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5月17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英文单行本出版发行
    • 湾区潮涌千帆竞
    • 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更广泛深入动员群众接种疫苗
    • 128名家政高手对决 超8.6万人次线上观赛
    •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切实推动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 高端无人机“筑巢”丹灶“飞”出智造产业新天地
    • 南海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 湾区名镇 “足”梦未来

    第A02版:要闻

    • 湾区潮涌千帆竞

    第A03版:文化

    • 博物馆 +文创 推动文旅产跨界融合发展

    第A04版:要闻

    • 湾区名镇 足梦未来

    第A05版:要闻

    • 以工匠精神培育“南粤家政”服务品牌

    第A06版:要闻

    • 南海初中数学教育经验将全市推广
    • 海洋主题商业综合体 将成网红打卡点
    • 现场支招防诈骗 守护市民钱袋子
    • 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更广泛深入动员群众接种疫苗
    • 高端无人机“筑巢”丹灶 “飞”出智造产业新天地

    第A07版:要闻

    • 沙头保卫战: 血战六天五夜以少胜多击退日伪军

    第A08版:要闻

    • 产业扶贫带动山村蝶变
    • p19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8:要闻

产业扶贫带动山村蝶变

南海区总工会结对帮扶云浮市红阳村,以产业扶贫项目为抓手助力脱贫攻坚

2021年05月17日

■驻村第一书记利勇豪入户探访村民生活情况。

云浮新城快线旁,矗立着一栋两层的白色新楼房。它,将见证云浮新老城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共生共融。

5月13日,南海区总工会对口帮扶红阳村脱贫攻坚工作交接会议暨红阳村综合楼扶贫项目揭牌仪式举行后,这座由南海区总工会、共青团南海区委、南海区妇联联合捐建的楼房将对外放租,让村民们成为“包租公”“包租婆”。而交接会议的召开,也标志着自2016年启动的南海区总工会精准帮扶云浮市云城区河口街红阳村工作接近尾声。

对口帮扶5年来,南海区总工会扶贫干部以项目为支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红阳村村民增收致富,在此过程中还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让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精准造血解长久之困

“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受到疫情影响,让我们的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贫困户收入的影响,成了南海区总工会驻红阳村第一书记利勇豪的新挑战。这其中,贫困户黄大毛家的情况,让他最为牵挂。

原来,当时70岁的黄大毛,因糖尿病导致血糖过低昏迷了。送医治疗后,黄大毛已无法像往年一样出门打工,两个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及家中生计都只能靠其妻子在石材厂打散工艰难维持。为了不让黄大毛一家因病返贫,利勇豪第一时间向南海区总工会领导汇报了这一突发情况,并建议用消费扶贫的方式进行精准帮扶,即由黄大毛养殖肉鸡,南海区总工会帮忙找销路。

谈起当时的情形,利勇豪至今印象深刻。建议得到了南海区总工会领导的支持,但黄大毛却因为担心亏本而不敢行动。“为了打消他的担忧,我预付了700元给他购买鸡苗、饲料、修缮鸡舍等。”

至2020年8月消费扶贫计划结束时,黄大毛一共卖出肉鸡164只,收入达12160元,解了他们家的燃眉之急。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些年来,南海区总工会对口帮扶红阳村派驻干部以党建引领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带领村民发展光伏扶贫、三黄鸡养殖、茶树菇种植等项目持续增收,通过助医、助残、助老和助学等活动增进党群关系,把红阳村贫困户各方面的情况都记在心上、办到实处。同时,也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2016年至2020年,红阳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64.64元增加到14738.83元,52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八有”指标全部达标。此外,村集体经济收入也由2015年的0.8万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4.95万元。

“村里的贫困户,都把南海区总工会的扶贫干部当成自家人。”红阳村一位村干部这样评价。

而秉承“输血解一时之难,造血解长久之困”的扶贫理念,红阳村综合楼应运而生。利勇豪介绍,红阳村在新城快线边上有一块面积为307平方米的土地,且旁边已有一家集装箱租赁公司,根据规划附近还将建设一个加油站。考虑到这块地的发展潜力,南海区总工会牵头捐建了红阳村综合楼用于出租,这将长期有效地改善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

让幸福写在村民脸上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伴随着干净整洁的水泥大道曲折延伸,一盏盏太阳能路灯挺立守护,南海区总工会对口精准帮扶红阳村的美好愿景已然成为现实。

一边是红阳村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了,一边是村容村貌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夜里的村道,终于有光了,天气好的时候我都会出去走走。”村民林叔笑着说。在南海区总工会和南海扶贫办的帮助下,如今红阳村环村主干道上已安装了47支LED带柱路灯,村民再也不用“摸黑走路”。

除了路灯,环村主干道上还配置了广播系统和10个视频监控仪,以便发布警报、播放通知等,还可以向村民宣传相关政策和扶贫信息。

如今,红阳村的村民们有了健身器材,孩子们也有了更加美丽的校园;村里有了更大的新储水池,再也不用担心饮用水的安全问题;而红阳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建成投用,不仅满足了村委会服务党员群众和改善日常办公条件的需要,还将为1800余名村民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南海区总工会的大力帮扶,也离不开南海一批爱心单位和爱心企业的捐赠和扶贫扶志扶智活动。

南海区总工会扶贫干部驻村期间,云浮市“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也在整村同步推进。期间,红阳村对全村巷道、房前屋后、沟渠淤泥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对危旧泥砖房、废弃猪牛栏、露天茅房等进行全面清拆,并在全村设立了6个垃圾收集点,同时配3名保洁员对村里的卫生环境进行长期维护。完成村道硬底化3000米,建设污水处理池1座,在六元、坑尾、庙咀和木秀坑自然村建了4个小广场……

如今的红阳村,村道巷口、门前屋后干净整洁,让人心旷神怡。每天晚上村民聚集到各个广场,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乐开了花。

“我们如期兑现了不让一个红阳村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的承诺。”在对口帮扶红阳村脱贫攻坚工作交接会议现场,南海区总工会副主席冯永坚表示,虽然对口扶贫工作已接近尾声,但帮扶不会出现“急刹车”,今后力所能及的帮助仍会继续,也请河口街、红阳村的各级党员干部们不要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全力防范不稳定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的“两种风险”,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梦灵通讯员柳少华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