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 吃汤圆 送祝福 南海人将这样过冬至

■在九江,长者们吃着自己包的饺子乐开了花。珠江时报记者/朱明菲摄

■在狮山大利市场一处羊肉摊档,老板正认真处理羊肉食材。珠江时报实习生/杨少鹏摄

扫码了解南海人怎么过冬至。
12月21日便是冬至,今年你打算吃汤圆,还是吃饺子?对于大多数土生土长的南海人而言,全家人围坐享受饕餮盛宴,饭后再来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几乎成了冬至的标配。
冬至大过年。今年的冬至恰巧是周日,南海人会不会在冬至夜吃团圆饭?除了无鸡不宴、无汤不欢,冬至团圆饭打算吃什么?吃饱喝足前,有没有养生知识点要注意?社区又准备了哪些节日活动呢?
12月17日至18日,珠江时报派出七镇街驻站记者,兵分七路走进市场、社区、中医诊室等地,提前带您了解南海人怎样过冬至。
第1问
社区冬至活动有哪些?
包饺子比赛暖人心 为高龄长者送祝福
“小饺暖尽心头寒,更胜金银百十千!”12月17日下午,一场包饺子比赛在九江镇上西社区幸福院火热进行。
在社工的指导下,上西村20多名长者分成4个小组,各自分工包饺子。有的准备馅料,有的撸起袖子擀面皮,一切就绪,再把喜欢的馅料包上,轻轻一捏,一只圆鼓鼓的饺子便成型。
大家表情专注、动作娴熟、有序合作,不一会儿功夫,各式各样的饺子就放满了一桌。大家还为喜欢的饺子投票,最终第二组被评为“花式饺子王团队”。
“天气这么冷,来场‘热辣辣’的包饺子比赛,大家玩得开心、吃得开心!”第二组的长者冯秀梅得知自己组的饺子最受欢迎,乐开了花。
无独有偶,12月18日,大沥镇沥东社区幸福院开展“冬至传温暖,浓浓一家亲”社区关怀行动,上门探访24户高龄及独居长者,送上冬至的祝福。
“谢谢你们,有心了!社区真的很关心我们老人。”接过幸福院社工和义工带来的慰问品,沥东社区88岁的长者冯婆婆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和社工聊家常。
“我每天都会吃点降压药,还有降尿酸的药物。”冯婆婆告诉社工。驻沥东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庭药师听到后,找出冯婆婆的药袋,拿起每一盒仔细检查并叮嘱:“婆婆,这个药每天吃一颗就好,不能多吃,早上吃效果会更好。”
随后,家庭药师为冯婆婆测量血压。“冬至要到了,这几天明显冷了很多,要穿够穿暖。”家庭药师说,人在冬天的血压会升高,患高血压的人士可视情况提早服药。
除了提前探访慰问长者,沥东社区幸福院还将在冬至当日组织游园会,让长者们过一个暖暖的冬至。
第2问
全家人如何过冬至?
宴中羊肉暖身体 饭后汤圆甜入心
12月18日,记者来到狮山广场内的大利市场,阵阵寒风挡不住档主与街坊的热情寒暄,档主不时往街坊的菜篮里塞一把葱姜。
冬至是团圆佳节,一些前来买菜的街坊表示已准备好当晚的主要食材,打算大展身手,为家人做上一顿丰盛晚餐。“这次冬至会和家人一起吃羊肉火锅,饭后再来一碗甜甜的汤圆,口甜心也甜。”正在挑选羊肉的何女士说,12月大幅降温,家人都不想出去,打算在家里吃暖暖的团圆饭。
在丹灶镇仙岗社区,居民刘易金正在准备制作松糕的材料,希望在冬至当天,让家人吃上热腾腾的松糕。冬至前夕,仙岗社区的居民都会制作松糕,将米浸泡在水中,再磨成粉状,加入红糖一起搅拌均匀,最后上锅蒸至熟透。“米浆会慢慢膨胀上升,高度也会逐渐增高,寓意步步高升。”刘易金说,家里每个人都要吃上一口松糕,也是先辈们留下的风俗习惯,保佑来年平安健康,步步高升。
“冬至大过年,全家人都会围坐吃团圆饭。”刘易金说,冬至和过年都是全家齐聚的日子,围坐一起吃团圆饭,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睦睦。饭后的家庭活动,便是围着糯米团,一起做汤圆,“将片糖塞在糯米团内,包裹成一个圆球,再下锅煮。”刘易金说,每年冬至,都是家里长幼最开心的日子。
“冬至当然是吃汤圆了,寓意团团圆圆!”里水市民肖阿姨说,冬至日她最开心的是与家人聚在一起,吃一碗汤圆和温暖软绵又香喷喷的糯米饭。
第3问
冬至养生要注意什么?
糯米不宜食用过量 团圆饭可吃补肾食物
汤圆和糯米饭固然好吃,但吃多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将淮山、芡实、谷芽、麦芽、竹衣等药材一起煎服,可达到健脾、调理积食的功效。”佛山市仁和中医院里水门诊部呼吸内科教授李俊雄说,糯米较为粘滞,难于消化,所以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分量。
李俊雄还提醒,冬至要注意保暖,多做运动增强体质,也可以用五指毛桃、淮山、人参等煲汤,以健脾益肺。
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陈瑞发表示,阳气是人生命之根本。根据中医四季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冬季正是养肾的好季节,肾阳虚的人可以多补阳气,吃些人参、鹿茸等食物,肾阴虚的人则要养阴,可以多吃枸杞子、黑糯米、黑豆、核桃仁等滋阴补肾的食物。
“冬至这天全家人都会回家吃团圆饭,这时可以多吃补肾食物。”陈瑞发建议。另外,冬季天气寒冷,出门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孙茜文/珠江时报记者朱明菲吴玮琛孙茜吴志恒邓施恩见习记者邹韵斯实习生杨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