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1月1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发布
    • 严格落实“四早” 滴水不漏防控疫情
    •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海法治南海
    • 南海艺高成绩全市领先
    • 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 关于做好春节期间个人健康防护的倡议书

    第A02版:要闻

    • 企业抱团走出去 新兴产业引进来

    第A03版:要闻

    • 讲好桑园围故事 守护世界遗产
    • 桑园围 育名村
    • 桑园围对南海经济文化 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第A04版:新视觉

    • 那一抹让你安心的警察蓝

    第A05版:要闻

    • 忠诚铸警魂 实干保平安
    • 表彰先进模范 激发强警豪情
    • 110幅画家佳作 展示艺术魅力

    第A06版:镇街

    • 西樵山风景区今起限制机动车通行
    • 南海民间救援再添新力量
    • 这里茶花开了,快来赏!
    • 狮山线上新春花市 邀请商家免费进驻
    • 《进城记》桂城上映 记录山区脱贫故事

    第A07版:视野

    • 春节回家过年 多地明确这一条件
    • 当心“新冠疫苗预约”骗局这份指南收好
    • 各地出台新冠疫苗接种具体政策

    第A08版:天下

    • “暂停的城市”按下检测“快进键”
    • 《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发布
    • 美国新冠确诊 病例超2200万
    • 佛山“银龄安康行动”全面提标,惠及全市 80万名老年人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A03:要闻

佛山文史专家刘岭峰:

桑园围对南海经济文化 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2021年01月11日

桑园围研究是佛山历史文化丛书长期规划的重要课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老师刘岭峰长期从事佛山地方文史研究,深入研究和写作桑园围15年。日前,珠江时报采访了刘岭峰,听他深入介绍桑园围对南海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影响。

记者:桑园围是如何形成?

刘岭峰:桑园围大围的形成,最初的动机主要是抵御水患、围沙造田。桑园围最早称南海桑园围。始筑于北宋末年宋徽宗大观、政和年间(1107年~1118年),由官府发动西樵、九江、沙头、甘竹、两龙等地人口进行修筑。

明洪武廿八年(1395年),由九江人陈博文奉命主持重修桑园围。自甘竹滩筑堤,越天河抵横冈,连亘数十里,使桑园围与鸡公围相连,中塘围与河澎围相连,并堵塞东方倒流港。

明景泰三年(1452年),官府平定黄萧养造反之后成立顺德县。顺德县主要由南海县划出大片土地组成。顺德县成立县以后,有一段桑园围就在顺德境内,因此,桑园围称为南顺桑园围。

樵桑联围由南海、顺德、三水于1987年将樵北大围和桑园围联成,保护南海九江、丹灶、西樵、沙头镇区,三水金本、白坭镇,顺德龙江镇及勒流镇勒北村,合计耕地41.05万亩,人口40多万,故称樵桑联围。

记者:九江是中国淡水鱼苗之乡,西樵是纺织之乡。桑园围对这些经济产业有哪些影响?

刘岭峰:没有桑园围就没有九江淡水养殖业的兴旺发达。九江历代水产养殖业有如下方式:鱼-桑-蚕-鱼(即桑基鱼塘生产方式),鱼-蔗-鱼(即蔗基鱼塘生产方式),鱼-畜-鱼(即养猪粪便和残饵作塘鱼饲料),鱼-禽-鱼(即在塘边建鸡舍、鸭舍,鸡鸭粪便作塘鱼饲料)。

近代中国纺织业起源于南海西樵。南海的主要桑蚕产地,都在桑园围内的大小缫丝场作业。而西樵的陈启沅更是名满天下。“广绣”深得中国王公与贵族社会追捧,更受到欧洲上流社会的钟爱。丝绸之路运往西方南洋的丝绸产品,就直接产自桑园围区域内星罗棋布的聚落、村镇。生丝是法国英国最昂贵的物产。丝织业的发达又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如印染技术的进步,丝织业和纺织业机械产品的提升等。

记者:可以具体分析桑园围对南海汉儒文化影响吗?

刘岭峰:除了书院、牌坊、祠堂,生活在桑园围地域内的先民非常重视撰写地方志、家谱、家训。其中,《九江儒林乡志》是中国最优秀的乡志。该志仿照正史,参考省府县志范式要求撰写,封建社会修地方志到县级为止。《九江儒林乡志》在方志中地位是一流的。

另外,大儒朱次琦就是九江镇人。简朝亮、康有为都是他的弟子,是重要的儒家九江学派领袖。近代桑园围文化中滋养出来的南海人还有张荫桓、戴鸿慈。此外,张荫桓还记录了光绪朝广东有一年考取13位进士的事情。13位进士中,整个广州府占了9名,南海居4名。明清以后名人辈出,涵盖思想界、近代军事、外交、政治、金融,、外贸、民族工业等领域。

桑园围兴起的经济几乎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并行发展。在欧洲,相对于贵族和王室而言,新兴的资产阶级是最有活力的阶级,代表着平民意识。西方平民意识最早影响到珠江三角洲。相对于受数千年封建观念影响的中原人民而言,珠江三角洲居民因此比内地居民更早具有平民觉悟。

记者:在南海,赛龙舟传统民俗活动源远流长。桑园围对南海这些传统民俗文化有哪些影响?

刘岭峰:佛山的南海、顺德,广州的番禺等,凡是与桑园围有关的地方都融会成了密集的居民居住地。语言相同,习俗相近,经济繁荣同时促进了地方文化发达,比如,由于形成了圩镇文化,促进了粤剧陶瓷剪纸的繁荣。

此外,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新兴的社会阶层,并产生了社会生活的新需求。饮食文化、休闲文化与日常劳动和谐了。消费观念大大超出了农耕文化的局限。除了劳作,人们开始注重以视、听感觉形态带来的享受。人们不拒绝新的工艺技术和新机器,同样不拒绝新的享乐和刺激,培养了探险精神,对未知领域的认识欲望强烈,为此,赛龙舟等传统民俗活动也在这个时候逐渐兴起,成为当地老百姓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

文/珠江时报记者

黄婷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