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主动融入、深度参与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
融入大布局 战出新梦想

■仙湖氢谷成为丹灶主动融入、深度参与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的生动注脚。

■佛山仙湖实验室吸引了近百名科研人员。

■丹灶提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塑造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佛北战新产业园近日开园,丹灶镇65.5平方公里被纳入其中,占镇域面积的46%。
丹灶长期在制造业创新和新兴产业集聚方面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探索,融入战新大局,正逢其时。
“蓝图绘就,变革加速,启航佛北,战出新梦想!”丹灶镇委书记陆文勇接受媒体访谈时提出,丹灶将举全镇之力、汇“有为先锋”之智、聚产业创新之能、乘新兴产业之势,主动融入、深度参与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
主动融入战新大局扛制造业强镇之责
作为全省七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佛北战新产业园跨南海、三水两区,覆盖丹灶、狮山、里水、西南、云东海、白坭、乐平、芦苞和大塘在内的九大镇街,总规划面积487平方公里,其中丹灶园面积约65.5平方公里。
丹灶镇新能源产业基地是佛北战新产业园9个核心区之一,涵盖了镇内主要工业园区,是推动新能源、安全应急、高端装备制造等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的核心区域。
融入战新大局,是历史性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机遇,丹灶如何落子布局?陆文勇表示,虎年新春,丹灶以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加速建设北片万亩战新产业集聚园区、南片万亩现代特色农业生态园区,建设以中心城区和金沙中心城区衔接地段为核心的新城,形成“产向南北移、城向中间聚、产城人相融”的产业布局和城市格局。
挑战并存,丹灶如何蓄力创新,才能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长极?陆文勇表示,丹灶将继续按照“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思路,围绕氢能源、智能安全、生命电子等新兴产业进行招商,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一个又一个新兴产业集群在丹灶加速成型。
以氢能产业集群为例,2009年,第一家氢能企业入驻丹灶镇以来,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仙湖氢谷加快建设,氢能产业发展的“科创大脑”——省重点实验室仙湖实验室、国内首座商业化加氢站、广东省首艘氢能游船、全国首个氢能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项目先后在丹灶落户、投运。目前丹灶已形成8大环节完备的氢能产业链,集聚了90多家氢能企业,计划投资400亿元,预计达产后可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头部企业锋芒初露中小企业灿若星辰
产业为根,创新为魂。先进制造业始终是丹灶的经济支柱。
随着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加速成型,丹灶已构建头部企业“锋芒初露”、中小企业“灿若星辰”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生态,其经济特点是:在细分领域很有特色,不乏单打冠军或隐形冠军。
陆文勇介绍,仅在2021年,丹灶镇就累计引进产业项目38个,其中科创项目15个,涵盖新能源、智能安全、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电子、电子信息等众多领域,计划投资额超120亿元,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邓建军院士领衔的玖谊源项目、加拿大工程院王海江院士领衔的通用氢能项目、青禾核工程技术与高压储氢瓶项目、加拿大国家工程院叶思宇院士领衔的鸿基创能燃料电池高性能膜电极产业化项目等4个院士项目,丹灶以目前20个院士项目继续位居佛山院士项目集聚度最高的镇街之一。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国家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徐工建机智能制造项目一期、百事食品广东生产基地一期顺利竣工即将投产,双世界500强投资的康明斯恩泽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研发生产基地、中科云图智造中心、百事食品广东生产基地二期等项目顺利开建。
目前,丹灶的高新技术企业已从曾经的26家猛增到340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增加到20家、54家。陆文勇表示,丹灶力争到今年底高企数量达到37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过90家。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丹灶始终将新兴产业集聚作为撬动丹灶大发展的“纲”,咬定目标,大力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想象无限、发展无限。
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塑造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传统五金、日资汽配和机械装备作为丹灶的三大支柱产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中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其中,“丹灶五金产业集群”成为广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并谋划在金沙片区建设五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丹灶镇的土地开发强度不到37%,可连片开发土地储备充足,能够接纳大批量优质大项目快速落地。去年,丹灶通过村改攻坚完成拆除整理土地超过3000亩、完成17个项目征收土地近2600亩,发展储备空间持续扩大。
今年,丹灶将提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用好村改、宅改、地券、房券、绿券等政策和创新举措,加大土地整备力度,到年底完成750亩低效用地腾退,盘活产业集聚区内未开发用地;加快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瞪羚动力产业谷等工业园区,加快建设联泰生命电子产业园、祥旺智园、仙湖南部科创基地等载体,力促联东U谷四期、中试基地、澹浦科技园如期竣工投用,预计到今年底建成投用近5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为新兴产业集聚拓展更充足的空间。
同时,丹灶将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和升级城市配套,补齐功能配套短板,实施“丹畅湾区”工程,积极争取和推动轻轨、地铁早日开进丹灶,仙湖隧道早日兴建,加强沟通和大力推动博爱路西延线、季华路西延线早日建成,加强沟通和大力推动与三水南站的道路尽快连通,力促“四横三纵一轨道”路网全面成型,实现园区间的快速交通衔接。
佛北战新产业园的建设,将带动丹灶产业版图的升级,带来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陆文勇表示,丹灶将进一步破除“镇域思维”,进一步盘活产业载体资源、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为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阳通讯员丹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