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政企沟通“桥梁”服务企业转型升级
南海区工商联(总商会)将继续推动南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7月21日,南海区工商联组织隐形冠军企业到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资料图)

■4月12日,南海区“十百千”工业企业扶持政策宣讲会暨赋能服务
启动。 (资料图)

■6月7日,南海新企联组织企业为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捐赠抗疫物资。(资料图)
会员数已超30000家;连续五年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称号;全区民营企业参与各类公益慈善捐赠近2亿元;率先在细分领域挖掘、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共挖掘出109家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推出首批83家南海泛家居优质品牌企业,支持100多家泛家居企业建立跨境电商独立站;指导成立南海区新生代企业家联合会,为南海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过去五年,南海区工商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两个健康”主题,各项工作精准实施、高效推进,为赋能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未来五年,南海区工商联(总商会)将从“把握新时代,激励新作为”“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三个方面做好工作,努力把工商联建成“民营经济人士之家”,为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五年“成绩单”
赋能南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过去五年,南海区工商联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两个健康”发展掀起新高潮,各项工作精准实施、高效推进,连续五年获得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荣誉称号,为赋能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过去五年,南海区工商联以一系列有效举措,大力推动南海民企高质量发展迈向新轨道。其中包括实施民营企业政策信息“四员”制度,进一步做好党委政府涉企政策精准对接工作;积极开展大学习、深调研、抓落实工作,形成了一批专题信息和调研报告,提交区委区政府作决策参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组织知名企业家代表进学校讲述创业史和人生感悟等。
“南海区工商联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也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腾飞实现跨越式大发展。这主要体现在组织建设的不断夯实优化和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提升。”区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会主席、区总商会会长关润淡在代表第十三届执委会作工作报告时说。
在组织建设方面,南海区工商联新发展了区设计产业促进会、区全铝家居协会等团体会员21家,增补了一大批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贡献、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进入工商联执委班子,目前会员数超30000家。
在工作机制方面,南海区工商联完善了政企互动机制,做实挂钩联系民企制度,同时实施“十百千”工业企业服务工作方案、构建商事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从而提升服务民企的质量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五年来,南海区工商联积极创新实践,率先在细分领域挖掘、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做法受到了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南海经验;启动泛家居产业联盟建设,建立了组织架构和服务体系,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指导成立了南海区新生代企业家联合会,为新生代企业家的成长搭建平台,为南海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蓄力再出发
为南海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探路
南海区工商联一直致力引导广大企业家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发挥着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搭建党建引领平台、高质量发展平台、抱团发展平台、企业家赋能平台、精准服务平台、社会公益平台、政企沟通平台七大平台,助推南海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当选的南海区工商联第十四届执委会主席、区总商会会长张伟明表示,将带领新一届的班子成员,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紧扣“两个健康”主题,加强工商联自身组织建设,积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不断提升工商联的执行力、凝聚力、影响力,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提高服务品质和水平,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擘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工商联将从“把握新时代,激励新作为”“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三个方面做好工商联工作,积极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的作用。
“我们要持续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聆听广大企业的诉求和心声,为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张伟明表示,南海区工商联将着力做强“隐形冠军”研究院,做实泛家居产业联盟、做优“十百千”工业企业服务,为新生代企业家的传承创新搭建平台,凝聚发展共识与动能,为南海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探索新路径。
专访
发挥好“桥梁”作用促进“两个健康”发展
记者:您认为目前南海区的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主要有哪些?
张伟明: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企业发展确实面临很多变数和不确定性,但危中有机,企业要是把握好,也是一个蜕变式发展的机遇。
作为南海的企业来说,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多重挑战,比如二代传承等,但是我们相信,如果接班过渡做得好,对企业长久发展来说是重大利好。
记者:针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工商联将如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南海民营经济发展,帮助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张伟明:我们将持续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聆听广大企业的诉求和心声,为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例如在企业一代和二代的传承过渡中,将积极发挥工商联的作用,探索如何使新生代企业家既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又可以将上一代的优点保留并且传承下来,实现顺利过渡,让企业实现持续发展。
接下来,我们要多创造机会,搭建让一代、二代更好沟通的场景和方式,让一代能够有机会将企业发展过程讲述出来,将他们的经验分享出来,同时梳理“接棒”成功的企业案例,将这些企业的经验共享给其他企业;另外一方面,此次执委会成员中新增不少新生代企业家,他们是南海民营经济发展的未来,我们将会给他们创造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选好培训课程,助力南海企业传承发展。
记者:南海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商协会与企业家的多方共同努力。从工商联(总商会)的角度来看,您认为南海的民营企业家们应该如何配合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实现健康共赢发展?
张伟明:作为企业家,我们必须要懂政治、学政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要善做创新创造的先锋,勇做回报社会的表率,乐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争做“精神生活富裕”的榜样。企业的发展必须跟民生相结合。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规划指引,就是企业、产业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去了解、学习,才能让企业的发展事半功倍。
数读南海区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会工作亮点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进一步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前全区7镇街总商会党组织已实现全覆盖,区工商联执委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近70%。
●连续五年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称号,同时全区有全国“四好”商会2个,省“四好”商会9个。
●区工商联及各大总商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等各类培训活动近300场次,参与企业家代表近20000人次,在非公经济领域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走深走实。
●五年来,全区民营企业参与各类公益慈善捐赠近2亿元。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实施部门政策解读员、工商联联络员、商协会宣传员、企业信息员“四员”制度,共开展政策宣讲、传递产业等涉企信息100多次。
●南海区工商联、商协会每年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建议、专题信息、调研材料、提案等100多份。
●通过新华社、中青报等媒体,以及官微、《南商周刊》等渠道发布各类信息3000多条,大力报道了南海制造业隐形冠军挖掘培育的成效,有效展示了新时代下南海民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新风貌。
固本强基壮大组织
●五年来,南海区工商联新发展了区设计产业促进会、区全铝家居协会等团体会员21家,增补了一大批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贡献、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进入工商联执委班子,目前会员数已超30000家。
●出台五大服务体系项目扶持办法和产业联盟示范单位建设扶持资金分配方案,分别给予基层总商会等扶持资金843万元、产业联盟示范协会扶持资金100万元,通过完善商会平台建设和促进协会联盟抱团,进一步提升商协会涉企服务效能。
●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协同机制,提升服务民企的质量和水平,其中包括建立推进联席会议制度、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等工作机制,开展惠企政策巡回宣讲,助力培育“十百千”工业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桂城总商会、西樵总商会等7家商协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使商事调解成为化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已成功调解案件197宗。
创新实践质效并增
●率先在细分领域挖掘、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做法受到了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南海经验。目前,南海挖掘出两批共109家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
●成立南海区泛家居产业联盟,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共推出首批83家南海泛家居优质品牌企业,支持100多家泛家居企业建立跨境电商独立站。
●指导成立南海区新生代企业家联合会,制定出“家训课”“新生代IP打造工程”等六大服务,为新生代企业家的成长搭建平台,为南海经济发展积蓄力量。
策划/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丹丹文/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彭美慈通讯员布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