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学科带头人、南海四院疼痛科主任邱鹏程:
创办疼痛科 外地患者慕名前来

■邱鹏程教患者做康复操。

名医档案
姓名:邱鹏程
职称荣誉:南海区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
技术特长:擅长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头痛、肩周炎、颈腰痛、四肢骨关节痛、骨质疏松、风湿痛、骨质增生等各种痛症诊治。
从医感言: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

“英领群芳为民健康,多作贡献永远向前。”在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原西樵医院,下称“南海四院”)二楼的疼痛科门诊里,挂着一面患者赠给邱鹏程与疼痛科团队的锦旗。这面锦旗也是科室的初心写照。
疼痛不仅仅是症状,更是一种疾病,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从事疼痛专科工作22年来,邱鹏程对于“疼痛”二字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为患者“止痛”之路永无止境。他每天或是无影灯下的废寝忘食,或是处方笺上的精研极虑,偶得空闲还须不断钻研业务以提高诊疗水平,初心不改,坚守如一,致力为患者创造无痛轻松生活。他被称为“患者的福星,疼痛的克星”“想患者所想的好医生”。在为患者“止痛”的路上,他带领团队一路砥砺前行。
患者感言
“想患者所想的好医生”
邱鹏程自幼就立下了做一名“仁医”的理想,医科大学毕业后如愿走上了治病救人的从医之路。2004年,他被作为高端人才引进到南海四院,从事疼痛科工作,在这一干便是17年。
“潘姐,今天恢复得怎么样啊?”11月18日,记者见到邱鹏程的时候,他正在住院部八楼的疼痛科病房内查房。
见到邱鹏程来了,潘大姐马上从床上下来,笑着走到邱鹏程身边和他寒暄,“好了很多,手可以举起来了,不过举久了还是有点痛。”
年近六十的潘大姐是黄岐人,多年肩周炎带来的疼痛严重影响了她的工作与生活。她曾去过周边的一些大医院治疗,结果都不太理想。今年10月,潘大姐在朋友圈看到南海四院疼痛专科的有关信息,于是慕名前来求医。
“我刚开始看到潘姐的时候,她左右两边的肩周炎都特别严重,检查的时候碰到她的肩膀,她都直接疼哭了。”邱鹏程说。
“手要举起来,往上伸展,接着往后用力。”检查了潘大姐的肩部情况后,邱鹏程在病房里教她做康复动作。
“找了这么多家医院治疗都没有什么效果,还好来到了南海四院。”潘大姐感慨道,“肩周炎让我疼了好几年,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点的觉了。这里有专科医生和护士,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希望治疗下去能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疼痛科的护士告诉记者,像潘大姐这样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不在少数。早在几年前,邱鹏程和他带领的疼痛科便以良好的口碑在西樵及周边地区小有名气,高明、三水甚至茂名的不少患者都慕名前来求医。
此前,邱鹏程还在茂名从医时,曾经治好过一位女士的颈椎病。后来,这位女士的丈夫区先生不幸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妻子的建议下,区先生驱车三百多公里来到西樵求医。
腰椎间盘突出较多,神经根卡压严重,当下最好的办法便是手术,可区先生对大手术很抗拒。在充分考虑患者意愿及病情后,邱鹏程为他做了一次微创手术,但由于区先生病情较重,术后效果不佳。
“我是个医生啊,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的患者被疼痛折磨!”邱鹏程心里像是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他开始四处向该领域的专家请教学习,最后找到了一项创伤小、出血量少的治疗方案——后路腰椎间孔镜椎间盘核摘除术。术后,区先生恢复良好,一周后便出院了。
出院后不久,区先生给医院寄来了一封感谢信,信里提到:“医生不仅仅治疗疼痛,更是治愈心灵,邱医生是想患者所想的好医生,他的团队也是贴心的好团队。”
医术探索
不断研究新的镇痛方法
“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在邱鹏程看来,医者要对病患如亲,对医学孜孜不倦,这既是对“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诠释,也是他从医的行为标准。
邱鹏程说,以前没有疼痛科时,一些慢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肩周炎、腰肌劳损、晚期癌痛等患者,往往辗转于各个科室。但由于没有找到对症治疗的方案,有关疼痛的疾病仍旧缠绕着患者。再加上人们对疼痛没有科学的认识,即使疼得厉害,很多人也选择强忍着,“随着医疗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疼痛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对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重视。”
2004年,邱鹏程刚到南海四院时,医院并没有设立疼痛科,而是将呼吸科、消化科、疼痛科等科室都归为内科的范畴。邱鹏程敏锐地嗅到了“专病有专科”的发展趋势,于是向医院提出了将科室细分、建立疼痛专科的想法。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同年12月,疼痛科正式在南海四院成立。
“科室刚成立那会,只有两位医生,护士也是与其他科室共用的。”邱鹏程回忆道。一边是门诊坐诊、一边是住院部巡房与管理,科室的简陋、人手的不足、经验的缺乏,疼痛科的建设之路面临着重重难关。写病历、写建设规划、研究攻克疑难病症……工作到深夜一度成为邱鹏程的常态,他也曾怀疑过自己的努力会不会有结果,但领导对他说:“你尽管放手去做!去试!去闯!”这给了他莫大的勇气与力量。
在科室的发展过程中,邱鹏程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新的镇痛方法,致力于让治疗更“精准化”。传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是需要医生在X线指引下“盲穿”的,也就是说,医生凭技术和经验进行治疗,一旦失败需要反复穿刺,容易造成手术效果不佳或术后并发症,不少患者对于“盲穿”感到既紧张又害怕。
为了更精准地定位病灶位置,减轻病人的疼痛感,邱鹏程与团队日夜奋战,一边查阅相关资料、一边外出学习经验,在一次次的试验中,他们成功地将椎间孔镜技术搬上了手术台。因疗效确切、创伤轻微、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该项技术收到不少患者的赞誉。
如今,疼痛科已发展成为26人的专业团队、开放病床30张,设有门诊、住院部、介入治疗室等。“十三五”期间,疼痛科还获得了佛山市特色专科及南海区特色专科称号。
邱鹏程透露,未来疼痛科将在技术上继续下功夫,开展更多微创新技术;在人才培育方面,通过“引进人才”“请来专家”与“走出培训”的策略,增强科室核心力量;在服务上,下乡宣传普及颈腰腿痛常见病防治知识,增强市民预防保健意识,“争取成为‘十四五’佛山市重点专科,助力南海四院‘创三甲’。”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许可可蓝志中通讯员黄春梅李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