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
筑牢基层“网底” 守护群众健康
以一院三区统筹建设健康网络,致力打造南海区老年医学的标杆医院

■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松岗院区。

■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官窑院区。

■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小塘院区。

■内三科曾俊团队到小塘敬老院巡诊。 珠江时报记者/马一右摄

■脑科首席专家马敏团队给患者做手术。 通讯员供图
仁德、包容、慎行、至臻。在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大堂,映入眼帘的院训,是每位员工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力量。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任职的开局之年。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团结一心,树立全院一盘棋思想,以新一轮改革为契机,坚实迈出医院发展重要步伐,取得了大局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成绩。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医院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之年。医院坚持以党建引领,坚定实施一院三区垂直管理,大力弘扬榕树精神,扎根基层,积极开展网底工程,重点面向社区推进医养共举项目,建设南海区老年病医院,致力打造南海区老年医学的标杆医院和老年医学科质控中心,加快推进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将管理模式推广到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
弘扬榕树精神
直联村居做好健康守门人
党建引领,是医院发展的灵魂和核心。
“院训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提醒。”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承志说,干事创业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更需要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尤其是医务工作者,要大力弘扬榕树精神,紧紧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自2020年8月任命新的领导班子以来,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组成了以王承志为党委书记、李波为院长的新一届党政班子,明确坚持“政治合格、以人为本、融合发展、医养共举”的办院方向,按照“在稳定队伍的基础上求发展、在有序发展的过程中求突破、在实施有效突破的方法上求稳定”的工作目标稳步改革,“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顺利开局。
在抗疫工作中,党员的表现就是最好证明。医院党委号召党员干部、青年团员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战中来,院领导、中层、党员发挥带头作用,自愿报名成立了“青年突击队”“护理志愿消杀服务队”“防疫先锋队”等。疫情期间,共有24名员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明决心。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医院党委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从群众期盼出发,着力解决服务痛点,出台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方案,“以学促干、以干践行、学用相长”,取得了明显成效。
其中,医院充分发挥三个院区扎根基层的优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全面开展网底工程,要求每个科室负责联系一个村居,通过到村居、社区、敬老院、企业、学校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形式,把健康知识科普和义诊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推动实现狮山镇全民健康。
目前,医院已经对接了38个村居,超出狮山村居总数的一半。实施一对一结对后,村民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与对接科室联系,及时解决健康问题。联系企业方面,医院以“联邦家私公司”为试点,启动直联企业模式,为企业员工办理VIP卡,方便就诊;今年疫情期间,医院主动联系企业,上门为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约5000名员工进行核酸采样,并为300多家企业提供上门核酸检测采样服务,为狮山企业保驾护航。
实现良性互补
一院三区一盘棋巩固健康网
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拥有松岗、官窑、小塘三院区,这样的布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充分盘活全院资源,全面加强技术整合?
“有些罕见病例,我们启动多学科、多院区讨论,可能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接触过这类病例,那么救治的效果将会大大提高。”医院大外科主任沈荣华每周三坚持到官窑、小塘院区查房,听取疑难反馈,与医护人员一起探讨,互相学习提高。
目前,医院按照“高、精、尖、专”的原则,已完成组建全院技术交流协同专家群,在危急救治时,三院区专家们及时沟通对接、联合救治,互通有无、互相协作,提升救治综合能力,为患者排忧解难、提升医院影响力。
松岗院区外科、急诊科、ICU、麻醉科、放射科联合成功抢救一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官窑院区消化内科成功救治从松岗院区急诊转运的食管异物患者;小塘院区接诊高处坠落患者由松岗院区脑科主任会诊手术,患者转
危为安……多个跨院区、跨科室联合成功救治病例,诠释了人员跨院区按专科需要流动,是打造优势专科的必由之路,集技术优势打攻坚战的战术得以形成。
在三院区良性互补的循环中,全院一盘棋、一家人的基本思想进一步巩固。增强医院凝聚力,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还有一项“法宝”,就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只有实打实地提高医护人员的薪资待遇,关心员工的生活,才能真正留住人才。”王承志在第一天到任时,就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新班子上任后,他到各院区实地调研,与广大员工打成一片,建“院区大家庭”微信群,想对策、谋发展,短时间内完成了PCR实验室、发热门诊改造和扩造,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夜班津贴,在全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打破大锅饭进行绩效改革等。2020年全年门诊量1339012人次,2021年上半年门诊量772564人次。业务量和员工收入都实现大幅增长。
培育特色专科
外联内延稳步培育特色专科
专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武器”。
对于一家深耕本土的二甲医院而言,专科建设的道路,绝对不是“空中楼阁”。院长李波介绍,在专科建设方面,重点培育特色专科,引进高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更新购置先进设施设备等,确保医院在“大专科小综合”以及“医养共举”等方面开创工作新局面,做出新贡献。
医院按照先特后专、先培育再突破的路径,稳步推进培育特色专科工作。以“朱琏针灸”为例,这是该院特色技术之一,去年开展治疗共2600多例。目前,“朱琏针灸国际研究二级基地”康复科特色技术稳步开展,定期举行“朱琏针灸”学术沙龙,开展理论及技能培训,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外出学习。
2020年6月29日,医院胸痛中心被授予“广东省基层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承担全省各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指导培训任务。2021年5月1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成为佛山市首家通过国家脑防委认证的综合防治卒中中心的医院。通过优质资源整合、就诊流程优化、规范救治程序等举措,去年全年共收治胸痛病例1620例,救治卒中病例670例,其中溶栓62例,溶栓成功率超过80%。危急胸痛、卒中救治能力大幅提升。
发展特色专科,医院十分注重业务技术的提升。先后派出多人外出进修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最新医疗技术。到目前为止,医院的普外科、骨科、脑科、手足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妇产科、老年病科等专科特色明显,已经具备相当实力和竞争力。
外联与内延结合,逐渐成为医院的新常态。为深化医改,2020年11月顺利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2020年12月正式完成医联体和生殖中心南海分中心的挂牌,通过上级医院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专科建设等技术指导和帮扶,不断提升和强化诊疗能力。目前妇产科医务人员已分批派驻省二医院生殖中心进修学习,并邀请省二医生殖专家在小塘院区开设不孕不育专科门诊,通过医生联合坐诊方式,吸引不少其他区患者过来就诊。
“从试管培养到胚胎移植,整个进度非常快,过程很顺利,而且费用比我们想象的要惠民很多,我很满意。”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成功怀孕的狮山市民楼小姐说。
擘画发展蓝图
医养共举建设南海区老年病医院
新征程,新使命。对于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发展来说,探索“托管敬老院”医养共举新路径毫无疑问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2021年1月,医院成立老年医学一、二、三科,并配置病床70张,7月开设老年医学科门诊诊室4间,包括松岗1间、官窑2间、小塘1间,至今共接诊约3000人次。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加速,养老健康问题将是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新时代基层医院急需破解的重大使命。”王承志透露,狮山镇政府已规划由医院全面托管狮山镇5间公办敬老院,向医养共举和老年医学专科发展,助推医院实现转型。在狮山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官窑敬老院综合大楼三、四楼和旧官窑成人学校大楼将无偿移交给医院托管,政府投入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改造医院老年医学科病区、康复治疗中心和老年心理科。改造后可增加床位至178张,康复治疗中心面积可达3000多平方米。
目前,医院正在申办南海区老年病医院,有序开展老年医学科门诊和住院部诊疗工作,探索从区级层面去统筹全区老年医学科建设的定位、功能、任务,草拟学科的管理、治疗、康复等配套的规章制度及质量标准,致力建设成为南海区老年医学的标杆医院和老年医学科质控中心,加快推进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将管理模式推广到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
数读成就
为民办实事
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309件实事,惠及群众56604人。
人才队伍
医院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02人。
高级职称176人,中级职称389人,初级职称492人。
新鲜出炉的带头人及以上层次“南海名医”7人。
2021年,评选出医院首席专家12名,医院金牌护士30名。
疫情防控
2021年5月~6月,派出10多支医疗队、3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大沥、桂城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2021年6月4日~6日,配合狮山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采样,采样量达33万多人次。
改装六辆公交疫苗接种车,到厂企村居流动接种50余场。
截至8月11日,共派出医务人员12000多人次,接种新冠疫苗63.18万针次。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文/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图/珠江时报记者钟超峰通讯员廖丽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