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流感季预防知识学起来
重点人群要接种流感疫苗,日常要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一米线
今冬明春,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叠加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作为普通公众,该如何减少季节因素叠加的感染风险?听听南海区护理学科带头人、南海四院院感科主任梁杏玲怎么说。
梁杏玲表示,接种疫苗是全球公认的有效防控手段,流感流行季到来之前,推荐重点人群要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流感带来的疾病负担,降低流感聚集性疫情发生。同时,适宜接种人群要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及“加强针”,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强调咳嗽礼仪,减少公众场合聚集,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的区域。梁杏玲表示,只有认识正确,才有落实防控行动的高度自觉,一如既往做好个人防护。
各地的新冠肺炎聚集性发病,有出现在聚会、聚餐等拥挤人群的场合中。密闭的空间,不流通的空气,拥挤人群发出高密度飞沫中所携带的病毒,随着人群自由穿梭,最终导致疫情扩散。挡住感染者的飞沫、遵循咳嗽礼仪,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感染的办法。
此外,勤洗手,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个人卫生习惯。据报道,适当的洗手可以将腹泻性疾病的发生率减少53%,使呼吸道感染率减少6%~44%。如果饭前便后不洗手,就会把细菌带入口中,吃到肚子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菌从手来,病从口入”。对此,梁杏玲建议大家要养成勤剪指甲、勤洗手的好习惯。洗手可除掉黏附在手上的细菌和虫卵,只用流水洗手,可洗去手上80%的细菌,如果用肥皂洗,再用流水冲洗,可洗去手上高达99%的细菌。
如何做好“咳嗽礼仪”
1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防
止唾液喷溅;
2
手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时,及时进行手卫生;
3
有呼吸道症状时,尽量佩戴口罩;
4
与人接触时,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1
饭前便后;
2 去超市、商场等人群密集且相对封闭公共环境后;
3 去医院就诊或探视病人后;
4 揉眼睛前,打喷嚏擤鼻涕后;
5
接触血液、尿液、粪便后;
6
接触公共用品后如共享单车、电梯按键以及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后。
总之,接触清洁物品前、用手触摸“眼、口、鼻”前,或者接触污染物品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均要洗手。
如何正确洗手
●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并均匀涂抹洗手液;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
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六步洗手法,参
考口诀:内、外、夹、弓、大、力;
●在流动水下冲洗双手;
●宜用干净的纸巾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用纸巾关闭水龙头。
文/珠江时报记者许可可通讯员黄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