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国资局探索出台融资扶持政策缓解实验区建设项目资金压力
让项目开展不因“缺钱而发愁”



■改革创新让三龙湾南海片区展现出蓬勃生机。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今年9月27日,南海区召开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下称“实验区”)推进大会,标志着实验区建设进入全面铺开的新阶段。
《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城乡空间布局明显优化,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实施20个城中村改造,建设10个农村居民新型社区,整合9万亩村级工业园区,建设20个千亩连片产业社区,建成5个万亩农业示范片区。
为了推动以上项目的顺利落成,南海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表示,将通过土地专项债的申请和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等方式,帮助解决项目的资金压力。此外,南海区国资局还按照“国资主导、镇街配合、征租结合、混合开发”的原则,探索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的多种土地整理模式。
■方案创新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9月27日,南海召开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工作推进大会,全区将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
口,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城镇、农村、产业和生态合理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全面融合,为广东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探路。
“进入新时代,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南海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南海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作为全省唯一的省级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南海需展示更多的创新和担当,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城乡融合改革。”在南海区国资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实施方案》十分契合南海在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充满创新点和亮点。
针对集体土地开发利用低效问题,南海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格局,提升土地利用水平。针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不
足问题,推进“两个连片”格局再造,探索集体资产管理新模式,“两个连片”就是协同推进连片工业园区改造和连片乡村振兴。
其中,在南海区国资局牵头负责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方面,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创新集体土地和物业托管统租服务,提升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运营水平,推动农村集体资产不断壮大。实现城市化与乡村振兴一体规划、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形成现代城市与田园乡村各具特色、互相促进的城乡发展格局。
南海在推进实验区建设的进程中,需要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实施方案》明确,南海建设省级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允许直接复制省其他实验区已获批权限,支持实验区加快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优先支持实
验区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对于广东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省级权限试点政策,可同步在实验区实施。
“对于广东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改革创新经验,南海可以有直接复制的权限。比如说,推广减税降费政策,结合南海实际出台国有企业参与村级工业园提升改造或农村集体土地统筹开发的税收优惠扶持政策,探索涉及多重租赁关系时有关的税收路径及优惠政策。”该负责人表示,该权限对于南海建设实验区来说有着巨大推动力和学习的经验,可以增强企业全身心投入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
■部门探索出台政策缓解项目资金压力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
年,整合9万亩村级工业园区,建设20个千亩连片产业社区。到2030年,将全部村级工业园区归并升级为100个左右主题产业社区。此前,由南海区国资局主导实施的超千亩村改项目(中兴新城产业社区)已取得初步成效。
接下来,南海区国资局将继续发挥职能和经验,助力该项目的顺利开展。构建专职架构和建立“三专”团队,成立项目的开发主体,组建专业团队跟进,负责统筹解决土地整理和建(构)筑物有偿征收所需资金问题,以及中兴新城产业社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包括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日常管理等工作。
“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涉及多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如产业战略规划、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法定)、土地整理方案及土地村属界线的勘界和调整等,这些都是需要提前谋划的。”该负责人介绍,南海区国资局将提前谋划基础性工作,助力职能部门对村改项目的审批。
此外,南海区国资局还按照“国资主导、镇街配合、征租结合、混合开发”的原则,探索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的多种土地整理模式。遵循“分片推进、先征后拆、先易后难”的原则,将连片土地进行整理和开发。
“如中兴新城社区项目,土地整理方式的商讨从初期的土地征租结合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再到“集转国”挂账收储,最终集体经济组织倾向于按“集转国”挂账收储方式进行土地整理。”该负责人举例称。
此外,南海区国资局将继续发挥在资金筹措及拓展融资渠道方面的优势,让项目开展不因“缺钱而发愁”。“其实,无论是产业社区、农业示范片区还是超千亩、万亩工业区,从初期的土地整理再到后期的开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依靠项目公司自有资金无法推动项目建设。”该负责人表示,一方面通过土地专项债的申请,解决发展部分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需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与多家金融机构研讨资金解决方案,并研究出台国有企业参与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有关融资扶持政策。
文/珠江时报记者彭美慈
通讯员曾凡金