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9月07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向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暨2021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致贺信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 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 近2万场志愿服务 画出最美风景线
    • 近年来我国市场主体 年均净增长超千万户
    • 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
    • 水乡风韵 处处是景
    • 秋意渐浓 尝蜜润燥

    第A02版:要闻

    • 南海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61名参赛选手进入总决赛
    • 民族特色主播带货家乡文化
    • 志愿之城“暑”你最美

    第A03版:镇街

    • 南海区百村男子篮球赛桂城赛区开赛
    • 追寻红色记忆 凝聚奋斗力量
    • 中国银行全方位助力举办2021年服贸会
    • 加强摸排整治力度 共建平安和谐丹灶
    • 反诈宣传进社区 守护长者“钱袋子”

    第A04版:镇街

    • 岭南韵 小镇味 现代风

    第A05版:要闻

    • 从草根企业崛起 到冠军品牌勃发
    • p37

    第A06版:映像

    • 甜蜜上线 秋意渐浓

    第A07版:南海朋友圈

    • 完善产业链 助力南海信创产业腾飞

    第A08版:天下

    • “横琴方案”“前海方案” 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 快乐的运动场“寂寞”的课桌椅
    • 这款试剂盒厉害了 一盒联检新冠和流感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A02:要闻

志愿之城“暑”你最美

暑假期间,南海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9028次,服务时长达133196小时

2021年09月07日

    ■暑假期间,南海志愿者在河边开展防溺水劝导宣传。(通讯员供图)

    “这棵大树下的路标损坏了,通知社区工作人员来维修。”夏季一个闷热的夜晚,大沥镇沥南社区街道上鲜少人影,却有一行人驻足于此。这是沥南社区巡逻志愿服务队正在开展周末例行巡逻。队长何小兰说,能够在万家灯火的照亮下守护社区,很有意义。

    暑假期间,南海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9028次,累计发动志愿者95140人次,服务时长达133196小时。在团南海区委、南海区义工联的统筹指导下,垃圾分类、反诈骗、防溺水、社区巡逻、小区志愿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全面铺开,志愿服务精神也在南海蔚然成风。

    /关注焦点/

    志愿服务队伍展开“硬核守护”

    “社区巡逻涉及的内容很多,所以要更细心些。”在巡逻过程中,何小兰曾快速察觉出小区内出现人贩子,联同社区保安将其抓获;也曾遇到外地居民或独居老人迷路,及时给他们指引……穿着黄马甲的何小兰及队员们,成了这个片区中行走的“守护灯”。

    一直以来,社区巡逻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7月30日,南海在佛山市创新性地成立社区巡逻志愿服务队,首批23支服务队开展文明倡导、治安巡逻、防溺水宣传、居住安全检查等服务。队伍里除了有社区义工、热心居民外,也有退役军人,聚合多方力量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截至9月4日,南海区已开展社区巡逻志愿服务333次,累计上岗志愿者1390人次,服务时数约5451小时。

    “阿叔,快上岸啦,水里有暗流,危险。”西樵雅居乐广场志愿V站防溺水志愿者刘敏仪穿着“黄马甲”、拿着“大声公”,在西樵河滨公园附近巡逻,劝说正在游泳的市民上岸。“大部分市民听到我们的劝导马上就上岸了,还回头让未上岸的市民也赶紧上岸。”刘敏仪说。

    暑期易发溺水事件,是防护难点问题。南海区义工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7月以来,南海区多个志愿服务队、志愿V站等队伍在盐步河涌河段、北江水域等区内不同重点河段开展多次防溺水志愿服务。其中,狮山镇的菠萝义工救援队自今年5月起,前往丹灶镇开展了为期108天的防溺水服务,对北江支流丹灶镇水域全面铺开安全排查,守护着一方人的生命安全。截至9月3日,南海区内累计开展防溺水志愿服务245次,招募志愿者3516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达15702小时。除巡河护河外,社区防溺水志愿服务队也开展防溺水宣传、溺水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多措并举给南海市民一份“硬核守护”。

    今年6月初,高考刚落下帷幕,桂城街道平南社区的高三毕业生钟浩锦看到桂城青年志愿者招募令,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用特别的方式开启了自己的暑假。“在防疫期间,志愿者们从未缺席,再苦再累也没有后退。”同行志愿者们不遗余力的支援震撼了他,也让他更加坚定地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发挥青年志愿者的力量。

    /事无巨细/

    志愿者集结智慧落实“关键小事”

    “得快点了,四点半要赶到。”8月21日下午,桂城城市广场志愿V站站长朱远爱及队员们刚结束桂城义工联组织的“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便匆匆前往万科·金御华府小区,开展一周一次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

    他们先是在公园内开展“认卡片、识分类”小游戏,紧接着前往小区楼下进行“垃圾分类桶边督导”志愿服务,忙碌了将近四个小时后,队员们已是满头大汗。

    “常常有家长分错垃圾,准备扔,还没等我们开口,小朋友就说‘那不是可回收的’。”朱远爱认为,年轻一辈对新知识的接受度较高,能以此为突破口将常态化的桶边督导与互动式的游戏双管齐下。

    为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走深走实,7月10日起,团区委、区义工联联动区城管局、瀚蓝环境公司先后发动城市广场v站、文化公园v站志愿队伍到金御华府、南师小区、七街区等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桶边督导志愿服务。截至9月4日,南海区共发动志愿者约250人次开展桶边督导志愿服务25场,累计服务时数约750小时,服务居民群众超5000人次。

    除桂城街道外,南海还有许多地方发挥着“基层智慧”,着力筹划、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7月13日,里水镇新兴社区联心志愿服务队组织新老队员,开展“美化家园环保先行垃圾分类齐参与”——联心志愿服务队培训动员活动,现场志愿者踊跃报名。

    在桂城街道东二社区,有一支队伍扛起了“守护群众钱袋子”的责任。“您好,我们是东二社区反诈骗志愿服务队的,近期社区诈骗事件频发,方便我们进来宣传一下反诈骗吗?”8月的一个夜晚,东二社区反诈骗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周慧敏正在进行入户宣传。当询问一位租户是否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后,周慧敏细心地发现,他虽然已经安装,但却并没有登录与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很多居民下载APP后忘记使用或不懂使用,这个时候我们社区志愿者的入户宣传就起到了‘补漏洞’的作用。”周慧敏表示,除推广APP外,志愿者们也会向居民们分享社会诈骗的案例。

    /持续创新/

    以基层善治打造“幸福南海”

    在南海,“社区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情况很常见。当前,南海已有注册志愿者39.1万名,备案志愿服务组织2352支,其中60%以上活跃在社区。这得益于南海对推动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创新的重视以及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的盘活。

    今年7月,丹灶镇金宁社区幸福院立足幸福管家长者志愿者团队这一品牌,新设“谈心组”,为社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聊天陪伴等服务。为社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精神慰藉、聊天陪伴等服务,既实现了“老有所为”,又实现了基层善治。

    62岁的李云是金宁社区幸福管家长者志愿团队的一名“幸福管家”,也是小区的“楼长”。7月末,她前往一户独居双老家中,与他们聊天谈心。“老姐姐,最近过得怎么样啊,明天社区有免费理发活动,我带你一起去吧。”“好啊!”两位80岁高龄的老人看到李云的到来感到很高兴,拉着她的手聊了近一个小时。

    “以前暑期都是在家带孙子,现在能参加志愿服务,有机会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在金宁社区,有许多像李云一样的“幸福管家”,他们利用退休后的闲暇时光,为社区的大小事发挥余力。

    丹灶镇金宁社区的案例,是南海结合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基层善治的缩影。早在去年,团南海区委、南海区义工联等联合印发了《2020年度佛山市南海区星级志愿服务社区评选办法》,并发布了星级志愿导师体系和志愿服务时数兑换方案、全市首创发起了星级志愿服务社区评选活动,受到了省、市高度肯定与赞扬。

    今年9月,团区委、区义工联发布了《南海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清单(试行)》,一节一主题,涉及多个民生领域。各镇(街道)、社区(村)结合了辖内志愿服务队伍、品牌,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赋能。

    例如,九江镇敦根社区通过街坊会组建“党员+社工+义工”党群志愿服务队,结合民生实事主题,对村道、村内石板进行文化植入。这一方面发挥了党员志愿者的服务力量,将学习党史转化为工作动力,另一方面体现了南海正以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为内生动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志愿之城”建设的步伐。

    今年7月,为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引导志愿者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团区委、区义工联联合区住建局、区物协开展南海小区志愿服务探索项目。9月3日,南海区小区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6支小区志愿服务队成立,它们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促进小区问题破解、邻里关系和睦,营造和谐小区氛围,向着“幸福南海”的未来迈进。

    “这是推进南海区高质量志愿之城建设工作之一,也是充实南海区志愿服务队伍又一项新举措。”团区委书记江启祥说。接下来,南海小区志愿服务工作将分3个阶段稳步开展,首期试点探索阶段将从8月持续到12月。

    可以预见,南海将带着持续创新的思维,推进全区文明实践提质增效,让更多人投身于“基层化、社区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当中,让南海的每个春夏秋冬都萦绕和谐文明。

    文/珠江时报见习记者黄洁通讯员房必超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