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鹏:
专注研发设计 20载 让窑炉迈向“高铁时代”


■万鹏到车间检查机器设备。
珠江时报记者/钟超峰摄
戴上安全帽,行走在车间中,时而询问着车间工作人员的生产状况,时而亲自动手检查设备材料是否完好……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鹏时常往返于车间与办公室中。
作为一名研究了37年科技技术的“理工男”,万鹏多年来专注陶瓷热工装备研究,是公司技术“领头羊”。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团队研发出了名为“高铁时代”的全新设备,该设备实现了“手持一个终端设备,就能实时了解窑炉的运行情况”,并获得了十余项国家专利,对推动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
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中,万鹏获评“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对此,万鹏深受鼓舞。他说,作为一名科技创新工作者和共产党员,将更加激情满怀地投身企业建设,奋勇争先,精益求精,努力创造更多先进成果。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让企业的产品能够在中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下海创业创新研发陶瓷热能设备
1992年之前,万鹏还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留校从事教学工作,从中学时代就梦想成为工程师的他,总想去一线积累实践经验。机缘巧合下,万鹏来到石湾建国陶瓷厂从事技改工作。
“其实窑炉的可变性很大,我一直想为陶瓷行业热能设备的国产替代和技术进步做些突破。”1999年,升任建国陶瓷厂技改办副主任的万鹏,希望国产窑炉技术能够得到创新与突破。有了这样的想法,万鹏下海创业,踏上了引领陶瓷热工装备行业发展的征程。
创业之初的万鹏,经常带着手提电脑到生产一线与客户交流,在自己编制的窑炉设计软件模型中输入参数,根据客户需求,直接在现场给出一套相对完善的设计方案。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窑炉产品已发展到国际领先水平,涵盖多个专利的“高铁时代”型全包覆创新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对推动我国建筑陶瓷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节能减排有很大意义。
“工匠精神的一个体现就是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并一以贯之。”万鹏认为,做产品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程,要想提高质量保证品质,一定需要工匠精神。曾经有工人为了赶工期,把有少量裂纹的吊顶砖装进了窑顶,虽然在外观上看不出问题,但万鹏还是要求马上拆掉重装,他说:“我们必须保证装备在交付给客户的时候是高质量的。”
近20年来,万鹏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深耕在陶瓷热工装备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的努力,万鹏及其团队打造的“高铁时代”型陶瓷辊道窑集成工业设计、节能减排、“互联网+”等三大核心技术,获得十余项国家专利,还接连获得“中国好设计奖”、“中国建材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也得到行业和市场的高度认可。
不忘初心心系行业发展践行社会责任
作为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万鹏始终把一名党员的初心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万鹏时常与员工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战士,把产品做好,企业就能有活力,行业就能有发展,民族就能有更好的未来。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万鹏坚守作为党员企业家的初心使命,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他担任国家级专业刊物《中国陶瓷》和《佛山陶瓷》的杂志编委、佛山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等行业协会的职务,推动行业技术交流;担任国家级孵化器力合星空728创域创业导师,为有志创业的人员进行创业指导,积极接收贫困地区的就业人员,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除了心系行业发展,万鹏也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多年来,他带领员工先后向四川凉山、汶川、甘肃玉树等地区捐款捐物、为景德镇陶瓷大学教育基金、江西乐安县湖坪乡的“希望小学”捐款等,并把解决公司职工困难、提高生活待遇放在重要位置,希望带领员工们实现共同富裕。
如今,在万鹏的办公室内,一块写着“有为翘楚”的牌匾还挂在最显眼的地方,那是万鹏在2016年“第十三届康有为文化节”上获得的荣誉,万鹏说:“这四个字是对我的肯定,同时激励我继续发扬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让中国质量引领未来。”
文/珠江时报见习记者黄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