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南海区宣传文化系统引发强烈反响
扛起文艺担当 讲好南海故事

深入基层一线把“真理的味道”传递到千家万户
▲广东党史宣讲团成员、南海讲师团副团长、佛山市党代表、南海区委委员、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四级调研员谢晓云
“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铿锵有力,穿透百年历史风云。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自己身处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感到无比自豪。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身为广东党史宣讲团成员和南海讲师团副团长,我坚持用百姓听得懂、愿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讲身边事、说明白理,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让他们听懂、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实践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未来,贯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接下来,我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验区大建设、村改大攻坚、产业大招商、交通大会战”等南海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更宏大的气势、更生动的面貌,把党的理论知识深入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课堂讲堂,把“真理的味道”传递到千家万户,进一步推动南海区理论宣讲工作走深走实。

牢记初心使命用创新谱写公共文化服务新篇章
▲南海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陈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鲜明指出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望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让我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南海区图书馆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一直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贯穿整个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始终,秉承“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依托资源优势,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双轮驱动”,提高综合发展引擎的“总功率”,助推本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栉风沐雨三十载,砥砺前行谋发展。南海区图书馆不仅在国家六次对公共图书馆的评估中均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更在2020年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广东省基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话语犹在耳畔。今后,南海区图书馆将一如既往紧跟党的步伐,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深刻把握图书馆工作的政治意义和价值,确保图书馆事业与党的改革步伐同向同行。
南海区图书馆将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为阵地,以总分馆“市民学习中心”为依托,通过“线上云阅读+线下实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红色情怀,深耕红色资源。同时,全体馆员将以更强的事业心,为全民阅读事业不懈努力,用创新谱写公共文化服务新篇章。

用心用情用功把文艺送到群众中去
▲南海区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郑艳芬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字字铿锵、振奋人心。我们生活在基层、奋斗在基层,切实感受到发展翻天覆地、生活蒸蒸日上,我为党和国家日益强大感到自豪。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南海区文化馆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近年来,我馆先后邀请了著名合唱指挥家苏严惠、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艺术家郭子良等高水平专家开展艺术文化培训,受到群众欢迎,这是因为我们把人民放在心里,真正满足了市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
同时,南海区文化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主动创作本土大型粤语话剧《水尾村的笑声》。该剧本从2017年开始创作,先后五易其稿,讲述了珠三角一个有着500年历史的“水尾村”在旧村改造过程中的故事,反映了乡村振兴、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时代主题,对振奋人民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该剧将于7月底首演。
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接下来,南海区文化馆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坚持走“为人民服务”的道路,用心用情用功,把文艺送到群众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聆听时代声音将优秀的文艺精品奉献给人民
▲南海区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南海区文联主席吴彪华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充满深情,又满怀豪情,是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总动员令,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振奋。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人民”两字频频出现。人民,是党的根基和血脉,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党对文艺工作的要求。
一直以来,南海区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文艺工作。近年来,南海区文联通过举行“文艺家进基层活动”“作家进校园活动”“产业工人作家进企业活动”“文艺创作采风活动”“学党史、走红色之旅,创作红色主题文艺作品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汲取生活营养,激发创作灵感。
南海的文艺工作者们也创作出一大批以“人民”为书写对象的文艺作品,如长篇小说《龙魂》(九江龙舟队)、《西江夜渡》(吴勤领导的游击队)、《南海赤卫队》,话剧《水尾村的笑声》,雕塑《洪流1927·广州起义大沥战斗》等。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发展实效。接下来,南海区文联将在全区文艺界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继续推动文艺下基层工作,将优秀的文艺精品奉献给人民。同时,以人民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扛起推动南海高质量发展的文艺担当,用文学艺术讲好南海故事和中国故事,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坚定文化自信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资源
▲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馆长丁方忠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地位。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资源,对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民间文博工作者,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
博物馆就是一座城市的会客厅,它既是历史文化最基本的展示窗口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是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场所。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大观博物馆一直秉承“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的办馆宗旨,“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只在教科书上读历史,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自2018年开馆至今,大观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逾130万人次。
接下来,我将坚守初心使命,积极贯彻佛山市政府提出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文博资源,突出文物收藏特色、提升展陈水平和质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发挥社会公众教育功能,强化博物馆在传承城市文明、涵养城市品格、表达城市精神、塑造城市形象、丰富城市生活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坚定文化自信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紧跟时代步伐践行培根铸魂的使命担当
▲南海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黄汝祥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包括我在内的南海美术工作者更深刻懂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意义。
扎实的生活基础,人民大众的生命情怀,永远是美术工作者的创作法宝。为了给本土的美术爱好者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激发创作灵感的平台,近年来,南海区美术家协会在区文联的指导下,先后启动了“写生南海”“传承经典”“南海美协年展”“艺术下基层”等重点工作项目。
其中,“写生南海”项目组织南海画家深入到南海各个镇(街)的古村落、古建筑等名胜古迹进行采风写生;“艺术下基层”则是今年新启动的重点项目,旨在组织南海美协的骨干画家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我们还组织美术工作者走进区内红色革命遗址,重温革命历史,深挖红色资源,打造出雕塑《洪流1927·广州起义大沥战斗》、国画《曙光》等一批红色美术精品。
如今,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身处这样的伟大时代,我们更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接下来,南海全体美术工作者将紧跟时代步伐,践行好培根铸魂的使命与担当,创作出更多描绘人民精神风貌,讴歌新时代、新气象的南海美术精品。
风雨百年,青史可鉴。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诠释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创造的伟大成就,深刻阐释伟大建党精神,号召全体党员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南海区宣传文化系统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增强政治自觉,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扎扎实实开展好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南海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为打造“品质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不断开创南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黎小燕文/珠江时报记者王方亚洪晓诗黎小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