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9月0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
    • 努力建设成“民营经济人士之家”
    • 近 280支队伍将激战3个月
    • 中国残奥代表团名列 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
    • 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完成反馈
    • “开学经济”新变化 教辅书籍销量跌
    • 380多幅金笔奖 作品邀您来赏

    第A02版:南商周刊

    • 当好“娘家人”展现新作为

    第A03版:南商周刊

    • 搭建政企沟通“桥梁”服务企业转型升级

    第A04版:要闻

    • 鲲鹏展翅 共创智造新时代
    • 为不同创业群体打造三大赛道
    • 狮山公布区镇人大换届选举选民名单
    • 佛山市南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文书送达公告
    • 佛山市南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履行行政决定催告书
    • 佛山市南海区福利彩票投注站公开征召公告

    第A05版:要闻

    • 购买教辅书 家长“买对不买多”
    • 快递小哥免费“看眼”
    • “南海岁月”民宿图书馆开馆
    • 为贫困山区学校 打造“光明教室”
    • 共创公共空间 居民来当主角

    第A06版:镇街

    • 380多幅金笔奖作品邀您来赏
    • 九江启动评选“十佳新九江人”
    • 玩趣味游戏 学安全知识
    • 学习国防知识 增强国防观念
    • 女子不信被骗 哥哥带她找警察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第A07版:镇街

    • 小区装了充电桩 居民点赞“真方便”
    • “三限”措施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
    • 校企无缝衔接“订单式”培养人才
    • p2
    • p49

    第A08版:天下

    • 为了飞翔的翅膀
    • 全国新冠疫苗 接种剂次超21亿
    • 三大基本业务规则开始征求意见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8:天下

为了飞翔的翅膀

——东京残奥会综述

2021年09月06日

    ■9月5日,第16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张雪梅(前)入场。                              新华社发

    ■8月27日,在东京残奥会游泳女子50米蝶泳S5级颁奖仪式上,中国选手卢冬(中)下蹲,与队友成姣(右)、西班牙选手玛尔塔·因方特处于同一高度合影。             新华社发

    ■8月30日,中国选手刘翠青(右)和领跑员徐冬林在东京残奥会

    田径女子100米T11级第一轮预赛中。       新华社发

    还记得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的主角,那架单翼小飞机吗?这架因只有一只翅膀而一度失去信心的小飞机,在朋友的鼓励下,重拾勇气,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和梦想一起再次飞翔。

    人可以有残缺的身体,但不会有残缺的生命。“我们拥有翅膀”这一理念在过去12天里得到最佳诠释。来自全球162个代表团的4400多名运动员在残奥会上用拼搏实现梦想,用坚持重新定义可能,书写了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动人篇章。

    如今,残奥火炬缓缓熄灭,但张开的翅膀不会凋零,腾飞的梦想永不落幕。

    东京逐梦

    经过12个日日夜夜,中国队拿下96金60银51铜,连续第五次实现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中国选手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女子轮椅篮球队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残奥健儿克服了东京残奥会延期一年的种种变数,用精彩的表现诠释了体育精神,把中国残疾人顽强、自信、阳光的形象展示给世界,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残奥会是一个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赛场。腿残疾了,还能跑吗?拿下东京残奥会中国队田径首金的周霞告诉你,不仅能跑,还能跑得很快。这位因脑部受损导致左腿左手肌肉萎缩的短跑选手在女子100米和200米T35级项目上均打破世界纪录,再次上演了她在里约残奥会上两破世界纪录的壮举。

    “我就是我自己的偶像。”周霞说。在这个赛场上,她一直在跟自己比,一直在超越自己。

    但超越的背后是艰苦的训练和长期的坚持。长期风吹日晒,让周霞的肤色变得黝黑。经常在外训练让她多年未回老家,平时与家人只能通过电话、微信交流……

    经历“重赛风波”的视障运动员马佳也实现了自我突破。8月27日晚,女子自由泳50米S11级决赛,马佳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但赛后有选手提出申诉,国际残奥委会决定该项比赛于两天后重赛。

    重赛就重赛,马佳依然快!她在重赛中再次打破了世界纪录,而且比第一次比赛的成绩还要快!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尊重了规则,赛出了风格,也赢得了掌声。

    年龄大了,还能参加残奥会吗?56岁的轮椅乒乓球运动员赵平告诉你:能!他是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大的选手,30多岁时遭遇事故导致高位截瘫,但他没有放弃人生,而是选择重新出发去做一名乒乓球运动员。2008年,43岁的赵平第一次参加残奥会,单打获得第11名,团体获得第三名。继续训练,终于,他在伦敦和里约残奥会上都拿到了金牌。

    本届残奥会,面对小自己20岁甚至30岁的对手,他依然在小组赛和16强赛中保持全胜。他说,我站在这里,就是告诉其他人:“如果我可以,其他人一定行。”

    此外,在球类项目中,中国男子盲人门球队摘得银牌,这是自2008年北京残奥会夺金以来,中国队再度登上领奖台。13年的刻苦训练,在东京开花结果。

    在乒乓球队里,茅经典和黄文娟既是搭档也是对手。16岁的“单腿女孩”黄文娟是乒乓球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第一次参加残奥会。女子团体6-8级决赛首局双打由黄文娟和茅经典搭档出战。比赛前,黄文娟有些紧张,双手冰凉,茅经典看到后,握着黄文娟的手说:“别怕,你把球接上台就行,下一板有我。”

    “她就像我姐姐一样,安慰我,提醒我,给了我很大帮助。”黄文娟说。

    但在单打赛场上,她们又是对手。在女子单打8级决赛中,茅经典以3:1战胜黄文娟夺冠。“这个小姑娘迟早会把我‘拍在沙滩上的’,这就是中国队的传承。”26岁的茅经典说。

    东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实现了成绩和精神上的“双丰收”,运动员们突破自我、顽强拼搏、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不仅激励着无数残疾人勇往直前,融入社会,也震撼着健全人的心灵。

    世间有爱

    残奥会的最美风景不止在体育竞技场上,更在赛场外。

    是对手,也是朋友。

    站上领奖台,是每位残奥运动员的梦想,但上一刻的对手也是下一刻的朋友。

    时间回到8月25日,江苏姑娘边静在女子佩剑个人A级决赛中击败格鲁吉亚选手妮诺夺冠。赛后,边静主动来到妮诺身后,帮助她推着轮椅退场,而妮诺也回身亲昵地抱住边静,成为残奥赛场暖心一幕。

    在边静看来,这只是“一件应该做的小事”。她说,她和妮诺早已在赛场相识,“大家见面都会微笑打招呼,她当时对我说谢谢,然后我们相互祝贺”。

    是默契,也是信任。

    盲人运动员如何奔跑?刘翠青与领跑员徐冬林给出了答案。二人原本相隔千里,互不相识,但一条引跑绳让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通过这条长约10厘米的引跑绳,刘翠青把握着比赛节奏,而徐冬林,就是她的“眼睛”。

    徐冬林说,两人的配合,最需要克服的就是信任。因为刘翠青的视力问题,要有充分信任的领跑员才敢奔跑。长达八年的配合,刘翠青和徐冬林已经达成了无声的默契,徐冬林只要拿捏一下绳子,刘翠青就能心领神会。

    二人互相信任,也互相成就。在徐冬林这位最合适搭档的陪伴下,刘翠青在田径的道路上跑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而如果没有刘翠青,可能徐冬林这辈子都难以站上奥运赛场。

    “我帮助她实现了梦想,她也延续了我的梦想。否则我要想站上奥运的舞台会特别困难,我真的很感谢她。”徐冬林说。

    是尊重,也被尊重,而尊重有时就在举手投足之间。

    8月27日,在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卢冬以39秒5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成功摘金。领奖台上,幼年在事故中失去双臂的卢冬只能用下巴和肩膀夹着花束,单腿下蹲,让自己与其他两位坐在轮椅上的运动员处于同一高度合影。这一幕令人动容,成为本届残奥会最美好的记忆之一;这一蹲彰显格局,既是卢冬对其他运动员的尊重,也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

    人们崇尚奥林匹克精神,正是因为奥林匹克精神不只是关乎竞技。赛场上,残奥健儿们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赛场下,他们拥抱彼此,向前辈致敬,为奋进者喝彩。同为竞技体育选手,他们理解彼此,深深知道在没有掌声和欢呼的训练场上,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汗水和泪水。残奥会上,温暖的场景不断上演,运动员们见证、成就、祝福彼此的成长,是心心相印的共情,也是对体育精神跨越国界的传承。

    精神延续

    奥林匹克精神拥有鼓舞人心的力量,能够超越时间、国籍、种族、性别和身体条件等诸多限制,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根源就在于人们对于守望梦想、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

    67岁的斯洛文尼亚射击运动员弗兰克·平特是第八次参加残奥会,也是本届残奥会年龄最大的选手;48岁的埃及无臂运动员易卜拉欣·哈马托是本届残奥会上唯一用嘴咬着球拍打乒乓球的运动员;38岁的“妈妈级”选手、已征战了五届残奥会的中国女子铁饼运动员杨月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一直练下去……韶华易逝,许多老将难复当年勇,纵然铩羽而归,但他们的坚守,突破自我、执着不屈的精神却似明灯,指引着后来人。

    年仅14岁的库昆达克韦是本届残奥会最年轻的运动员。在这里,她与她的偶像们——新西兰游泳选手索菲·帕斯科和爱尔兰选手埃伦·基恩一起竞赛,“这给了我一个愿景,长大后我想成为像她们一样的人”。

    在举重女子67公斤级决赛中,30岁的中国姑娘谭玉娇战胜自己的偶像、埃及名将法特玛·奥马尔。谭玉娇说:“能够跟自己的偶像同台,对我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让我更有动力去做更好的自己。”

    在新星与老将同台比拼的过程中,奥林匹克精神代代相传。时间会流逝,生命会老去,但奥林匹克精神永葆生机。

    曼德拉曾说,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你我的生活。此时,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温暖力量——带给人们健全的心智、健康的体魄以及战胜困境、走出疫情阴霾的信心和决心。

    昨晚,东京残奥会火炬已经缓缓熄灭。再过半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炬将在长城脚下点燃。全球的冰雪残疾人运动员将汇聚北京,在“精神寓于运动”的残奥会格言激励下,用汗水、勇气、坚持谱写运动的精彩!

    (新华社)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