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免疫屏障 有你一“臂”之力
南海区目前常规在用接种点有37个,截至5月 19日11时疫苗接种累计突破200万剂次

■市民响应号召积极接种疫苗,为构筑免疫安全屏障出一“臂”之力。

■医护人员正为市民打疫苗。

■桂城医院的护士把疫苗搬上车,准备运往接种点。

■在大沥接种点,护士在登记市民的接种信息。
全民接种新冠疫苗在南海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全区37个接种点秩序井然,市民接种疫苗热情高涨。截至5月19日11时,南海新冠疫苗累计接种突破200万剂次,累计接种人数超过161万人。
南海新冠疫苗累计接种剂次突破“第一个百万”是在5月2日。短短17天的时间,南海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就突破“第二个百万”。究其原因,有赖于南海各镇街各部门的广泛宣传与发动,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接种能力,极大地激发广大市民参与接种的热情,展现了全民共筑免疫屏障的南海防疫力量。
国内再现零散病例敲响疫情防控警钟
自5月13日以来,安徽、辽宁两省已发现新冠阳性病例20多例,现有安徽省六安市、合肥市与辽宁省营口市的多个地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突然出现的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打破了全国“本土零新增”第22天的纪录,再次敲响疫情防控警钟,提醒全民接种新冠疫苗,构筑免疫安全屏障的重要性。
据安徽、辽宁两地疾控部门表示,新增确诊病例并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确诊者未接种疫苗”,无疑给了所有人一个警示:提高人群接种率,落实应接尽接,尽早构筑免疫屏障刻不容缓。
钟南山院士发挥带头作用,于近日接种了新冠疫苗,他在接种后强调,接种疫苗是实现群体免疫的方法,要争取尽快达到70%至80%的接种率。如果不能切实提高接种率,短期内仍将无法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目前,南海区各部门、各社区、各企业都已经有序开展疫苗接种,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居民或其他流动人口不理解不配合接种疫苗。在南海区300万常住人口中,已完成疫苗接种的人数占比还远远达不到真正群体免疫的概率。安徽、辽宁等地疫情形势严峻,所有人必须正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能力不断提升接种方式更加便民
目前,南海区常规在用接种点37个,常规接种卡位495个,合计每天可提供接种能力达9.5~10.5万剂次,最高一天全区曾接种12万剂次。截至5月19日11时,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00万剂次,累计接种人数161万人。
接种点的接种设施不断完善,接种能力也大大提升。在佛山市最大的基层接种点——大沥镇新冠疫苗接种中心,设有90个登记位、60个接种位,根据每日接种人数进行卡位数量调整。接种全流程人员单向流动,相关标识清晰,便民设施多样,还设置了爱心通道、第二针专用通道、母婴哺乳间等,尤其是全区域安装空调及新风系统,在高温天气给接种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接种环境。
接种点在休息日仍正常开设、新增疫苗接种专线公交车、将疫苗送到学校或企业……为了更方便市民接种,南海各镇街有着各自的特色与方法。“全区设置了巡回接种服务点17个,专门为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等提供上门接种服务。”南海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已投放9辆新冠疫苗流动接种车,4支流动接种服务队,提供卡位约35个,并建成了后备接种点18个,卡位约100个。
狮山镇与西樵镇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为辖区内大型企业、学校、工业园区提供接种服务,让员工及学校们在不耽误工作与学习的同时接种疫苗;大沥镇利用村改厂房改建成大型临时接种服务点,为附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接种;里水镇开设疫苗接种专线公交,解决市民接种交通不便问题;桂城街道更是采取流动车厢接种的方式,将新冠疫苗的接种送上市民“家门口”,在南海万科广场上,几个遮阳帐篷,一台新冠疫苗流动接种车,一台医疗保障车等,组成了简易但完备的流动接种点。
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接种意识深入人心
自全民接种新冠疫苗计划启动以来,南海区各镇街各部门通力合作,全方位做好新冠病毒疫苗的宣传动员工作,将疫苗安全性、消除群众顾虑、优化接种服务环境、提升接种服务舒适度等作为宣传发动工作的主线,把疫苗接种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的第一大重点内容,制作和印制一批接种流程、注意事项、“个人防控四要”等海报、折页,广泛粘贴发布至各村居、社区、疫苗接种点,鼓励各镇(街道)发布《致市民的一封信》,在镇(街道)通过大喇叭、入户宣传、志愿者讲解、流动大巴宣传等形式动员全民参与到疫苗接种中来。
在大沥镇新冠疫苗接种点、桂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将接种点打造成“明星网红接种站点”,设置了接种拍照打卡区,吸引市民拍照分享;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种点,将疫苗接种与党史学习相结合,形成浓厚的党建氛围;在狮山、里水、桂城、大沥等镇(街道)先后开通流动疫苗接种点,通过接种车辆、接种点现场宣传氛围的打造,成为流动的宣传站,得到群众广泛好评。
南海区卫健局还创新制作了南海疫苗地图,将全区37个疫苗接种点的预约信息进行公布,方便群众预约接种,制作了2期《医本正经》系列健康科普视频、5期接种环境及服务推广视频,全区7个镇街、15家公立医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对服务人群拍摄相关原创健康宣教视频超60余条,每日依托微信公众号、服务号、视频号等形式推送疫苗知识及疫苗接种信息。
同时,借助珠江时报、南海电视台、南海发布、健康南海等媒体平台优势,多渠道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共发布疫苗相关信息近500篇,其中,登上学习强国平台59篇,国家级媒体引用8篇,省级媒体引用38篇。
“微微晨光点亮这喧嚣世界,微微温暖融化昨夜的冰雪……”伴随着温暖的背景音乐,一幅幅动人场景出现在市民的眼前,白衣天使们不停地抬手打针,全副武装的防护服内,汗水早已湿透了后背。在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当天,珠江时报与南海区卫健局联合制作的《微微的光——致敬最美白衣天使》MV专题片全网阅读量超50万,还登上中国文明网首页,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等国家级媒体转发。
不少市民朋友在观看后对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抗疫阻击战中医护人员帮我们拉好了一道防线,我们现在也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筑起第二道防线,不要辜负医护人员的付出。”
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加班加点服务群众
“荣姐,5号位疫苗不够了。”“好的,5号位调配疫苗30剂。”成汉荣响亮回答,紧接着快步走向新冠疫苗储备室。作为大沥镇新冠疫苗接种中心接种区组长的成汉荣,带着她的使命扎根于疫苗接种区,加班加点为群众服务。
“如果疫苗数量与接种人数不相符,就要进一步查明原因,看看是系统问题还是接种人自身问题。”成汉荣说,疫苗接种任务重,她们的工作时间有时达到14个小时,从早上一直忙到深夜。
桂城社卫护士欧阳喜花则时刻准备奔赴各个接种点。“因为每天都要去不同的接种点接种疫苗,接种点有远有近,有林岳、夏北、叠滘等多个点,我们一般是前一天晚上接到任务,有时候是凌晨,第二天一早就要奔赴接种点工作。”欧阳喜花说。
从疫情暴发到疫苗接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内科护士长李淑梅一直坚守一线。她所带领的护理团队成为医院第一支在隔离病房迎接疫情挑战的护理团队;她作为接种点组长,积极参与医院筹建大型新冠疫苗接种点工作,保障疫苗接种有序进行。
如成汉荣、欧阳喜花、李淑梅一样,始终坚守在疫苗接种一线的还有8000多名疫苗接种医护人员。“向白衣天使致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节日快乐,最美的白衣战士们!”“今天护士节,你们辛苦啦”……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市民纷纷表达了对白衣天使的祝福,向护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近日,珠江时报记者随机街访市民,问是否已接种新冠疫苗以及有何看法时,市民纷纷表示“已经接种完两针啦”“刚准备填完同意书去打第二针了”“我也叫家里人一起去接种疫苗了”“所有人接种完就可以筑起免疫屏障,这是大好事”。市民响应号召积极接种疫苗,为构筑免疫安全屏障出一“臂”之力。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文/珠江时报记者方婷实习生许可可通讯员杨晨黎凤彩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廖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