也容易存在视觉虚假。”蓝健介绍,有些开发商为了让房间显得实用,会偷偷缩小家具尺寸,从而迷惑购房者,建议消费者自带卷尺亲自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