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面对面普法”活动
线上线下发力 营造更加放心消费氛围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春妹通讯员/黄丹蕾李斌)购买二手车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市民想要投诉有哪些渠道?3月14日,由南海区放心消费创建办、南海区消费者委员会共同主办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面对面普法”活动在万达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设立普法活动区域,邀请南海区消委会顾问律师、放心消费示范企业代表为市民答疑解惑,讲解消费维权相关法律法规,普及消费知识。针对市民最关心的汽车消费、通信消费等问题,与会嘉宾一一进行解答。
记者了解到,在2020年,南海区共受理消费投诉36119件,办结率100%,同比增长23.68%,涉案金额共7277.8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851.2万元,加倍赔偿金额共21.08万元。
其中,2020年南海交通工具类投诉共3715件,比同期增加57.08%,消费者主要反映车辆质量问题、退订难、商家不履行“三包”协议。例如在2020年汽车三包类投诉中,南海区消委会共收到投诉283宗,有效调解173宗,调解成功率72.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7.25万元。根据统计,交通工具消费领域大部分的投诉集中在订金退款不及时、汽车三包问题、车辆维修问题等。
活动中,南海区汽车行业协会会长雷越宁建议消费者在买卖二手车时,首先要货比三家,其次要“捂紧”自己的钱包,先分清楚“定金”和“订金”。同时,他呼吁商家和消费者都要有契约精神,以此减少汽车消费纠纷的发生。
南海区消委会秘书长郭伟樑表示,今年的国际消费者日,南海区消委会围绕“守护安全畅通消费”这一主题,推出系列活动,希望能够凝聚社会力量,让市民充分感受南海放心消费环境氛围。同时,及时宣传南海的消费投诉热点,让消费者及时了解,避免“消费陷阱”。
据了解,除了“面对面普法”活动,南海今年还同步举行线上“南海3·15普法有奖答题活动”,以及“守护安全,畅通消费——消费随手拍”摄影征集活动等,以此加强消费教育的力度。
南海区放心消费创建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将探索深化消费维权制度建设,进一步优化12315投诉举报热线和互联网平台的工作流程和资源配置,规范投诉举报处理流程,加强数据分析,及时有效处理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同时,加大消费维权领域监管执法力度,努力营造更加放心消费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