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教官个人标兵”是这样炼成的
南海交警谭红春从警15年,从执法办案到实战实训都是名副其实的警队标兵

■谭红春(右一)进行实战教学。

一张题为“常用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代码及依据”的小纸片,被放置在南海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桂城中队民警谭红春的透明手机壳里,“这是在我刚调来交警大队时制作的‘小抄’,方便快速上手、巩固记忆,很管用。”
特警、教官、派出所民警、交警……从警15年,谭红春换了数个岗位,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恪守党性原则、兢兢业业,在每个岗位都做好一颗“螺丝钉”。从执法办案到实战实训,从比武竞赛到疏堵保畅、疫情防控,他样样工作都做得好,是名副其实的警队标兵。
一战成名勇夺“省级教官个人标兵”
高效、认真、负责,这是桂城中队民警李国朝对谭红春工作态度的评价。共事两年,李国朝还记得,一次比武,成为检验谭红春工作能力的“试炼场”,更让他在全省警队里一战成名。
2020年11月,首届广东公安警务实战教官特训营举行。谭红春在海选环节的3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为60名入营选手之一,他也是南海公安分局的唯一代表。
这次比武为期一个月,11个比赛项目全方位考核教官的团队建设、课程研发设计、组训实操、警务体技能基础、知识储备等方面的能力。
谭红春了解到,参赛者大部分是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官。但作为一线民警,谭红春也有自己的优势:理论与实战经验兼具。入警前,谭红春曾是一名特种兵;在警队里,他当过特警,在派出所办过案,曾是分局警务实战教官,具有过硬的警务技能。
“不过,个人授课是我的弱项,这导致我的综合名次一度出现了滑落。”谭红春说。发现自己的短板后,他努力补齐,在后来的多个竞赛项目中表现突出,迎头赶上。
在无领导小组案例讨论项目和小组授课比赛前,谭红春都会与小组队员提前开会讨论,并进行模拟练习,他和组员通过不断练习,找到各自的角色定位。在正式比赛中,领导力较为突出的谭红春带领组员找问题、提方案、编课程,助力团队取得佳绩,他个人的排名也重新回到上游。
就这样,谭红春一路过关斩将,通过重重考验,勇夺个人总分第一名,获得“省级教官个人标兵”称号。
自制“教材”2年更新制作酒驾查缉课程
“我在当教官期间,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深感,公安民警要教科书式地练,更要教科书式地战。”在谭红春看来,三年教官的工作经历,对他的工作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酒驾查缉战术应用课程,是助力谭红春闯入首届广东公安警务实战教官特训营的“敲门砖”。这一课题,是谭红春用了约两年时间,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提炼优化而成。
原来,谭红春通过日常执法和分析区外案例发现,交警酒驾查处工作存在卡位设置不合理、安全防护意识不到位、执法不够规范等问题。对此,他以实战经验为基础,将酒驾查缉时的卡位设置、人员站位、控制技巧、执法准备和常见难题应对进行了系统梳理,制作成这一实战课程。
“我还制作了中英文警告旗,这面小旗是交警执法行为的有效补充。”谭红春说,如今,酒驾查缉战术应用课程已经在桂城中队得到推广应用,并通过佛山公安大讲堂向全市警辅人员展示。
此外,谭红春还制作了联合检疫卡站检查工作指引和电子通行证的操作流程、常用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代码及依据、“交管12123”APP操作指引等学习材料,并在工作群内共享。
李国朝表示,不少同事都会将这些学习材料打印出来,放在显眼处,便于学习记忆和快速查阅。
驻守一线助力广佛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作为道路安全的守护者,谭红春的主要“办公”地点是路面。疫情防控、交通执法、隐患排查、助人解困……这些都是他的工作范畴。
今年6月,因疫情原因,广佛两地封控区域的接壤道路实施封闭交通管制措施。接令后,谭红春和同事在五丫口大桥检查点开展24小时轮值,对来往荔湾、南海的车辆进行检查,对司乘人员进行测温和查验健康码。
交通管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但大家在听完交警的解释后,都会给予理解与配合。“还有路过的市民特地摇下车窗为我们点赞加油,这给了我们动力。”谭红春说。
6月的天气阴晴不定,暴雨骤歇,高温又来。这对谭红春等人来说是一个挑战,他们身上的衣服不是被汗水浸湿,就是被雨水淋透。“但为了战胜疫情,我们必须坚持下去。”谭红春语气坚定。
五丫口大桥检查点位于荔湾区与南海区的交界处,是不少“广佛候鸟”的必经之路,平日里总是车水马龙。但在这个6月,谭红春看到的却是空无一车的大桥,心里不免有些感慨。
“因此,当五丫口大桥解除交通管制时,我真的很开心。”谭红春说。如今,他已经回到正常的工作岗位上,继续用行动履行职责使命,守护一方平安。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通讯员许嘉鎏
图/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