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文史专家刘岭峰:
桑园围对南海经济文化 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桑园围研究是佛山历史文化丛书长期规划的重要课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老师刘岭峰长期从事佛山地方文史研究,深入研究和写作桑园围15年。日前,珠江时报采访了刘岭峰,听他深入介绍桑园围对南海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影响。
记者:桑园围是如何形成?
刘岭峰:桑园围大围的形成,最初的动机主要是抵御水患、围沙造田。桑园围最早称南海桑园围。始筑于北宋末年宋徽宗大观、政和年间(1107年~1118年),由官府发动西樵、九江、沙头、甘竹、两龙等地人口进行修筑。
明洪武廿八年(1395年),由九江人陈博文奉命主持重修桑园围。自甘竹滩筑堤,越天河抵横冈,连亘数十里,使桑园围与鸡公围相连,中塘围与河澎围相连,并堵塞东方倒流港。
明景泰三年(1452年),官府平定黄萧养造反之后成立顺德县。顺德县主要由南海县划出大片土地组成。顺德县成立县以后,有一段桑园围就在顺德境内,因此,桑园围称为南顺桑园围。
樵桑联围由南海、顺德、三水于1987年将樵北大围和桑园围联成,保护南海九江、丹灶、西樵、沙头镇区,三水金本、白坭镇,顺德龙江镇及勒流镇勒北村,合计耕地41.05万亩,人口40多万,故称樵桑联围。
记者:九江是中国淡水鱼苗之乡,西樵是纺织之乡。桑园围对这些经济产业有哪些影响?
刘岭峰:没有桑园围就没有九江淡水养殖业的兴旺发达。九江历代水产养殖业有如下方式:鱼-桑-蚕-鱼(即桑基鱼塘生产方式),鱼-蔗-鱼(即蔗基鱼塘生产方式),鱼-畜-鱼(即养猪粪便和残饵作塘鱼饲料),鱼-禽-鱼(即在塘边建鸡舍、鸭舍,鸡鸭粪便作塘鱼饲料)。
近代中国纺织业起源于南海西樵。南海的主要桑蚕产地,都在桑园围内的大小缫丝场作业。而西樵的陈启沅更是名满天下。“广绣”深得中国王公与贵族社会追捧,更受到欧洲上流社会的钟爱。丝绸之路运往西方南洋的丝绸产品,就直接产自桑园围区域内星罗棋布的聚落、村镇。生丝是法国英国最昂贵的物产。丝织业的发达又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如印染技术的进步,丝织业和纺织业机械产品的提升等。
记者:可以具体分析桑园围对南海汉儒文化影响吗?
刘岭峰:除了书院、牌坊、祠堂,生活在桑园围地域内的先民非常重视撰写地方志、家谱、家训。其中,《九江儒林乡志》是中国最优秀的乡志。该志仿照正史,参考省府县志范式要求撰写,封建社会修地方志到县级为止。《九江儒林乡志》在方志中地位是一流的。
另外,大儒朱次琦就是九江镇人。简朝亮、康有为都是他的弟子,是重要的儒家九江学派领袖。近代桑园围文化中滋养出来的南海人还有张荫桓、戴鸿慈。此外,张荫桓还记录了光绪朝广东有一年考取13位进士的事情。13位进士中,整个广州府占了9名,南海居4名。明清以后名人辈出,涵盖思想界、近代军事、外交、政治、金融,、外贸、民族工业等领域。
桑园围兴起的经济几乎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并行发展。在欧洲,相对于贵族和王室而言,新兴的资产阶级是最有活力的阶级,代表着平民意识。西方平民意识最早影响到珠江三角洲。相对于受数千年封建观念影响的中原人民而言,珠江三角洲居民因此比内地居民更早具有平民觉悟。
记者:在南海,赛龙舟传统民俗活动源远流长。桑园围对南海这些传统民俗文化有哪些影响?
刘岭峰:佛山的南海、顺德,广州的番禺等,凡是与桑园围有关的地方都融会成了密集的居民居住地。语言相同,习俗相近,经济繁荣同时促进了地方文化发达,比如,由于形成了圩镇文化,促进了粤剧陶瓷剪纸的繁荣。
此外,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新兴的社会阶层,并产生了社会生活的新需求。饮食文化、休闲文化与日常劳动和谐了。消费观念大大超出了农耕文化的局限。除了劳作,人们开始注重以视、听感觉形态带来的享受。人们不拒绝新的工艺技术和新机器,同样不拒绝新的享乐和刺激,培养了探险精神,对未知领域的认识欲望强烈,为此,赛龙舟等传统民俗活动也在这个时候逐渐兴起,成为当地老百姓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
文/珠江时报记者
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