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佛山市“南粤家政”综合类技能大赛举行
选手比拼养老医疗护理技能

■参赛选手指导老人进行康复训练。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郑慧苗)测量体温、心理辅导、更换床单……5月9日,第一届佛山市“南粤家政”综合类技能大赛暨广东省“南粤家政”技能大赛佛山选拔赛第二场初赛举行,200多名养老和医疗护理员现场比拼技能。
此次大赛主要围绕母婴、居家、养老、医护4大项目,分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家务服务员)、医疗护理员4种职业类别开展。
“今天是第二场初赛,比赛项目为养老护理和医疗护理,每个项目各决出32强进入决赛,最终综合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广东省‘南粤家政’技能大赛。”竞赛组委会工作人员韦娟介绍,比赛通知发出后,家政从业人员踊跃报名,其中,养老和医疗两个项目报名人数分别为131和157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无论是养老和医疗服务中的基础护理,还是对老人、病人的心理疏导,经过专业培训的选手们都能娴熟操作,细节处理到位,展现出专业的家政业务能力。
在医疗护理员赛区,选手们借助假人道具,模拟帮病人翻身、换纸尿裤等护理行为,一举一动都细致入微。该项目不仅考验选手的技能水平,还考察他们对病人的关怀。
在养老护理员赛区,帮助由志愿者扮演的“老人”测量体温、指导“老人”使用手杖进行行走训练……这些情境成为操作技能考核中的一道道考题。参赛的家政服务人员认真操作,力求将早已牢记于心的动作完美呈现出来。
在比赛现场,选手乔增亚是为数不多的男性之一。“从事家政服务业的男性比例确实不高,但是回归到家庭里,大家都会面临照顾老人的问题,都应该学习相应的技能。”乔增亚说。
“现在的家政服务已经细分各门类,需要掌握多种技能,是非常专业的,但很多人对这个行业仍然存在刻板印象。”佛山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刘秉坤介绍,这次大赛将为家政从业人员提供展示技能、学习交流的平台,也让更多人了解家政行业的精细化、标准化和职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
“这次比赛规格高、难度大、奖励多,贴合生活实际设置不同场景、考题,更能体现参赛选手的水平。”佛山市人社局就业创业促进科科长罗昭霞表示,参赛选手将被优先推荐到家政行业龙头企业就业,后期还会通过线上投票形式,让更多市民认识和选择优秀的家政从业者,建立全市家政服务技能人才数据库。
据了解,获得育婴员、家政服务员(家务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和医疗护理员各竞赛类别分数前4名的选手,将由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佛山市技术能手”等相关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同时,竞赛组委会将为各组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颁发奖金,其中一等奖5000元、二等奖3000元、三等奖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