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全面融合 建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
里水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绘就现代都市和田园乡村融合发展新图景

■梦里水乡景区美如画,即将崛起的里湖新城值得期待。邓广德摄

■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产业,让里水乡村田园味更浓。黄国恩摄

■里水打造的两条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打卡。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冬日暖阳照耀大地,花香满园迎新春。里水镇的梦里水乡景区及各个乡村迎来一批批游客,流连于郁水河畔感受岭南风情,沉醉于田野里赏花买花,穿梭于古村间叹古韵乡愁,到网红书店里静读打卡,体验“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的精品示范旅游线路。
南北两大乡村振兴连片示范线路,是里水镇重点推进的三大连片建设之一。近年来,里水镇通过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连片集约农田开发项目、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三大组合拳”推动空间格局再造,促进城乡产业协调、融合发展。
为助力南海区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里水镇以“环境共美、产业共融、家园共管、服务共享”四共理念为导向,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深入推进南海区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建设,逐渐形成现代都市和田园乡村互融互促的城乡发展格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
打造引擎
以里湖新城引领城乡大融合
作为广佛同城的桥头堡,里水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不断深化同城的过程,就是补齐发展短板的过程。里水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广佛同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而只有推动城乡全面融合,才能实现里水高质量发展。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突破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上的“障碍”,找到城乡融合发展的短板与优势,才能做到先人一步。一直以来,里水中心城区规模偏小、公共配套水平不高,对乡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为助力南海区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2020年里水启动了里湖新城建设,充分发挥南海城乡融合示范区的北部引擎作用。
里湖新城规划面积约5.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人,围绕“一核一轴一带三湾”总体布局,启动包括里水河流域治理、里湖中轴线工程、里湖文化中心、百合大道、里湖中央公园、滨水带景观等投资额近百亿元的十大重点项目,将拉开城市框架,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全方位提升里水的城市品质和内涵,让里湖新城成为推动里水乃至南海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
这个引擎将推动产业、生态空间重构,其动力将辐射至广佛,以大健康产业发展轴,集聚大健康类总部基地企业,整体形成“南有灯湖,北有里湖”的城市中心区域格局;以里湖新城绿色产业核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以里水河滨水休闲带,塑造多元化水岸生活,集聚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具有绿色涵义的休闲文化产业带;以福南湾、大朗湾和红旗湾,打造生态休闲岛、体育运动岛和文化活力岛。
这个引擎还将对周边村(社区)发展带来一系列利好。里湖新城规划范围涉及到里水社区、赤山村等共七个村(社区),自新城规划发布后,都在抢抓机遇借势发展。“我们有区位优势,赤山村将迎来另一番天地。”赤山村有400多亩土地纳入了新城,该村党委书记陈惠燕自然不会错过里湖新城建设利好,近年来不仅大力提升村里的环境,还借古村活化契机深化民俗文化传承,为接下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将带领村民迎接新一轮发展。
2020年12月,起点位于里湖新城的南海有轨电车里水段正式动工,为里水社区发展插上了翅膀。有轨电车途经的里水社区,上千亩地纳入了里湖新城的范围,其中投资3亿元打造的里湖新城文化中心就位于里水社区红旗经济社红旗湾文化活力岛上。
如今,一个城乡产业高端、独具水乡风韵、生活配套齐备的现代新城——里湖新城,正在“梦里水乡”蓄势崛起,必将进一步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引领里水城乡大融合。
连片开发
构建城乡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直以来,土地利用碎片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布无序,是制约南海城乡融合发展的最大瓶颈,形成了城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也是制约里水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指出,里水不仅要打造里湖新城这一城乡融合大引擎,更要充分盘活集约农村的旧物业、旧资产、闲置土地资源,通过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现代农业园区连片建设“三个连片”,推动一二三产三条主线连片发展,重构城市、产业发展框架。
近年来,里水以乡村振兴工作为重要抓手,盘活乡村资源,充分发挥里水的基础和优势,从“点-线-面”全方位入手,全力打造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升级“梦里水乡”品牌战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如今,里水不仅建成了首批12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还将“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打造成百里芳华最靓丽的风景线、最全面的示范段。
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的打造,不仅盘活了乡村文化资源,还引入更多的市场资源到乡村,推动旅游业逐渐兴起。文旅产业的崛起,成为里水新兴增长极,将助力里水构建现代城镇与田园乡村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为充分发挥里水乡村生态农业发展特色,里水还整合了连片的土地资源,重点打造了万顷园艺世界、南海花博园、梦里水乡百花园、宏岗梦里花田等千亩连片特色农业园区,形成了依托佛山一环交通便利的花卉园艺现代农业产业带,整合成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南海区花卉园艺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业观光旅游业崛起,为农村的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针对各个村(社区)里的落后工业园区,里水镇也实行了连片集约开发,规划了东部工业园连片改造项目、海南洲连片改造项目、大冲科技生态工业园项目、文头岭项目等千亩项目,将分别打造为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新型生物医药+高端技术制造”、“企业总部+文旅”、“数字+”产城融合为主题的新型产业社区。
产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石,里水通过连片开发,实现腾空间、强业态、优环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环境空间再造,产业空间再造,构建城乡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四共”理念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随着城市更新加速、乡村经济不断发展,里水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进驻,大批新市民不断汇聚,不仅对城市、生活配套提出更高要求,对基层治理、社会服务也有更高的期望。里水镇不仅提出以“环境共美、产业共融”打下城乡融合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更是以“家园共管、服务共享”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
以城乡全面融合为目标,里水镇提出了“环境共美、产业共融、家园共管、服务共享”四共理念,以大力擦亮健康服务、优质教育等品牌为重点,建立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同时,还鼓励各村(社区)因地制宜摸索出不同的治理方式,凝聚居民促发展,提升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例如,流潮社区通过与媒体合作开展促新市民融入项目,以文化带动等多个举措促进新市民真正融入社区并支持社区发展,改变了新市民缺乏归属感、对村规民约认同度不足的现象。又如,里水镇宏岗村以党组织为根本,构建了“行政村党委——经济社党支部——户联系党小组”三级党建网格,融合党群力量创新自治模式,高效地推动千亩项目落地。还有临近中心城区的里水社区,通过借力优越的环境及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居民与村民和谐共处,邻里情谊一年比一年深。
值得一提的是,里水镇还提出用“四共”理念打造五大组团示范区的新思路,即通过强化五大城乡融合片区的综合治理,包括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理提升、社区服务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将城市治理水平及公共服务水平辐射至乡村,带动乡村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作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和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里水镇的责任与担当不仅体现在重大项目、连片区域,更体现在每个村(社区)里,体现在城镇与田园间。接下来,里水镇将坚持以四共理念为导向,构建现代城镇与田园乡村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让城区更有城市味,让乡村更有田园味,奏响城乡融合发展乐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
三大关键词
读懂里水城乡融合
一个引擎
打造里湖新城,增强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围绕“一核一轴一带三湾”总体布局,加快交通路网、中央公园、文化中心以及滨河景观带建设,拉开城市框架,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全方位提升里水的城市品质和内涵,让里湖新城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
三个连片
现代农业园区连片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千亩的现代农业园区,包括万顷园艺世界、南海花博园、梦里水乡百花园、宏岗梦里花田、悦里花香等五大现代农业观光项目,引导一三产融合发展;
推动连片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
升级改造东部工业园、海南洲、大冲工业区、文头岭等四个超千亩的村级工业园,建设四个独具产业主题的新型产业社区;
两大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
以打造全域旅游小镇为目标,精心打造“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两大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民宿经济、乡村旅游。
“四共”理念
●环境共美 坚持“以城带乡、示范带动”,升级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实行城乡一体规划、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形成“田园、公园、家园”各具特色、互融共促的城乡环境。
●产业共融 实行连线、连片开发,重点推进三大连片建设,即连片集约农田开发项目、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以推动空间格局再造,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协调融合发展。
●家园共管 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组织、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争取广大群众、社会力量广泛支持,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模式,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城乡社会融合。
●服务共享 加快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擦亮健康服务、上善教育等品牌为重点,建立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服务融合。
文/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陈淑仪朱嘉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