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质量管理模式 提供高品质服务
利泰集团形成“赋能型敏捷过程管控持续改进质量模式”,不断提升服务客户能力

■利泰集团。

■在东风日产佛山利泰专营店内,车主查询车辆的维修进度。
今年9月,第五届(2021年)佛山市政府质量奖名单公布,利泰集团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同时也是南海唯一获此殊荣的服务业企业。
成立于1998年的利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泰集团”),是一家以汽车业务为主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涵盖新车销售及衍生服务、售后服务、二手车销售及出行服务。2015年,利泰集团开始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经过6年的实践,该模式与集团的治理及管理体系实现深度融合,形成了该集团特色的“赋能型敏捷过程管控持续改进质量模式”。
质量模式的运用让企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数据显示,在2020年,利泰集团总营收达到234亿元,其中佛山地区营收6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来,在乘用车市场下滑的背景下,利泰集团实现逆势增长。
“获得市政府质量奖是对企业质量模式的认可,但是服务质量的提升没有终点。”利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向朝锋说,市政府质量奖的评奖过程,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对标学习过程,为企业下一步提升服务客户能力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推出“智能车间”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
“11:13待修”“11:34维修中”“14:34洗车(当前状态)”……在位于海八路的东风日产佛山利泰专营店中,设有一块屏幕,能够让车主随时查看爱车的维修进度或全程观看维修过程。若车主不愿在店内等待,也可以在自己手机上随时随地查看维修全过程。
这是利泰集团旗下子公司佛山利泰使用的“智能车间”,有效实现了透明化的客户车辆保养或维修作业流程管理。据了解,目前该集团计划每年投入1.2~1.5亿元,新建、改造专营店设施,打造更多的“智能车间”,为车主提供可视化的体验,提供更加有品质的服务,让车主更满意。
“智能车间”是利泰集团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缩影。近年来,利泰集团建立市场及客户的全要素持续迭代的精准“客户画像”系统,全面推进“1个客户、1个窗口、10分满意”的“1110客户服务管理体系”,同时通过24小时救援和59分钟快保等多样的差异化综合服务等,持续提升客户体验的满意度和美誉度。
“服务业有别于制造业,是提供无形的产品,最直观的质量体现便是客户的满意度和推荐度。”向朝锋介绍说,集团主要通过硬件设施的投入、业务流程创新与标准化、员工素养提升的培养等,获取更多客户的满意度和推荐度。
据了解,利泰集团的“赋能型敏捷过程管控持续改进质量模式”中的赋能型,其中一点便是给员工赋能。早在2017年,利泰集团成立利泰学堂;2018年又完成人才储备体系(头狼、飞鹰、雏鹰)、在岗能力提升体系、TTT内训师体系和新员工入职培训及跟踪体系等四大体系的搭建,形成专业赋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内外部的培训学习、微课学习、促进轮岗、业务经验分享等方面的多样化实训机制,支持员工参与规划其学习与成长。
“服务业最重要的是人。”向朝锋说,通过培训实现人尽其才,能够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也为企业发展蓄力。
流程标准化、制度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赋能型敏捷过程管控持续改进质量模式”主要分为赋能型、敏捷过程管控和持续改进三个部分。其中,敏捷过程管控主要是发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管理优势,有效地提升顾客体验及满意度。
作为业内第一批启动无纸化办公的企业,利泰集团采用“3+1+1模式”落实“CRM+NC+OA”业财一体化综合BI管理系统,通过该管理系统,能清楚接收到客户的指令,同时也能为客户主动提供服务。
向朝锋介绍,以一键救援为例,若客户发出救援指令,该指令便会派发向总部以及最近的网点,然后便会启动救援程序,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为客户提供救援。
而在持续提升方面,利泰集团通过系统化管理工具PDCA、企业管理自评、平衡计分卡、对标体系、经营会议分析等手段,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细细梳理,无论是敏捷过程管控还是持续改进,离不开流程标准化、制度化。向朝锋说,利泰集团在业内以“制度化”建设出名,因为企业从创立之初起便带有“法治化”“标准化”的基因。
公开资料显示,利泰集团掌舵人江黎明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曾经是执业律师,所以非常重视企业的制度化建设。目前,利泰集团关于人、财、物的制度达到100多项,包括亲属回避制度、充分授权制度、激励制度等。
“制度化建设让企业的发展更为规范,让企业的每一步迈得更稳。”向朝锋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并深入探索卓越绩效模式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道,为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改善民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通讯员冀斯陈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