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智敏:
桑园围 育名村
■张智敏带来讲座《沧海桑田,历史上的桑园围与村落》。
■在桑园围的孕育之下,九江淡水养殖业非常发达。
1月8日,广东大观博物馆“听鸿夜话”开讲,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智敏对历史上的桑园围与村落进行了揭秘。
历史
守护“粤东粮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12月,佛山桑园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张智敏从事建筑及城市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及实践研究数十年,曾多次探访桑园围。他介绍,位于南海和顺德境内的桑园围始建于宋代,因围垦灌溉而“生”,经历数百年、数十代人的“接力”增筑、修葺,至清代,桑园围内原来由各村社修筑的私基逐步联合成为围,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成为岭南水乡地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高效高产的桑基鱼塘系统催生了蚕桑经济,也加速了佛山地区的资本积累和近现代化发展。明清时期,桑园围内丝织业发达,尤其是南海西樵成为广东省最著名的蚕桑之乡、丝绸重镇,其丝织产品畅销海内外,远销至东南亚。至今,西樵仍以纺织业闻名中国。
“民乐有个窦,家家纺织声。”这句民谚说的就是桑园围内的民乐窦,这个水利工程是明清时期水运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
那时,满载丝绸的渡轮从民乐窦出发,经官山涌至广州或江门,再由水上丝绸之路远运到东南亚、印度、中东和欧洲。兴旺时,一船丝绸出,一船白银归,民乐窦闸旁的码头因此被誉为“银船码头”。张智敏认为:“是桑园围保障了古代顺德、南海地区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长期富庶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
现状
丰富遗产内涵讲好治水故事
桑园围自建成以来,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区域防洪、灌溉排水、挡潮等功能。清代桑园围内灌溉农田面积“一千数百余顷”,约合十数万亩。20世纪90年代,桑园围的灌溉农田面积达到20多万亩。直到现在,桑园围工程体系仍在保护着265.4平方公里土地的防洪排涝安全,保障着6.2万亩农田的灌溉供水,维系围内近9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
目前,桑园围作为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由佛山市及南海、顺德两区的水利部门负责保护与维护管理。
为了系统性保护桑园围,传承古代治水智慧、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等,佛山市水利局、市文广旅体局等为桑园围“量身定制”了保护规划,计划通过科学有序地保护、利用桑园围灌溉工程遗产综合价值,培育桑园围的文化品牌,将遗产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助推佛山经济社会文化转型发展和灌区乡村振兴。
“成功申遗带来的不只是喜悦,还有非常重要的使命。”张智敏表示,在水系连通、节约水资源等方面,桑园围对新时代水利工作仍有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应依托现有遗迹,建设一批水利博物馆、展示馆,普及水知识,讲好桑园围故事和粤港澳大湾区治水历史。
影响
促进乡村发展
在张智敏对桑园围的研究中,桑园围与村落的关系成了他关注的重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巧妙的,通过一些微小的变化,可以发现两者的相互影响。”
“明代以前建立的村多是多姓村,村址范围标高在10米至13米,清乾隆以后建村基本为单姓村,无高地可依托,多在基塘区建村,标高只有1.2米至3米。”根据历史数据以及烟桥村烟桥正道门楣上刻录的民国甲寅大水水位,张智敏分析,围内绝大多数村落都面临被洪水浸没的危险,水患压力下的宗族生存与发展是促成乡村自治的首要因素,而乡村自治机制的完善进一步促进了水患的治理,同时也导致了具有岭南传统特色的水乡聚落形态的相似演变。
据南海县志及顺德县志记载统计,万历年间全桑园围的村落数为132个。而清乾隆以后村落数量迅速增长,以旧村析出单姓新村为主,这一村落数据变化,充分说明自乾隆年间开始的桑园围大修以及岁修制度的进一步加强和制度化。
在讲座中,张智敏与市民分享了探访桑园围的所见所闻:现在的桑园围地区保留了大量的传统聚落,虽然传统的农业社会关系已经部分被现代工商业社会关系所取代;传统的水上交通河涌系统逐渐萎缩,并被陆上的道路交通所取代;新的农民别墅也替代了原有的简朴民居。但当走近这些传统村落,会发现部分村落中祠堂仍旧在使用,坛庙依旧香火鼎盛,河涌还承担着灌溉基塘和排泄内涝的作用,闸窦还能够启闭控制水位,街巷还保留着原来的走向和肌理,以上这些遗存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清代聚落发展鼎盛时期的空间形态与结构。
桑园围内,南海西樵镇的松塘村、村头村,简村和九江镇的烟桥村现已成为历史文化名村,其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并不仅仅始于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在桑园围的保护下,宗族为中心乡村自治的传统一直被有意或是无意地传承下来,“名村”这种称号与荣誉给村落带来了机遇。
文/珠江时报见习记者郑慧苗图/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廖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