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与黔东南州四县12所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教育协作帮扶
一对一精准帮扶 助力教育提质增效

■九江中学向麻江一中捐赠一套价值80万元的教学德育一体化管理软件。

■桂城文翰小学体育老师陈小汝为丹寨金钟一小的孩子们上足球示范课。

■儒林中学老师给从江学子上数学课。

■丹寨二中与西樵中学的学生同上远程互动课堂。
捐赠“创客魔方机器人”器材和图书、与结对学校开展网络教研、开展一对一教育帮扶……12月2日~4日,南海教育系统组队前往贵州黔东南州丹寨、麻江、从江、榕江四县,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南海12所学校与当地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教育协作帮扶。
南海区教育系统多渠道协调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三个课堂”“产教融合”“网络教研”“专业人才互派”等方式,加强两地教师互动交流,提高黔东南五县(市)乡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贯彻落实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工作,助力黔东南乡村全面振兴。
多形式促教学技能提升
12月2日,南海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带队,由南海一职、里水中学、九江儒林中学组成的从江县对口帮扶教育团队,由狮山石门高级中学、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狮山小塘中学组成的榕江县对口帮扶教育团队,由九江中学、大沥海北中学、丹灶金沙小学组成的麻江县对口帮扶教育团队,由南海一中、西樵中学、桂城文翰小学组成的丹寨县对口帮扶教育团队,在黔东南州“三江一寨”开展为期三天的教育教学帮扶活动。期间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授示范课、评课、议课、讲座等形式增进两地教研互动,促进教学技能提升。
南海区教育局副局长邝颖新表示,此次帮扶工作促进了两地教育交流,接下来双方将拓展帮扶工作,加强走访,让更多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就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教研教改、德育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通过外派老师或跟岗学习、“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黔东南教育提质发展。
“黔东南所需,南海所能”,这是南海与黔东南五县(市)达成的对口帮扶教育工作共识,多层次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开创了东西部协作教育先行的良好局面。今年8月,南海选派第一批黔东南州教育帮扶的优秀教师9人,在黔东南“三江一寨”四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同时还选派第一批支教教师9人,到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开展一年期的支教工作。此外,南海教育系统还开展柔性帮扶工作,向黔东南四县选派一批教师进行为期1个月的柔性帮扶。
南海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和指导作用,助推丹寨县教育事业持续跨越发展。今年54岁的林旭升老师,在南海区石门中学从教32年,将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如今他有了新的身份——丹寨民族中学副校长。林旭升说,作为一名党员,同时也是援黔支教教师,他将不改初心为教育,给丹寨学生带去满满的正能量。
为了加大支教力度,南海区还组织开展“银龄行动”,广泛发动退休知名校长、高级专家、优秀退休教师赴黔东南州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南海支教名师的辐射和指导作用,助力提高黔东南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在“派出去”的同时,南海还“请进来”,从10月开始陆续接收了黔东南州选派的8名教师在南海各中小学校跟岗学习,跟岗时间至明年3月结束。目前“请进来”跟岗学习工作持续进行中,这批教师回到当地后将继续做好“二次”延伸培训,实现“培训一个,成长一个,带动一片”。
加大投入开展教育帮扶
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狮山小塘中学等学校分别向对口帮扶学校捐赠一批价值10000元的图书,助力学校教学教研能力提升。
突出重点,巩固黔东南高中教育。在南海区九江中学与麻江县麻江一中结对帮扶仪式上,九江中学校长田冬冬向麻江一中捐赠了一套价值80万元的教学德育一体化管理软件,助力麻江一中向精细化、高效化的德育教学管理水平迈进。接下来,九江中学将聚焦麻江一中教学德育管理,科学帮扶新高考选科,把九江中学近年来在教育教学卓有成效的改革经验和成果与麻江一中分享,助力麻江一中在艺术生培养、高考备考策略等方面有所突破。
真心实意付出,真金白银投入,真拼实干攻坚,南海与黔东南“三江一寨”开展教育协作帮扶,诠释了南海教育精准帮扶的务实作风,也让当地各学校校长深受感动。“德育教学确实需要有机融合,才能让学校管理达到最好效果。”麻江一中校长欧阳璋说,相信麻江一中在九江中学的对口帮扶下,在教学德育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下,定能驶入学校发展的快车道。
“我们学校这几年一直在谷底徘徊,希望你们能帮我们尽快摆脱困境,重拾辉煌……”12月3日,在南海一中结对帮扶黔东南州丹寨民族中学的签约仪式上,丹寨民族中学副校长熊周洋坦诚地向南海一中副校长谢崧“交底”,并提出了结对帮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请求。
“走出大山,报效祖国!”在丹寨民族中学校园里,这句校训时刻提醒着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们。这所丹寨县唯一的高中,辉煌时期高考成绩曾在全州名列前茅,近年来由于拔尖学生的不断流失,高考成绩有所下滑,一本率降至10%左右,二本率接近50%。为此,丹寨民族中学今年立下了“军令状”:明年务必“触底反弹”,二本上线率突破60%,高考成绩排在全州前三名。
“经过深入交流,双方对今后精准帮扶有了明确的方向。”谢崧表示,近年来南海一中高考成绩节节攀升,呈现“低进高出”的鲜明特点,体艺生培养也亮点纷呈,“我们要把丹寨民族中学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互派交流、优质课堂共享、两地‘空中’备课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为丹寨民族中学提供教育帮扶。”
开创职教帮扶新局面
推进东西部协作,南海与黔东南两地中职学校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幼儿教育、汽车产业、财经商贸是南海一职三大王牌专业群。12月2日~4日,在与贵州从江县职业技术学校对口帮扶交流活动中,南海一职副校长曾晓平带队观摩了从江职校幼儿保育和汽修专业的公开课并进行点评互动。今后,南海一职将在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和课题研究等重点领域与该校进行深度合作。
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需精准把脉。在南海信息技术学校与榕江县中等职业学校签订协作帮扶协议后,榕江职校校长赵荣碧表示,近年来该校在硬件方面的投入有所提升,但软件建设方面仍有不足,亟需得到帮扶指导。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结合榕江县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榕江职校的现况,针对管理队伍建设以及计算机、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精准提升该校办学质量。
此外,为帮助黔东南州打造职业教育内驱发展强引擎,南海各职业学校到黔东南州送教送课,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专业建设、课堂教学等工作,同时接收黔东南州职业学校领导和教师到南海优质职校跟岗学习,实现双向联动。
近几年,南海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猛,亟需大量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结对帮扶活动中,南海一职携手南海区汽车行业协会、国为教育集团,与从江职校一起就产教融合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现场,国为教育集团和南海区汽车行业协会初步与从江职校达成人才合作意向,双方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开启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为佛山地方产业发展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国为教育集团还向从江职校捐赠资金10000元。
南海区还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帮助一批黔东南州“三江一寨”已脱贫家庭学生到南海职校就读,并做好就业推荐工作。日前,黔东南从江县职业技术学校46名汽修专业学生来到南海一职,接受第三年现代学徒制培养。据悉,南海区通过职业教育长期联合培养和短期技术技能培训,助力黔东南州更多的学生提升职业技能。
按照“黔东南所需,佛山所能”原则,2021年南海区启动职业院校“组团+结对”对口帮扶黔东南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以“N+1重点打造”和“1+1”精准帮扶为切入点拉开对口帮扶序幕。
南海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海职教将用心、用情开创职教帮扶新局面,助力黔东南州五县(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队伍支撑。接下来将助力黔东南州职业学校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围绕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着力在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竞赛指导教师研讨交流、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精准实行一对一帮扶
向下拓展,帮扶延伸至义务教育。办好高中和职业教育,离不开优质的初中生源。南海区深化教育帮扶内涵,将教育帮扶向下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精准实行“一对一”帮扶。
在这次南海教育系统结对帮扶活动中,南海区教育局向丹寨县第二中学捐赠一批“创客魔方机器人”器材和网上教研平台账号,并开展“创客魔方机器人”两地空中同步课堂展示课,以丹寨县第二中学为试点,开展南海——黔东南州两地结对子学校以网络教研为基础的“三个课堂”实践。
“真是大开眼界!”“原来创客魔方机器人这么好玩!”……12月3日,由南海区教育局电教站牵头,南海西樵中学信息技术刘志军老师和狮山石门高级中学创新科组长李忠伟老师“隔空”同上一堂精彩的创客魔方机器人远程互动课,丹寨二中的20名学生与西樵中学创客社团的学生一起参与远程互动课堂。
课堂上,李忠伟老师向丹寨二中的学生讲解南海特色项目“创客魔方机器人”的活动规则以及注意事项,以及蓝牙遥控机器人的流程图、程序的编写。随后,两地的学生分别派出一个队进行“创客魔方机器人”空中“同台”竞赛。丹寨二中702班学生王秋梅说,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机器人编程,这次有机会参加创客课堂,感觉很新鲜、好玩,期待今后能开设更多的创客课堂,让丹寨的学生们开阔视野,学到更多的创客知识。
运球、停球、过人、射门……12月3日,在丹寨县金钟一小足球场,桂城文翰小学体育老师陈小汝为孩子们上了一堂足球示范课。金钟一小是一所面向丹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区招生的学校,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校寄宿。学生们纷纷表示,从大山里来到金钟一小上学,要天天锻炼身体,认真学习,以后要走出丹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次对口帮扶金钟一小,除了足球示范课以外,我们的学科骨干教师还开展了语文、数学、科学课例展示,以及听评课、科组建设经验分享等活动。”文翰小学校长张启强说,通过教育帮扶,两所学校可以取长补短,发挥优势,让丹寨易地扶贫搬迁子女能“上好学”。
“我们希望通过东西部协作,让黔东南五县(市)与南海共同发展。”南海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民办教育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冼兆鹏表示,南海区教育系统争取做到黔东南所需、南海所能,多渠道协调南海优质教育资源,将以持续完善帮扶机制、不断深化共建活动、深入开展校际交流的方式,助推黔东南乡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区辉成通讯员何敏峰冯森汉吴剑松肖观仁赵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