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镇下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扎根开花,引领美丽乡村新风尚
党群齐发力 涵养文明风

■下东村太和公园特色墙绘融入党建元素,公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村民散步休闲的好地方。

醒目的党旗、白墙青瓦。近日,记者来到九江镇下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它簇新的外观与处处展现的红色印记,在周边一片略微老旧的建筑楼中格外亮眼。
近年来,下东村党委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思维模式,树立新风尚,建设美丽乡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通过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和村居公共服务,以周将军理事会、下东村慈善会、六社街坊会三个社区组织为主要特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村民,培育文明乡风,涵养良好家风,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推动村民共治。
织密党群联系网
下东村党委党建基础扎实,是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之一,下辖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2人。下东村结合实际,鼓励党员示范带头,做深做细村民服务,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党群携手并进,共同发展。
“这边的绿化草坪破损了一块,需要重新补种”“看看公园设施有无损坏”……下东村党建公园责任人关永盛定期到公园检查,发现问题之后及时将情况汇报给村干部,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这只是下东村“党员亮身份”的一个缩影。今年11月,下东村组织开展“党员户”挂牌亮身份活动,162名党员的家门口全部完成挂牌,构建“村到组、组
到户、户到人”的三级党建网格,织密联系服务群众网络,在农村开展常态化、制度化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实现“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在下东村,村民特别崇敬一位大神——“周将军”。村里的“周将军”庙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村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地方。直到现在,“周将军”依然深受下东村村民的爱戴。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到初八,村里都会举办“周将军”庙会,并由此发展成了“周将军文化节”,这是下东村将民间信仰与慈善融合的创新之举,促使民间信仰有效转化为教化人心、服务社会的平台。
在“周将军文化节”期间会举办很多活动,如敬老聚餐活动、慈善拍卖及文艺表演等,弘
扬“周将军”的忠义善行,宣扬尊老敬老、关爱乐善精神。下东村把“周将军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充分发挥其在道德教化、公益慈善、民间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负责主办活动的是周将军理事会。周将军理事会由本地企业家自发组建而成,理事会筹集款项,部分用于举办文化节,部分用于慰问困难村民、改善人居环境等。举办“周将军文化节”将村居文化名片做大做强,这正是基于党建引领下,村企共建实现乡村振兴的实践。
打造“乐善下东”范本
2014年,下东村委会牵头,发动村内企业家,组建了六社街坊会,通过社会集资,专人运营,组织志愿者队伍落实关爱帮扶制度,每年开展关爱长者、
单亲家庭、困难户、精神病患者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60多场。岑惠珍介绍,下东村志愿服
务队已由最初的80人发展成为400多人的成熟队伍,互敬互爱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近年来,六社街坊会积极响应下东村党委的号召,通过采取社工+志愿者的模式建立“430学堂”,构建了一套以家庭、社区、学校衔接互动的社区教育体系。“开心农场”原是村里的一块荒地,如今开辟为孩子们的科普教育基地,不仅美化了环境,教会了孩子关于耕作的知识,社工和志愿者还会定期入户探访长者,为他们送上“开心农场”的新鲜蔬菜,也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敬老爱老。
每一个美丽乡村的建成都离不开村民的参与。在下东村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广大党员群众不断积极探索和实践,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突破口,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打造“乐善下东、睦和守望”的乡村特色品牌,把下东村打造成宜居住、宜休闲、宜观光、宜旅游的高水平美丽文明村居。
文/珠江时报记者朱明菲通讯员陈国杰梁雪彤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