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逆势增长有秘诀 数字化转型是“法宝”
■星联精密生产车间内,工人在操作生产设备。
2020年,营业收入增长13%;2021年,营业收入预计增长30%~35%……尽管受疫情影响,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仍逆势突围,交出了一份靓丽成绩单。
为何能实现逆势增长?究其原因是数字化为企业的飞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早在20世纪90年代,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联精密”)便在行业内率先进行自动化改造,为数字化打下了坚实基础;2013年至2020年,该公司又先后投入超亿元,开展智能化、数字化等改造项目,将公司的加工设备数字化率提升到90%。
超前布局搭建“线上商务厅”
走进星联精密的生产车间,各种机械设备在有序运转着,工人则在控制台观察设备的运转进度和状态。
今年9月,一场与“专精特新”企业对话的交流活动在星联精密举行,在交流参观中,星联精密生产车间的高度智能化、数字化,让不少参加活动的企业赞叹。星联精密将多年累积下来的数据,“盘活”变成企业发展新动力。例如,在数据的基础上,打造的“云端”会客厅商业模式及一站式整体包装方案模式,引发了现场不少企业的深思。
2020年,受疫情影响,星联精密海内外顾客无法实现现场沟通、技术研讨、生产跟线、测试监测等,于是星联精密采用VR、AR技术,结合5G通信、VR/AR、3D建模和大数据库等,搭建“线上商务厅”,应用于与客户的洽谈、产品研发、工艺测试、技术交流、客户服务等场景。
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姜晓平介绍,结合5G、VR/AR和3D技术,星联精密将积累的数百家企业、上万台设备数据融入标准化设计平台,帮助模具工程师建立电脑3D模型,仿真分析和判断;结合客户端5G端口和高速通信网络,让客户生产数据实时回传,在星联精密呈现3D实时运行画面,工程师借助VR、AR设备就对设备做出诊断,第一时间解决用户的技术难题,同时,在产品测试环节,客户也可以实时监测现场测试情况,了解产品品质状况。
“‘线上商务厅’打破了地理限制,也可以缩小在线交流沟通与面对面沟通的差别,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姜晓平说。
持续深耕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云端”会客厅商业模式从侧面折射星联精密的数字化转型已初具雏形,成为公司发展的新动能。早在1999年,为了向客户提供性能一致的标准化模具,星联精密“舍弃”手工生产模式,率先实施数控技术改革,将设计和生产分离,向标准化、数据化工厂转型。
数控技术的改革让星联精密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同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在2010年,随着产业发展方向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星联精密通过引进ERP、建设生产及物流体系等信息化手段,打通“数据孤岛”。智能化方面,星联精密在2017年搬进了斥资4.5亿元建设的新工厂,并且从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引进了大批全球行业顶尖的新设备。
“大数据建设是动态的,但是现在回头看,我们坚持在大数据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是一个正确选择。”姜晓平感叹地说。
姜晓平透露,公司下一步数字化规划是精益求精,用数据化打通人事、采购、销售等各个环节,同时还拟建立生产大数据系统,完成产品设计、生产、检测大数据信息库的建立,当出现质量问题时,可追溯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通讯员李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