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防溺水 谨记“六不准”

■大沥游泳中心的小朋友在泳池里练习憋气和换气。

扫码了解更多防溺水知识
警方提醒广大家长不要让孩子擅自到危险区域游泳,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南海溺水警情重点水域
平洲东平河尖东路段及平胜桥底
西樵西樵镇北江大堤崇南至大岸路段、西樵镇北江水域山根段
丹灶
仙湖度假村湖边、海琴湾旁边混凝土厂旁江边、丹灶镇下沙滘及建设基围外河涌(南沙涌)
官窑松岗松夏大道东东风水库、狮山镇松岗松夏工业园万石水库
罗村罗村朗沙沙口沙场
里水流潮花海一环桥底公园
和顺金溪旧码头一带
黄岐黄岐第一城对出码头、大沥镇黄岐白天鹅花园对出码头
桂城千灯湖公园
小塘小塘西北江水闸
安全知多D
公安部门提醒,暑期放假,安全不放假,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关于溺水预防的知识,告知孩子牢记游泳“六不准”: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溺水自救方法
保持镇定。不要惊慌失措乱挣扎,否则会让身体下沉得更快更危险;
仰泳漏鼻。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尽可能保持头向后仰,面部朝上,让口鼻露出水面,深吸浅呼,借助水的浮力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
寻找漂浮物。观察四周是否有漂浮物,借机抓住漂浮在水面上。
发出呼救。向周边人员发出呼救,并积极配合救援。
他人溺水如何营救
呼叫救援。未成年人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切莫贸然下水救人。正确的做法是,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并拨打119、110报警。
利用物体施救。如果溺水人离岸边不远,应充分利用岸边的漂浮物进行施救,可以就近寻找绳子或竿子把人拉上岸,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或者把身边的空塑料瓶、塑料泡沫绑在一起,扔给落水者。千万不要手拉手施救,避免被落水者拖下水,造成连环溺亡。
不要迎面施救。成年人若有能力下水施救,营救时最好绕到溺水者身后,千万不要迎面施救,那样可能被溺水者抱死。施救的时候用手托起溺水者腋下,尽量让他呼吸空气,然后用倒蛙泳的姿势将其营救至岸边。
溺水后急救办法
●将溺水者搭救上岸后,立刻撬开
牙齿,清除口腔和鼻内的杂物,使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纽扣、内衣等,但需注意保暖,必要时将舌头用手巾、纱布包裹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让其平躺于平地上或硬板上做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具体方法:抢救者首先抬起溺水者的下巴,保证气道通畅,救护人深吸一口气,捏住落水者的鼻孔,再贴紧嘴将气吹入,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双手重叠以掌根放于两乳头正中间,手臂伸直,依靠上身的重量,用力向下挤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放松,双手仍放在胸骨上,随病人胸骨上升而上升。下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应保持相等。完成一次挤压放松后,再进行下一次挤压动作。每做30次心脏按压后,人工呼吸2次,反
复交替进行。
夏季是溺水高发期,暑期如何防溺水,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据佛山110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接报溺水警情16宗,造成7人溺亡,给暑期安全敲响了警钟。溺水如何自救?如何预防儿童溺水?发现有人溺水应该怎么做?珠江时报记者采访专业救援人员,了解相关知识。
体验 自救施救要保持冷静
万一遇到溺水,如何自救?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佛山市南海区大沥消防救援站学习溺水自救、施救等知识。
大沥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叶裕雄介绍,常见的自救方式有“平躺漂浮法”和“水母漂浮法”。
“要实现‘平躺漂浮’,首先是不要慌张,将身体朝上、头部后仰、抬起下巴,然后把双手举过头顶,尽量让口鼻露出水面,身体就会自然漂浮起来。而第二种‘水母漂浮法’,需要溺水者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似水母般静静漂浮。换气时,双手向下向外压划水,顺势抬头吐吸气,随即低头闭气恢复漂浮姿势。”叶裕雄表示,这两种方式有助于延长溺水者在水面漂浮的时间,保存体力,增加溺水者被救几率。
跟随着消防员的讲解,记者也同步实践这两种自救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如果在漂浮过程中,四肢乱动、拼命挣扎、大喊大叫,不仅会浪费体力,还会让身体下沉得更快。
现场,消防员还讲解了施救的正确方法。
有人溺水时,首先要大声呼救,让更多的人帮忙。如施救者未受过专业救人的训练,或是不了解现场水情,切不可轻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但要注意自己的平衡,避免被溺水者拉下水。
此外,下水救人时应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是脱鞋。从溺水者后方进行救援,让溺水者头部露出水面,尽快将其救出到安全的地方。对于筋疲力尽的溺水者,施救者可从头部接近;而对神志清晰的溺水者,施救者应从后背接近,用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边。救护时,施救者应防止被溺水者紧紧抱住。
建议 预防儿童溺水要细心
“儿童溺水可以预防,预防的首要行动就是时刻有效看护。”叶裕雄表示,当孩子在水中时,无论是在泳池、澡盆,还是在开放性的水域,不要自己看书或玩手机,因为溺水随时发生,并且溺水的过程很快。
根据不同的区域,消防部门给出了不同的预防建议。
居家溺水预防:家中的水盆、水缸用完后立即清空;家长用水时,让幼儿远离;家中、家周围的水缸、水井等蓄水容器要加盖;保证浴室、洗衣房门关闭,避免儿童进入;如果房屋周围有开放式水域,应在院子或通向室外的房门安装护栏,以避免幼儿自行外出。
泳池溺水预防:确保带孩子去正规的泳池游泳;下水前,确保孩子已经掌握关于水安全的技能;确保孩子已做好热身运动;如果与孩子一起在水中游泳,必须让孩子待在一臂以内的范围里;如果孩子自己下水游泳,需要时刻有效看护;儿童的水上游泳玩具不能替代标准的漂浮装备。
开放水域溺水预防:如果带孩子去海滩玩水或游泳,家长要做到时刻看护;若多人一起到海边游泳,必须指派人员轮流看管孩子;若在海中游泳,一定要让孩子穿上安全、合格并且适合孩子体型大小的救生衣,并扣好所有的扣带;如果带孩子一起坐船,家长和孩子一定都要穿救生衣,并保证扣好所有的扣带。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其实真正的溺水并不是这样。”消防员张宝全介绍,有的孩子溺水时看起来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但此时孩子可能已意识模糊,应尽快呼叫孩子了解情况,并将其带上岸。
提醒 危险水域请远离
很多人以为只要会游泳,在水里就很安全。实际上,在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游泳,可能会被水草缠住脚或被碎石划破脚,或者陷入淤泥中,进而发生意外。而且,夏天雨水较多,河水水位上涨,水流不仅浑浊且湍急,在部分河道区域更有可能形成漩涡、暗流,都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7万人死于溺水,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溺亡,其中因溺水身亡的未成年人高达2万多名。
佛山公安对近年的溺水警情进行分析发现,溺水警情以在游泳玩水的过程中溺水为主,占81%,其次为在捕鱼捞虾的过程中溺水,占19%。
每年七八月暑假期间为溺水警情的高发期。14时至21时是溺水警情的高发时段,占溺水警情总数的70%。
日前,佛山公安公布全市溺水警情重点水域,其中南海千灯湖公园、东平河尖东路段及平胜桥底、仙湖度假村湖边、松岗松夏大道东东风水库等地上榜。
“江河、水库、鱼塘等地缺乏救生条件,一旦发生溺水事件,就无法及时组织有效救助。”佛山市公安局民警介绍,溺亡事故中,多数人缺乏自我防范意识。有些人不管是否熟识水性,是否了解水的深浅,安全是否有保障,只要有同伴邀约或觉得好玩就到河流、水库、鱼塘游泳戏水,一旦发生溺水,无援无助,极易酿成死亡事故。
文/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图/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