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力量下沉村居 助力乡村振兴
狮山镇联和社区城管工作站挂牌成立

■工作站人员劝导占道经营的小贩离开,帮助小贩把货物搬上车。 珠江时报记者/杨世聪摄

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8月10日,狮山镇联和社区城管工作站挂牌成立。现场还举行狮山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第二党支部与联和社区党委党建联盟启动仪式,两个党组织结对成为“党组织共建单位”。
●起因周边商户林立城市管理难度大
联和社区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其距佛山火车站、佛山西站均约3公里。社区内拥有800多家厂企和21个经济社,联和大道、塱新大道是其交通要道。
社区现有人口27575人,其中户籍人口10442人,非户籍流动人口17133人。方圆一公里范围内有华南灯饰城、华南水果副食城等多家大型市场。
厂企林立,带来急剧上升的人流和车流,也激发出商业活力。近年来,社区两条交通要道两侧涌现出大量餐饮、日用等店铺,但城市管理难度也不断加大。
狮山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副主任、罗村中队中队长窦华康表示,此前由于城市管理、市政、交管等部门的人力物力无法覆盖社区,该区域屡屡出现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乱象,既堵塞了交通,又影响企业经营生产,更严重影响市民的起居生活,居民和厂企的意见非常大,成为联和社区人居环境治理的“老大难”问题。
狮山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罗村中队(下称“罗村综合执法中队”)曾多次采取整治行动,但“死灰复燃”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成立社区城管工作站,构建人居环境社会共治长效机制迫在眉睫,这也是为联和社区人居环境改善破题的关键。
●破题共建共治共享拓展城市管理新局面
今年6月11日,罗村综合执法中队直联团队指导联和社区自筹成立的城管工作站开始试运行。先后组织了运行工作布置会、培训交流会、全员工作分析会,并推进一系列针对社区人居环境的整治措施。
时机和条件渐趋成熟,8月10日,狮山镇联和社区城管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该工作站主要负责日常巡查、黑点驻守、临时摆卖点管理、政策宣传、应急安保等工作,并整合社区资源,提升对违法行为管控的力度。同时,发动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主观能动性投入到城市管理中,逐渐实现人居环境长效管理。
在分工上,该工作站承接城市管理下移的重心,以劝导为主推动解决城市管理顽疾。罗村综合执法中队将辅以执法,为工作站做出实效“兜底”。同时,联和社区也依靠村规民约对违法行为进行约束,这既是对法外制度的一种有效补充,也体现了社会共治的理念。
窦华康表示,目前该工作站配备10个人,将通过党建引领开展日常工作,加强联和社区的人居环境整治,为狮山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运作用好“绣花针”助力乡村振兴
社区城管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将“零距离”贴近社区居民,把服务群众的“哨所”前移。7月29日,狮山镇红星村城管工作站也揭牌成立,它们将充分发挥信息源、观察哨、宣传站、服务台等作用,把城市管理工作延伸至村(社区)。
运作过程中,这些工作站将实现从案件受理、案件处理、案件结论的闭环。以联和社区城管工作站为例,该工作站首先将规范“四个统一”(统一方案制度、统一带教、统一资料归档和统一着装标识),每一名工作站人员都须达成“四个熟练”(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工作流程、日常的沟通技巧、应急处置),在此基础上对日常自行巡查发现案件、群众投诉案件、媒体曝光案件和上级督办案件进行及时受理。
其次,根据不同性质的案件,工作站将有对应的处理流程,并引入群众参与制度,引导群众在人居环境事务中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另一方面,建立完整工作台账,便于案件追溯、整治力度把控、政务问责依据及工作方案制订等工作开展。
联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炽均表示,社区将用好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进社区管理这根“绣花针”,压实属地责任,以城乡融合发展促乡村振兴。
狮山镇人大副主席候选人潘景昌表示,社区城管工作站要逐步实现全域化、网格化、多元化覆盖,使自身成为城市管理力量真正下沉基层、解决“最后一公里”断层问题的有效路径和平台。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世聪通讯员/舒彩新陈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