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
聚力有为建设现代化高水平二甲综合医院
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实施“专科品牌”工程和“中流砥柱”计划,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健康力量

■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外景。

■医生为患者把脉,开具良方。

■医生为病人认真查看CT片。

■精心护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孩子今天状态怎么样?有什么问题要跟医生护士说哦。”8月2日,在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的儿科诊室里,儿科主任廖颖梅正在细心叮嘱患儿家属注意事项。
正是医护人员细心周到的服务,让医院在当地赢得了群众良好口碑。
医院座落在享有盛誉的康有为故乡丹灶,积极践行“崇医、精进、聚力、有为”的院训,为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专科技术越发精湛,品牌影响越来越强,发展道路越发宽广清晰。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医院制定了未来发展蓝图。该院将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针为指引,以实施“专科品牌”工程和“中流砥柱”计划为抓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狠抓质量建设,全力打造具有中医康复特色的现代化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提供健康力量支撑。
数读疫情防控
2021年6月9日,丹灶镇新冠疫苗接种中心启用,由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提供服务,单日最高完成接种量超过12000剂次,至8月中旬,为市民提供新冠疫苗接种服务累计超过42万剂次。
志愿服务
医院推出志愿者“幸福银行”,成立幸福志愿服务队,至今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超过60人,共提供志愿服务时数约800小时。
对口帮扶
走进沙滘、东升、东联、罗行、西城、良登6个社区
开展义诊及入户探访活动,为村居老人送医送健康等。
参与镇内外医疗卫生应急保障服务超过30次。
提升
三大品质
红色文化上墙为民服务上心
党建文化是凝心聚力的源泉。走进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优美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党建文化主题广场、专家墙、名医长廊、优质服务红榜、中医药文化廊、员工风采展区等让医院充满文化气息。一条“党建引领、品牌提升”的党建文化展示长廊,彰显医院党建文化内涵,吸引医院员工和患者、家属驻足观看。
“医院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形成‘崇医、精进、聚力、有为’的医院文化。”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如职介绍,2020年起,医院启动“党建引领品质提升”项目,以提升“医疗品质”“文化品质”“服务品质”三大品质为重要抓手,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党建品牌,实现文化兴院的目标。
除了将红色文化融入医院环境建设,医院还将党建与服务管理相融合,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服务品质。
例如,为打造温暖服务,推出志愿者“幸福银行”,以“幸福银行存折”为依托,引入“存储”“支付”的运作功能,存入志愿者服务时长,为自己或家属的健康服务“支付”。自幸福志愿服务队组建以来,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超过60人,共提供志愿服务时数约800小时。
自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启动以来,医院将该工作作为疫情防控的头等大事来抓,为更好地为丹灶及周边群众提供新冠疫苗接种服务,构筑防疫长城,在丹灶镇卫生健康办公室的指导下,分别在两院区规范设置了四个新冠疫苗接种点,并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疫苗接种的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营造良好氛围。
开展
柔性合作
打造名医名科发展中医康复
医疗品质是一所医院的实力象征。
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坚持党建与业务发展相融合,提升医疗品质。医院积极与名院名医开展柔性合作,引入优质医疗资源,持续加强专科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先后与广东省中医院、珠江医院、禅城区中心医院、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开展专科合作。2020年,医院成立了脊柱微创专科并成功加入广东省中医院岭南骨科医疗联盟。
同时,加强康复医学科、中医科、中医骨伤科、五官科、手足创伤外科等特色专科建设和名医、名科的打造。康复医学科开设住院病房;中医科重点开展不孕不育、小儿疳积等专科;中医骨伤科积极开展PVP、PFNA手术治疗,骨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开展微创治疗新技术;五官科与市二医院眼科合作,积极开展白内障、青光眼、泪道等疾病的手术治疗,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在综合发展的前提下,打造中医康复特色,如今,中医康复已经占据了医院10%以上的业务。”李如职说。
医院加强特色专科建设,要有优质的护理服务贯穿全程,对其效果进行巩固。为此,医院加快护理人才培养,开展以赛促学,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穿脱防护服技能竞赛、新生儿窒息复苏竞赛等各级技能竞赛。各科护理团队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骨科、神经外科建立科室公众号开展健康宣教;呼吸消化内科探索建立出院后伤口护理居家延续护理服务;导诊台免费为进入院区的患者及群众提供医用口罩、快速手消毒液,做好防控保障等。
为满足周边区域群众就医需求,该院大力引进椎间孔镜、血液透析机等成套医疗设备,目前已经开展腰椎微创手术,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开展血透业务。PCR实验室通过验收并正式投用,医技部门技术支撑能力大大提升,为疫情防控工作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启动
双培工作
骨干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骨干
“记得要按时给孩子吃药,生冷的东西不要给他吃哦。”在儿科诊室里,儿科主任廖颖梅正在细心叮嘱患儿家属注意事项。
作为“丹灶媳妇”,廖颖梅自2006年中山大学毕业后就到这里工作。从初入职场到独当一面,从人生地不熟到安家落户,她十分感谢医院给予自己展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力量。
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双培”工作,尤其积极培育党员干部、年轻干部。近年先后选拔了两批优秀年轻干部,重点培养、锻炼,把业务骨干、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为技术骨干,努力做到党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双提高。
此外,医院注重人才引进培育工作,稳定人才队伍。提升医技人才队伍素质,规范人事管理工作,修订医院职称评聘管理制度,对于镇的人才福利政策及时提交修订意见。
在人才培育方面,医院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大教学培训工作力度。2020年,全年外送市内及省内三甲医院进修20余人次;同时,与名院、名医开展合作,邀请专家前来坐诊,并开设讲座和研讨会,提升医生的综合素质和医疗水平。
如此做法,吸引了一批仁心仁术的有为医生留在医院,长久效力。放射科主任尹昱昊,一家三口都在医院工作,妻子是医院药师,女儿是口腔科医生。“女儿从小跟着我们值班,在医院长大,对医学比较感兴趣。学成毕业后,她想到外面的诊所就职,我与她进行了一番深谈后,她毅然选择回到父母工作的地方就职。如今,在这里,她成长得很快,思想上也要求进步,希望成为一名党员,并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增强为患者服务的观念。”尹昱昊说。
制定
规划蓝图
建设高水平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规划引领,擘画蓝图。
“十四五”期间,医院将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专科品牌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为核心目标,着力推进医院改革,遵循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并举、内延与外联结合的发展新常态,改革创新,全力实现新飞跃。
医院将围绕高质量的中医康复、老年病、中医骨伤等学科开展重点学科群建设,实现医院重点专科的设施设备、专科设置、人才结构、服务项目等各项资源的完整配置,致力于打造“专科品牌”,成为南海区具有较大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且拥有高水平专科品牌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同时,继续努力保持现有门诊业务,重点增长住院业务,为当地群众提供普惠型的基础医疗服务,有效形成“中流砥柱”式发展路径,实现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在现有基础上取得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医院首先要扩建增加医疗用房,以满足患者的住院需求。李如职表示,“十四五”期间,医院计划在丹灶院区西面空地上规划建设住院综合大楼、感染楼、后勤楼等,进一步细化二级分科、优化诊疗流程。
在扩建增加医疗用房的基础上,为强化医院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计划在新增医疗用房的规划中预留足够面积进行传染病门诊及隔离病区一体化建设,实现疑似传染病人诊治全流程一体化管理,提高医疗救治效率,同时降低院感风险。
李如职表示,希望通过5年的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丹灶镇和周边患者信任的高水平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且部分专科能成为辐射全市和广佛肇地区的品牌医疗中心,实现与周边兄弟医院齐头并进、互补发展。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文/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通讯员黄燕芬杨晨黎凤彩图/珠江时报记者钟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