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勇当创业“排头兵”
欧阳锡贤退伍后自主创业,凭着敢想、擅闯、能拼的品质,成为当地勤劳致富的代表人物之一

7月13日,在大沥镇凤池社区,欧阳锡贤领到社区党委颁发的“在党奉献30年”证书。成为党员的30年,也是欧阳锡贤不断成长、进步的30年。在这段岁月里,他从一个充满干劲的退伍军人,通过自主创业走上致富道路,成为“商贸大沥”里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创业排头兵”之一。
退伍后自己谋出路
1959年,欧阳锡贤出生于大沥镇的一个普通家庭。1978年,刚从高中毕业的他,怀着对军营的憧憬,选择了应征入伍。1982年底,欧阳锡贤退伍。
欧阳锡贤在军营里的那几年,恰逢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不少敢干敢闯的大沥人走上创业营商的道路。在退伍之初,从部队回归社会,欧阳锡贤置身于一片日新月异的洪流,觉得既陌生、又好奇。
“那时也迷茫过,不知道做什么才好。后来发现,做一件事只要坚持并且肯吃苦,就是胜利。”欧阳锡贤说,军旅生涯让他炼就了敢想、擅闯、能拼的军人品质。于是,他没有在家等“安置”,一心想着凭自己的本事谋出路。
欧阳锡贤决定自主创业。退伍后的几年间,他卖过面条河粉,开过排档卖猪肉,在麻袋回收厂里做过搬运工……因为能吃苦、能干事,周围的朋友和客户都对他印象深刻。
1984年,欧阳锡贤与女友欧阳艳芬走进婚姻殿堂,成为互相鼓舞前行的伴侣。从1991年在凤池创办第一家公司后,夫妻二人不断向多元化发展,迄今已创办了涵盖餐饮、饮料、食品、金属包装、化工、销售等领域的企业,成为当地勤劳致富的代表人物之一。
尽己所能回馈社会
今年5月25日,大沥人社分局为大沥鸿福山庄授予“名匠工作室”牌匾,这是大沥的第四个“名匠工作室”。
在欧阳锡贤夫妇创办的企业里,鸿福山庄是不少大沥人熟悉的能代表“大沥味道”的餐馆之一。初涉餐饮业的时候,欧阳锡贤夫妇常常白天去公司上班,晚上到鸿福山庄上班,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摸清了饭店出品过程的控制和楼面上菜的把控,从而也对酒楼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路。
这些年来,鸿福山庄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以名师带徒、拜师学艺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并协办2020年“粤菜师傅”区级技能竞赛。欧阳锡贤表示,打造“名匠工作室”后,鸿福山庄还将不断增强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并以工作室为纽带,期望为大沥培育更多粤菜师傅,助力大沥餐饮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发扬粤菜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除了助力本地产业发展外,在创业成功后,欧阳锡贤一直希望为退伍军人群体做点什么。听说有的战友经济环境不太好,他便邀请对方到自己的酒楼工作,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为了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欧阳锡贤还帮忙安排住宿。
除了帮助自己的战友,欧阳锡贤对军人都有一颗敬佩之心,多年来为不少退伍军人解决就业问题。2013年,佛山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以后,他便加入到佛山双拥共建的行列,一方面积极筹集资金慰问困难老兵,另一方面也投入复退军人创业企业交流活动中。
以身作则以“孝”当“教”
尽管工作忙碌,但欧阳锡贤夫妇总是尽量抽时间照顾家里的老人,不仅每周抽出时间陪伴95岁高龄、行动不便的老母亲,还照顾年迈未婚的叔叔。这不仅是“孝”,更是“教”。他们认为,家里每个人都有照顾老人的责任,因此,夫妻俩也要求儿女们有时间就去探望长辈。
欧阳锡贤夫妇对后辈的这种言传身教,如今也延伸到企业“接班”方面。在从商路上摸爬滚打多年后,欧阳锡贤夫妇始终如一地教导孩子们要有持之以恒的勤奋、要真诚待人,也要懂得把握机遇,但绝不能动歪心思、走歪路。
如今,儿子欧阳健锋已经能独当一面,接手经营鸿福山庄。身为“企业二代”的他,也和父母一样躬身一线,每周都会亲自到批发市场选购食材,从源头保障酒楼出品的品质;他也会到一线跟员工一起工作,了解员工的所需所想,虚心听取员工的意见建议。如今的他,已渐渐传承了父母“勤劳致富”“真诚待人”的精神。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翠贞见习记者何燕慧通讯员沈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