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行在身边”群众“暖在心中”
大沥多措并举调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为高质量发展凝聚“红色活力”


■党员入户了解居民生活需求。
大沥党建办供图
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在群众需要的时候及时出列、暖心服务……在不同的场景中,只要有需要,大沥党员都会主动亮身份、干实事。如今,大沥通过完善激励制度、实施暖心工程等多种举措,充分调动约1.2万名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大沥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多“红色活力”。
坚守岗位展现“大沥担当”
6月23日,在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崔现忠被评为“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回想起从大沥镇奔赴云浮市罗定市附城街道新民村开展扶贫工作的日子,他觉得当中既有艰辛,但更多的是成就感。
担任新民村的第一书记的崔现忠,想尽一切办法让村民脱贫,过上好日子。2019年底,新民村所有贫困户123户共419人达到预脱贫户“八有”标准,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753元,符合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标准。今年,崔现忠也获评为佛山市优秀共产党员。
像崔现忠一样,大沥镇党员在不同的岗位上,都积极充分展现自身的干事创业活力。近年来,大沥将履职档案作为对干部进行“工作纪实、履职容错、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为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干部鼓劲“撑腰”。
如此一来,便激励了一大批党员干部在“三旧”改造、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领域敢于担当、争当表率。正因为党员干部敢闯敢干的精神,推动大沥在经济、社会、城市等各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佳绩,更凝聚成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中的“大沥担当”。
主动出列“行在身边”服务群众
与崔现忠一样,周永雄也是今年获评为佛山市优秀共产党员的其中一员。他是六村社区德心街坊会会长,一直热衷于参与社区公益事务,曾被评为大沥镇感动人物。“退休不言休”就是他目前状态的真实写照。尽管已年过七旬,但充满活力的他依旧热心助人,定期探访社区里的空巢老人。
面对居民的称赞,周永雄只是笑着摆摆手,“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听听社区长者的需求,然后尽力帮他们解决,这样就会觉得很开心、很舒服。”
在群众有需要的地方,就有像周永雄一样的大沥“红马甲”的身影。目前,大沥镇约有1.2万名党员。该如何激活这个群体的“红细胞”能量?在“三会一课”的基础上,大沥镇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以党群服务中心和“暖心工作室”为阵地,实施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制度,大力实施“暖心工程”,推动党员到社区报到领岗、收集需求、定期服务的实践式教育,实现党员“行在身边”,群众“暖在心中”。
通过这个举措,至今大沥已先后打造了“致敬城市一线工作者”“暖心巴士”“圆梦微心愿”等具有大沥特色的党建品牌服务项目。据统计,至今已有累计6000多名党员主动领岗300多个,开展行动4200多次,圆梦微心愿6000多个,累计服务群众超过60万人次。今年,大沥又形成了完整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链,进一步通过切实为民服务,唤醒党员初心、密切党群关系。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翠贞通讯员严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